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青海的導游詞(通用5篇)
介紹青海的導游詞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中國最美的湖青海湖。如果您來到青海,卻不來青海湖走一趟,那可謂是人生之一大遺憾。我們從西寧出發,一路西行,經過近150公里的`路程,我們就會到達美麗的青海湖。
駱駝泉為撒拉族的珍貴歷史文物。相傳在7百多年前的元代,中亞細亞的撒馬爾罕地方,居住著一個充滿英雄業績的部落。
南山公園位于市南鳳凰山上,海拔2419米。以青海云杉、祁連圓柏、油松、青楊、榆樹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觀,盛夏季節這里綠綠蔥蔥,空氣清新濕潤,群鳥啼鳴,游人享受回歸大自然的無窮樂趣。
黃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干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黃河的正源。
青海的世居少數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為青海所獨有。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
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
海北州位于青海省東北部,東南與西寧市的大通縣、海東地區的互助、湟中、湟源縣接壤;西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大治州的天峻縣毗連;南與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縣隔湖相望;東北與甘肅省的天祝、山丹、民樂、永昌、張掖、肅南等市、縣毗鄰。
俗稱湖心島。古時稱仙山,或龍駒島,蒙名為奎遜托羅亥,位于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約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游覽勝地。全島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0.8公里,面積為1平方公里,形如螺殼。山頂高出湖面約數10米,海拔約3300米。
介紹青海的導游詞 篇2
茶卡鹽湖地處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的烏蘭縣茶卡鎮,茶卡鹽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和昆侖山支脈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最早的一個。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故稱“青鹽”。古往今來,茶卡鹽湖就因盛產“大青鹽”而久負盛名。早在西漢時期,這里的羌人就采鹽換物,清代官方還在這里設立了鹽局,歷史上的“青鹽”在西北地區名聞遐邇,主要指的就是這里的鹽。而今,這里則以絕妙的風光吸引著各路游人紛至沓來。
一、開發的有利條件
A.獨特的自然風光
茶卡鹽湖造就了一個奇觀:水上漂茶。與其它鹽湖不同,茶卡鹽湖是固液并存的鹵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由于茶卡鹽湖大量的湖鹽類沉積礦物結晶析出并結成數米厚的“鹽板”,而其上又鋪著一層幾毫米厚的水,因此遠遠望去,站在鹽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見。然后坐著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車,緩緩通往湖心,空曠的鹽湖,矗立的神奇的鹽雕,直直的鐵路,歪歪扭扭的電線桿,自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國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鹽湖地處柴達木東部邊緣的烏蘭縣茶卡鎮,東距青海省會西寧300公里,離國家級風景區青海湖鳥島100公里,是種羊場、青海湖三日游的必經之地。鹽湖緊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游客到茶卡鹽湖可選擇自駕、乘坐專線大巴等多種交通方式。西可以直達敦煌和拉薩。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國唯一允許外國人自由進出西藏的旅游線,大多數外國游客在此觀光后西行。
C.獨特的人文優勢
處于青海的茶卡鹽湖自然擁有著令無數人神往的藏族文化,獨特的建筑、傳統的藏族服飾、飲食、宗教信仰、節日、婚禮、喪葬方式都透露著神秘、獨特的吸引力。
二、實際開發情況及不足
在實際的開發中,當地旅游部門可謂是將茶卡鹽湖的各方面資源都極大程度地開發出來了。鹽湖旅游業自1980年開發以來,吸引著眾多內地和歐美、東南亞、日本及港澳臺游客。隨著茶卡鹽湖采、制鹽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生態游與工業游并舉的3A級新型景區。不過茶卡鹽湖的景區規劃不盡合理,當地在旅游開發初期未料想到如今茶卡鹽湖備受熱捧,并未建造足夠多的基礎設施也未考慮生態環境的最大承受能力。經過3年的沉寂之后,茶卡鹽湖迎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游客數量迅速上漲,呈翻番趨勢。游客爆棚讓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景區還是有點措手不及,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當地旅游部門不得不從上級單位抽調了30名員工協助景區管理和服務。因為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游客數量的增多已然超過了其原本的容納量。在旅游旺季,當地大小賓館飯店里游客成群結隊,飯點時飯店幾乎座無虛席!叭偘彝ベe館才有1000個床位,面對數以萬計的游客,實在應接不暇。因為無法入住,游客往往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這導致人流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壓力!鼻嗪{}湖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魯建剛說。隨著游客的增多,環境破壞愈來愈嚴重?陀^上,茶卡鹽湖地勢低洼四面環山,生態受到破壞夏秋季山洪暴發,大量的洪水夾雜著大量的泥土、雜草、牛羊糞便順流而下沉積在湖中,既污染了資源,又影響了周邊環境。另外鹽湖為露天礦床,湖面遼闊、周邊環境復雜,偷挖、私自販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也加大了鹽湖保護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造成破壞。主觀上,由于近年來茶卡鹽湖旅游人數爆增,而景區起步晚,基礎設施還未跟上,接納能力有限,高峰時期,游客一擁而上、一呼百應。下湖拍照、踩踏,阻礙了鹽湖鹵水結晶,由此出現了黑泥。賓館應接不暇。游客無法入住,來去匆匆,導致游客不能集中入湖,給景區造成過大負擔,造成環境破壞。同時,景區為了擴大鹽湖容量,開發規模擴大,工業、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加大,而由于氣候干旱降水量減少,湖水補給不及時等原因直接影響鹽湖水質和鹽資源質量。
