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著名的景點導游詞(精選5篇)
廣西著名的景點導游詞 篇1
廣西,瑰麗的八桂之地。十萬大山的壯美,儲藏了富厚的礦產資源;千百條河道的秀美,形成了無盡的海洋資源,盛產生果,被譽為“生果之鄉”。怪異的喀斯專程貌,光輝燦爛的文物事業,濃烈的民族風情,使廣西獨具魅力。廣西是一個多民族的處所,又是世界三大僑鄉之一。
廣西聞名旅游景點:桂林山川,以景致美妙而著稱,有“桂林山川甲全國”之說。汗青人文景觀:程陽永濟橋、昆侖關戰役舊址、八路軍桂林服務處舊址、右江工農夫主當局舊址、中國工農赤軍第八軍軍部舊址、中國工農赤軍第七軍軍部舊址、梧州中山眷念堂、平靜天堂金田叛逆地點。
廣西天氣溫順,熱量富厚,雨水豐沛,干濕理解,季候變革不明明,日照適中,冬少夏多,整年相宜旅游。
位于華南地域西部,南瀕北部灣,與越南交界,全區轄14個地級市,34個市轄區、7個縣級市、56個縣、12個民族自治縣,另轄2個打點區和2個新區。
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廣西屬百越的一部門。公元前220_年,秦王朝同一百越,在嶺南配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個中桂林郡和象郡包羅今廣西大部門地域,民國初期省會是在桂林以是廣西稱“桂”由此而來。廣西的名稱則來歷于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單元—“廣南西路”,后簡稱“廣西路”,這是“廣西”名稱的由來。
廣西是世界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有壯、漢、瑤、苗、侗等12個世住民族。20_年尾總生齒5092萬人,常住生齒4856人,個中少數民族生齒1959萬人,占全區總生齒的38.8%,壯族生齒1665萬人,占全區生齒的33%。陸地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現設14個地級市、110個縣(市、區)。
廣西著名的景點導游詞 篇2
桂林王城位于市中心的獨秀峰下,是明代靖江王府,宋代時這里是鐵牛寺,元代改為大國寺,后又稱萬壽殿。
靖江王城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獨秀峰下,廣西師范大學內,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后,此處設為藩邸。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_年才完工。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筑,其主要建筑前為承遠門,中為承運殿,后為寢宮,最后是御苑。圍繞主體建筑還有4堂、4亭和臺、閣、軒、室、所等40多處,占地19.78公頃,規模宏大。城垣東南西北四門,名為:體仁(東華門)、端禮(正陽門)、遵義(西華門)、廣智(后貢門),南北長556.6米,東西寬335.5米,通高7.92米,厚5.5米,內外警以方石,內充片石澆灰漿。所有建筑系大式歇山頂,紅墻碧瓦。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這里住過12代14位藩王。歷270余年,是明一代封藩最長的一支。清順治九年(1652),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將王府焚毀自歿。現保存府第的門、殿、宮須彌座臺基及石雕欄柱、陛階和城垣。
整個王城的宮殿建筑采取嚴格的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后寢”的布局方式營造,中軸線上的承運門、承運殿高大華麗,氣勢非凡,體現了王權至上的思想。方城南面的正陽門,有清代兩廣總督為表彰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的臨桂人陳繼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東華門上的“狀元及第”坊則是為道光年間新科狀元龍啟瑞而建,西華門上的“榜眼及第”坊是為同治年間榜眼于建章而建。明代靖江王府,規模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莊嚴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稱王城。城中有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平地拔起,眾山環繞,孤峰獨秀,為我獨尊,有天然的王者氣勢。
靖江王城中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建筑物——靖江王城景區。在中國4A新定評選中,桂林靖江王城被評為中國4A景區。無論從景區規模還是歷史層面來看,桂林靖江王城獲此殊榮是當之無愧的。因為桂林靖江王城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集大學院校、風景名勝區(獨秀峰)、完整歷史建筑物、歷史背景于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廣西著名的景點導游詞 篇3
廣西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首府南寧是東盟十國和中國連合相助的集會所在,素有綠城之美稱。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故國南疆,位于東經104°26'—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是西南地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國西部資源型經濟與東南開放型經濟的團結部,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來往中占有重要職位。
