入黨宣誓儀式程序介紹(通用3篇)
入黨宣誓儀式程序介紹 篇1
1、開 始——黨(工)委或黨支部
(1)宣誓人排隊站在臺前;
(2)全體人員站立,奏(唱)《國際歌》。
2、致 詞——黨(工)委書記或黨支部書記
黨組織負責人致詞。
3、宣 誓——黨(工)委書記或黨支部書記
(1)宣讀參加宣誓的新黨員名單;
(2)宣誓人持立正姿勢,面向黨旗,舉起右手握拳過肩宣誓;
(3)黨組織負責人逐句領讀誓詞,宣誓人跟讀;
(4)領誓人讀完誓詞說“宣誓人”后,宣誓人分別自報姓名。
4、講 話——黨(工)委負責人或黨支部書記
(1)新黨員代表發(fā)言;
(2)老黨員代表講話;
(3)黨組織負責人講話,對新黨員提出希望,對黨組織建設提出要求;
(4)散會。
入黨宣誓儀式程序介紹二:
一般程序為:
(1) 奏(唱)《國際歌》
(2) 致開會詞;
(3) 預備黨員宣誓(宣誓人、領誓人面向黨旗,一般舉右手握拳,領誓人領誓);
(4) 參加宣誓的預備黨員代表講話;
(5) 自由發(fā)言(參加宣誓儀式的人員都可發(fā)言);
(6) 黨組織負責人講話;如上級黨組織派人參加,也應請其講話。
對以上程序也可作適當調整。
入黨宣誓儀式程序介紹 篇2
一、成為積極分子前:
1。寫入黨申請書(1500字以上)
2。填入黨情況簡歷表
3。推優(yōu)并填推優(yōu)表
二、積極分子期間:
1。參加黨校培訓班
2。思想?yún)R報每季度一篇。至少4篇(1500-20xx字)
2。推優(yōu)過程
3。填寫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
三、發(fā)展對象期間:
1。培養(yǎng)考核過程:
1)參加黨內組織的社會實踐(包括參觀學習、時政學習、公益活動等)
2)思想?yún)R報上交8篇
3)個人情況政審
4)黨內外調查:發(fā)展對象談話表;學生建黨對象調查表(平均分數(shù)80分以下;近期有補考現(xiàn)象暫緩發(fā)展)
2。轉為預備黨員前填寫相關表格:
1)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第二面);
2)入黨志愿書(支部開會成為預備黨員前做,然后給相關老師審核)
3)支部開會那天要到場宣讀志愿書
4)預備黨員談話(上級專派老師)
四、預備黨員:
1。培養(yǎng)考核過程
1)實行學生黨員帶班制,由一名或多名預備黨員負責一個新生班級的黨建工作
2)出外實習的預備黨員要組建黨小組,并及時向黨組織上交思想?yún)R報,每個季度一篇。
2。轉為正式黨員前填寫相關表格:
寫轉正申請書(支部開會轉正前,然后給相關老師審核),支部開會那天要到場宣讀轉正申請書。
注:開會前,做好支部建黨情況表;開會后,做學院請示,學院公示、通知。
入黨宣誓儀式程序介紹 篇3
(一)推薦前的教育。
班級團支部要根據(jù)不同年紀團員的思想特點,有重點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黨的基礎知識教育。
(二)推薦對象的確定。
團支部首先要摸清每個提出入黨申請的團員的底數(shù),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等各個方面的情況,然后在廣泛征求上級黨組織、老師及團內外青年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推薦人選,保證團內真正優(yōu)秀的同志被推薦為黨的發(fā)展對象。值得注意的是:被推薦的對象必須是共青團員,并且提出了入黨申請。
(三)協(xié)助黨組織做好考察工作。
團支部在向同級黨組織提出推薦對象和意見后,應繼續(xù)協(xié)助黨組織做好培養(yǎng)和考察工作。
1、對推薦對象進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教育,黨章和黨的基本知識的教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怎樣爭取做一個共產黨員的教育,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教育。
2、組織他們聽黨課或參加黨訓班,對比較成熟的吸收他們參加發(fā)展黨員的支部大會,新黨員入黨宣誓大會和其他一些黨的活動,分配他們一定的社會工作。
3、指定專人負責聯(lián)系,經常找他們談心,肯定成績,指出缺點,明確方向,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協(xié)助黨組織促使被推薦的對象先從思想上入黨,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給力資料網入黨申請書范文
(四)推優(yōu)入黨的基本程序
1、召開團員大會,講清推薦的意義和標準,根據(jù)新掌握的申請入黨的團員的全面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制訂推薦計劃。
2、以團支部或團小組為單位,按推薦標準醞釀推薦人選,推薦人選由團支委會討論決定。
3、在統(tǒng)一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推薦對象后,應到校團委領取《推薦表》(統(tǒng)一印制),填寫《推薦表》及用其他形式說明推薦理由,報校團委審批。在學校團委審核后簽署意見,由填報的團支部向學校組織推薦。一般情況下,團支部副書記以下的團員,經學校團委同意后,由團員所在的團組織向學校黨組織推薦;團支部書記,副書記由學校團委負責向黨組織推薦。
推薦優(yōu)秀團員入黨是一項嚴肅的工作,在推薦過程中,要積極取得黨組織的領導,嚴格把握推薦標準,要堅決克服發(fā)展先進青年入黨是黨組織的事,與團組織無關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