三、對景區開發的建議
強烈建議,景區切實做好鹽湖周邊地區的植被保護工作,在鹽湖四周大面積推廣人工種草和退牧還林項目工程,在有條件的地方大力推廣植樹造林活動,同時引導牧民按照草原實際承載量嚴格控制牛羊數量,調整結構,科學養畜,鞏固水土。需要當地領導干部自覺把環保納入企業經營工作的議事日程,嚴格控制人流量,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強環保設施建設,改進生產工藝。
四、值得夸贊
令人欣慰的是,景區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開發的不足,并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青海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茶卡制鹽分公司總經理李天兵說“鹽業需堅持適度開發,過度的開采會造成鹽湖退化,湖的面積可能會縮小,鹽湖邊的灘涂面積會增大,影響‘天空之鏡’的效果。按照公司今后的規劃,我們將控制開采規模,給鹽湖一個休養生息、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的周期,留住這美麗的風景!
而針對超過如今景區承受能力的過多的旅游行為。青海鹽湖文化旅游開發公司已完成規劃,計劃投入巨資,與當地政府打造高原旅游名鎮,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初步規劃擴建停車場,修建入湖棧道,將現有大門建成集售票、檢票、警務和醫療等為一體的地標性建筑,并在湖邊區域新建觀星營地、帳篷營地,滿足攝影愛好者拍攝星空和住宿的需求,同時修建地下管網和排污工程,從源頭上杜絕污染“永久地留住‘天空之鏡’是我們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魯建剛說。
介紹青海的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們,歡迎諸位來菩提塔參觀游覽,菩提塔,寺廟建筑名稱。
叫“菩提塔”的建筑有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蓮花山的塔爾寺內的菩提塔、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阿左旗南寺旅游景區菩提塔等。菩提塔在塔爾寺內。塔爾寺先有塔后有寺,故人們將其稱為塔爾寺。它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600余畝,總建筑9300余間。寺院建筑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恢宏。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墻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筑,它與小金瓦殿、大經堂、酥油花院、如意八寶塔、菩提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于一體的宏偉建筑群。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等方面的學術專著。塔爾寺中國珍貴的文化遺產,體現了數百年來漢藏文化的交融和民族的團結合作,是這兩個民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該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國家多次撥款修繕,使古寺面貌煥然一新。使這座蜚聲中外的古剎煥發出了新的光彩,成為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景點之一。塔爾寺是為紀念中國藏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據說,宗師宗喀巴誕生時,剪臍帶滴血處生出一棵菩提樹。菩提樹樹根向四方延伸,如身之四肢展開,是藏傳佛教的法流淵源。大菩提塔由拉茂雍增仁波切·落?酥羌未朐谌徊刈瀹嫿持胁坟哉埑,最后由恰卜恰藏族畫匠俄旺青角親自執手建造,于20__年2月27日(農歷)正式動工,同年5月5日(農歷)全部竣工,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一個高達13米的菩提塔就此鼎立而起。
塔內有雕像磚10萬塊,每塊磚上都精心雕刻佛像一尊,表示“塔爾寺內有十萬佛像”之意。相傳當年宗喀巴之母的牛圈就設在這里。故塔旁有獅子雕像一對,象征當年的看牛狗。
菩提塔這里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里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游覽這傳說中的菩提塔吧。但愿今天的菩提塔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介紹青海的導游詞 篇4
記得有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青海的日月山不高,它是屬于祁連山的一個分支,這個地方的高度才三千六百米,但是這兒的名氣不小,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它是屬于農業區和牧業區的分界,又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站在日月山舉目而望,山的兩邊是截然不同的景觀。東邊隱約可見縱橫阡陌和點點農莊;向西而望,纖草悠悠牛養成群。日月山在唐代叫做赤嶺,是因為山頂的砂土為赤紅色而得名。后人為了紀念文成公主而改為日月山。
這里面還有一段傳說呢!在唐朝時,有一個西藏使者向唐王求婚。唐王決定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所以讓女兒去西藏。他給了女兒一個日月鏡,說:“只要你想我了,就看看鏡子吧!”女兒在路上口渴,她就去找水喝,在一條小河旁,她要打水,可她打不到,只好讓日月鏡在前面堵一座山,把水引過來。三番五次地通話后,她生氣了,一下子把日月鏡打碎了。頓時,一座大山出現了,所以人們叫它日月山。
今天,我們看到了日月山的美,更希望人們把這次旅游告訴家人,也希望你們有時間再來青海玩!