全自治區聚居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廣西地處故國的南疆,位于北緯20°54′~26°23′,東經104°29′~112°04′。南臨北部灣,與海南省隔海相望,東連廣東,東北接湖南,西北靠貴州,西臨云南,西南與越南鄰接,路上疆界限長1020公里。
廣西的河道水量富厚,含沙量少,夏漲冬落。廣西的地貌屬于丘陵性盆地,山多而平原少,整個陣勢呈附近高,中間低狀。廣西屬亞熱帶潮濕季民俗候地區,夏長冬短,熱量充沛,降水富厚,雨熱同季。年均勻氣溫在17~22℃,最熱月是7月,最冷月是1月。年均降雨量在1250~1750毫米,雨量最多是防城區,起碼是田陽縣。除了桂北的山區之外,大部門地域的冬季均勻氣溫均在10℃以上,有數霜雪。
廣西古屬百越大地,汗青久長。考古發明的百色昔人類遺址表白,早在70萬年前就已經有原始人類在今生息了。
廣西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域,是我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棲身著漢族、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彝族、水族、仡佬族12個民族。廣西的少數民族都保持著他們淳樸的民族習俗,在飲食、衣飾、棲身、節日、禮俗等方面都有光鮮的民族特色,并在恒久的經濟來往和文化來往中相互影響,相互接收。
廣西著名的景點導游詞 篇4
龍勝溫泉旅游度假區是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批準設立的省級旅游度假區,它位于距桂林137千米的群山環繞之地。根據舊縣志的記載:“蓋溫泉含有硫黃素,可治皮膚瘡毒,水質潔白,無臭味。泉雖在深林菁莽之間,而遠近游者仍不絕于道。”在闊達5平方千米森林覆蓋下,是古老的寒武系地質,自白崖嶺至天鵝界的斷裂帶長達數十千米,這是溫泉形成的主要通道。
溫泉從地下1200米的深處巖層涌出,水溫在45℃~58℃之間,其流量達180噸/小時,可供50人同時洗浴。因為水中富含鋰、鍶、鐵、鋅、銅等十余種微量元素,對心血管病、神經痛、關節炎、糖尿病、痛風、皮膚病、婦科病等均有治療及保健作用,經常飲用溫泉水不僅可以防止動脈硬化,還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被國家地礦部、輕工部、衛生部鑒定為天然飲用礦泉水。現在,地處幽谷之中的度假區已是人們旅游、療養、保健、休閑、避署的勝地,被人們譽為“山林桃源”。
著名的龍勝溫泉是人類童年時代留下的一片凈土,可謂天下一座絕版的溫泉。它坐落在龍勝縣城東北方向 33公里的龍勝溫泉國家森林公園內,像一朵美麗奇葩的花蕊一樣,它是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和靈魂。
龍勝溫泉之所以無以倫比,在于它十分優美的環境和十分優良的水質。這是一條林蔭蔽日、萬木合圍的山沖,密密的杜鵑樹和繁茂的闊葉林如同睫毛護佑眼睛一樣,忠實地護佑著這一潭潭從容吐納輕輕流淌的圣水。飄飄渺渺的霧氣,把這里狹長的綠色空間幻化成云蒸霞蔚的仙山圣境。游客一來到這里,都禁不住一邊高喊著“神泉!”“瑤池!”一邊急不可待地奔向它。
這些鮮活閃亮的熱泉來自 1200米深處的巖層,從古藤埀掛、老樹蟠曲的山腰上噴涌而出,仿佛從一座偌大的蒸餾塔蒸餾出的水一樣純凈,一塵不染,勝似瓊漿玉液。
廣西著名的景點導游詞 篇5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_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珠海路毗鄰北海外沙島,是一條百年老街,始建于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遍布英國、法國、德國領事館舊址,德國森寶洋行舊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舊址等許多中西合璧的騎樓式建筑,見證了北海曾經的繁華,被譽為鮮活的“近現代建筑年鑒”。老街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響。
臨街兩邊墻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墻面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筑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筑的風格。
北海老街位于廣西北海市珠海路,始建于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筑。北海老街為中國嶺南直線最長、保存較完好的老街。1920_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中段的店鋪主要經營來自蘇杭的綢緞,東段的店鋪主要經營魷魚、沙蟲、蝦米、魚干等干海貨,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店鋪全部經營纜繩、漁網、魚鉤、漁燈、風帆布、船釘等漁民用品。20_年10月,市旅委、北海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北海老街文化藝術節從10月2日起至10月5日結束,主要活動有10月2日上午的藝術節開幕式,水彩畫、奇石、海貝、古船木及明清家具開展儀式。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0_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卻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筑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