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標準日
世界標準日(World Standards Day)及歷年主題
1946年10月14日至26日,中、英、美、法、蘇共25個國家的64名代表集會于倫敦,正式表決通過建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1947年2月23日,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宣告正式成立。1969年9月ISO理事會發布的第1969/59號決議,決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定為世界標準日。1970年10月14日舉行了第一屆世界范圍的慶祝世界標準日的活動。
為了慶祝世界標準日,ISO理事會于1978年9月召開會議通過決議,"理事會希望看到世界上有最大規模的標準化宣傳活動。決定在每年10月14日慶祝世界標準日,并鼓勵ISO成員在他們的國家里慶祝這個日子,規模越大越好"。此后,每年的10月14日,就成為了世界各國標準化工作者開展宣傳標準化,舉行紀念活動的盛大節日。
我國自從1978年重新進入ISO以后,每年的10月14日世界標準日,全國各大、中城市都要舉辦各種形式的報告會、座談會、紀念會,緊密結合當年ISO的世界標準日的宣傳主題,廣泛宣傳標準化活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們的標準化意識。
世界標準日的慶祝始于1970年10月14日,由當時的ISO主席Mr.Faruk Sunter (土爾其)所創立。在第23屆世界標準日以前,均是由ISO和IEC主席聯合發出祝詞,從第24屆開始,國際電信聯盟(ITU)也參加了世界標準日的紀念活動,由ISO和IEC主席及ITU秘書長聯合發出祝詞。從第17屆起,世界標準日祝詞開始賦予了主題,以突出當年世界標準日的宣傳重點。
世界標準日的目的是提高對國際標準化在世界經濟活動中重要性的認識,以促進國際標準化工作適應世界范圍內的商業、工業、政府和消費者的需要。這個國際節日是獻給全世界成千上萬從事標準化工作的志愿者的禮物。
ISO成員國如何慶祝世界標準日
各ISO成員國均根據自己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視自己的財政情況、以自己的方式來慶祝世界標準日。盡管世界標準日的慶祝方式在哥本哈根、內羅畢、維也納、加拉卡斯和北京各有不同形式,且標準日常工作也各有側重,但是都擁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 很多國家利用世界標準日這個機會組織一些特別的活動或聚會,例如采用會議、展覽、研討會、電影、電視和廣播訪談等多種形式來豐富這個10月14日所在的"標準周"。
ISO和IEC中央辦公室對此世界標準日慶祝所做的工作
ISO和IEC中央辦公室對此世界標準日慶祝所做的工作由以下幾項組成:ISO主席和IEC秘書長向所有成員國發表聯合祝詞、世界標準日的宣傳畫、新聞公告。事實上所有成員國都使用這個祝詞來強調標準化的重要性,并且很多國家充分利用每年的宣傳畫來突出世界標準化日的主題。
注:ISO和IEC的成員聯合慶祝世界標準日的決定是1988年決定的。ITU從1993年開始同ISO和IEC一起聯合發表世界標準日祝詞。
歷屆主題
1986年 第17屆:國際標準化
1987年 第18屆:國際標準化
1988年 第19屆:照明
1989年 第20屆:衛生技術標準
1990年 第21屆:國際標準為世界免遭破壞起的作用
1991年 第22屆:勞動安全
1992年 第23屆:國際標準--打開市場的關鍵
1993年 第24屆:全球標準使信息處理的更好
1994年 第25屆:標準與消費者--一個更加美好世界的伙伴
1995年 第26屆:一個移動著的世界
1996年 第27屆:呼喚服務標準
1997年 第28屆:世界貿易需要國際標準
1998年 第29屆:標準在日常生活中
1999年 第30屆:聳立在建筑上的標準
2000年 第31屆:國際標準促進和平與繁榮
2001年 第32屆:環境與標準:緊密相連
2002年 第33屆:一個標準 一次檢驗 全球接受
2003年 第34屆:為全球信息社會制訂全球標準
2004年 第35屆:標準聯結全世界
2005年 第36屆:標準使世界更安全
2006年 第37屆:標準為小企業創造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