而我,就站在瑣瑣碎碎的日子里,等待著你從窗前的晨曦中路過,等待著你從唐番古道的山埡口前路過,等待著你從無垠的草原上路過,等待著你從我的故事里路過……
介紹青海的導游詞 篇5
歡迎大家來到青海,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小x為大家介紹青海境內一些著名好玩的景點海心山。
俗稱湖心島。古時稱仙山,或龍駒島,蒙名為“奎遜托羅亥”,位于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約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游覽勝地。全島東西長2.3公里,南北寬0.8公里,面積為1平方公里,形如螺殼。山頂高出湖面約數10米,海拔約3300米。山體系花崗巖和片麻巖構成,略呈乳白色。天晴日麗時,憑高遠眺,只見海心山猶如雪浪飄浮,蔚為壯觀。古人曾有詩贊道:“一片綠波浮白雪,無人知是海心山”。
海心山形成于距今二億年以前的三迭紀,即青藏高原隆起時。關天它,有這樣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很早以前,青海湖周圍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草原上居住著成千上萬的牧民。草原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泉井,泉上有一石蓋,泉水因此常流不溢。有一年,兩個道人去西天途中路過此地,一時找不到水喝,師父讓徒弟到泉中取水,臨行前,特別囑咐取了水要蓋好井蓋。徒弟口渴心急,取完水卻忘了蓋井。結果沒等他走到師父跟前,發現身后潮水洶涌,巨浪滔天,而且越漲越高。師父一看情況不好,趕忙抓起附近一座小山扔進水中,才將泉眼壓住?墒牵瓉淼牟菰炎兂蒧一片,周圍成千上萬戶人家被大水淹沒一空。后來,人們便把青海湖稱“赤秀潔莫”,意為“萬戶消失的地方”,而把海心山稱為“錯寧瑪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
青海海北川旅游景點介紹 ·日月山旅游景點介紹 ·黃河源旅游景點介紹 海心山地勢較為平坦,島上怪石嶙峋,沙洲點點,雜草叢生,野花紛披。其有一種花,名叫佛花,色嫣紅,形如罌粟花,葉似薔薇,每年農歷四月開花,香氣襲人。此外,島上還生長大量的野蔥、鶴冠草、?d(Pin)草等優良牧草,每到夏季,島上水草茂盛,景色旖旎,是理想的天然牧場。
海心山四周環水,遠離塵世,境地幽絕,天然仙境,令人神往。因此,很早以前就有僧人在島上修行。據古籍記載,早在漢代,島上就有廟宇。僧人于冰合時,出海取一年之糧而入居,整年不復出。附近牧民還將馬牛羊等牲畜,在冬季冰合后置于此山,永不宰殺,供神佛之用。傳說,當時有人將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牧之,馬皆有孕,所生之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因此稱為“龍駒”,海心山因此而稱為“龍駒島”。歷史上有名的帝王王莽、隋煬帝都求過龍種。唐天寶年間,唐代名將哥舒翰夜屠石堡,攻占西海后,筑神威城于“龍駒島”。如今這些歷史的陳跡,早已被風雨所吞沒,島上留下的只是一些廟宇、僧舍、嘛呢堆等建筑,可供游人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