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報告[集錦](通用33篇)
實驗報告[集錦] 篇1
星期天的早上我自己做荷包蛋吃,我把油熱好,再把雞蛋打了進去,我用洗好的鏟子去把荷包蛋給翻過來,但是鏟子上面的水滴進了熱油里,里面的立刻炸了開來,炸出來的油差點濺到我的臉上。做完了荷包蛋,我去問媽媽水遇到油為什么會炸起來啊?媽媽說她也不清楚。
我便開始翻閱書籍、詢問別人、上網(wǎng)查找資料。我找到了資料:油水之所以無法融合,是因為持續(xù)加熱下,油的溫度會一直上升,超過100度時,少量的水濺入熱油中,因為油的密度比水小(水1000kg/m3 油800kg/m3),水會沉在鍋底,而油的沸點(250攝氏度)大于水的沸點(100攝氏度)油溫又持續(xù)上升,沸點比水高。所以在油包住水時,水的溫度升高后“油相當水的外殼”水便會蒸發(fā)、沸騰(劇烈的汽化),體積變大就把油推開,但這個過程很快,所以像爆炸一樣。將熱油濺起。同時,油分子產(chǎn)生震動,發(fā)出劇烈響聲,而造成噴起,油噴起時,水通常已經(jīng)蒸發(fā),所以幾乎都是被油噴到。
我為了確認以上的資料是否正確,又做了幾個實驗:
1、較多的冷油加少量的冷水,一開始沒有反應,加熱到沸騰后,立刻炸了起來。
2、較多的熱油加少量的冷水,立刻就冒出白白的濃煙,油星四濺,噼里啪啦,人都不敢靠近。
3、較多的熱油加少量的熱水,和上一個實驗的結(jié)果一樣,立刻炸開來。
4、較多的冷水加冷油,水一沸騰也炸開了,但是炸的程度很小。
5、較多的熱水加少量的冷油,過一會兒也會炸,但威力不夠。
實驗結(jié)果表明:只要油和水在一起,不管多少,只要燒開了,就一定會炸起來,只是表現(xiàn)程度不一樣罷了。
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覺得很高興。看來生活中的小事確實都有著或深或淺的科學道理,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發(fā)現(xiàn),多研究,多探索……生活處處有科學。
實驗報告[集錦] 篇2
一、實驗目的
1.了解LAN中常用的幾種傳輸介質(zhì)、連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點。
2.學習雙絞線、同軸電纜網(wǎng)線的制作和掌握網(wǎng)線制作工具,電纜測試儀的使用。
二、實驗任務
1.掌握LAN中常用的幾種傳輸介質(zhì)、連接器的連接方法與實際使用。
2.獨立制作一根合格的雙絞線或同軸電纜的網(wǎng)線。
三、實驗設備
實驗所需設備有5類雙絞線,RJ-45頭,細纜,BNC接頭,T型頭,端接器、同軸電纜、收發(fā)器、AUI電纜、雙絞線、同軸細纜壓線鉗,電纜測試儀,剝線鉗、剪刀等。
四、相關基本知識
1.電子電路,數(shù)字邏輯電路。
2.微型計算機工作原理,計算機接口技術(shù)。
3.計算機網(wǎng)絡拓撲結(jié)構(gòu),網(wǎng)絡傳輸介質(zhì)等基礎知識。
五、實驗內(nèi)容與步驟
(一)實驗原理
目前計算機網(wǎng)絡的有線通信大多采用銅芯線或光纖作為傳輸介質(zhì)。常用的傳輸介質(zhì)有同軸粗纜與細纜,無屏蔽雙絞線(UTP)、光纖等。網(wǎng)絡中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通過網(wǎng)絡終端設備將要傳輸?shù)男畔⑥D(zhuǎn)化成相關傳輸介質(zhì)所需的電信號或光信號,然后通過傳輸介質(zhì)、網(wǎng)絡設備進行傳輸。不同的傳輸介質(zhì)具有不同的電氣特性、機械特性、和信息傳輸格式,因此,它們也就具有不同的傳輸方式、傳輸速率,傳輸距離等。在組建局域網(wǎng)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 (如覆蓋范圍、應用對象、性能要求、資金情況等)來決定采用何種網(wǎng)絡拓撲結(jié)構(gòu)、傳輸介質(zhì)及相關的網(wǎng)絡連接設備等。
雙絞線:雙絞線是由兩根絕緣金屬線互相纏繞而成,這樣的一對線作為一條通信鏈路,由四對雙絞線構(gòu)成雙絞線電纜。雙絞線點到點的通信距離一般不超過100米。目前,計算機網(wǎng)絡上用的雙絞線有三類(最高傳輸率為10 Mbps)、五類線(最高傳輸率為10 0 Mbps)、超五類線和六類線(傳輸速率至少為250 Mbps)、七類線(傳輸速率至少為600 Mbps)。雙絞線電纜的連接器一般為RJ-45.
(二)實驗步驟
1.首先用壓線鉗的剪線刀口剪裁出計劃需要使用到的雙絞線長度。
2.抽出外套層,可以利用壓線鉗的剪線刀口將線頭剪齊,再將線頭放到剝線專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緊壓線鉗慢慢旋轉(zhuǎn),讓刀口慢慢劃開雙絞線的保護膠皮,然后剝掉外套層。
3.排序,根據(jù)實際需要按照標準將線排序。
4.整理,排序后應盡量將線頭拉直理平,然后用壓線鉗將多余的線頭剪掉。
5.插入水晶頭,將排序后的雙絞線線頭插入部分插入到水晶頭中,插入后用力壓住雙絞線,盡力的將雙絞線頭向水晶頭中推,以保證線頭充分的插入水晶頭中。
6.壓線,經(jīng)過上述步驟后,只要使用壓線鉗將線壓緊即可。
(三)回答思考題。
1)雙絞線、細纜、粗纜三種傳輸介質(zhì)各有什么特點
同軸線和雙絞線的區(qū)別主要是網(wǎng)絡拓撲不同,同軸電纜只能是總線型結(jié)構(gòu),而雙絞線則是星型結(jié)構(gòu)。三種介質(zhì)傳輸?shù)淖畲髱挷煌掷|傳輸帶寬最寬,其次,細纜,最宅的雙絞線。不過雙絞線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傳輸距離比細纜和粗纜長。
2)A線序和B線序有何區(qū)別若不遵循上述標準,是否所做的網(wǎng)線不可用。
兩端的線序相同叫直通線,都遵循568B標準,不同類型設備之間連接使用直通線,如網(wǎng)卡到交換機,網(wǎng)卡到ADSL modem,交換機到路由器等;而一端為568B線序,一端為568A線序的為交叉線,即1-3、2-6調(diào)換,用于相同設備之間的連接,如兩臺電腦的網(wǎng)卡連接,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的連接,交換機與集線器連接等。
不按上述標準,只要保持線序正確,就可以正常使用。
實驗報告[集錦] 篇3
第一部分
一、 嫁接(切接)并栽種嫁接苗
材料和用具:
材料:國槐的根作為砧木,紅花刺槐的枝條作為接穗
器材:剪枝鉗、芽接刀、繩子(綁接口用)、鐵鍬
操作步驟:
1、在工人和老師的幫助下每組取回嫁接用的砧木和接穗,每個小組小員分得一個;
2、削接穗,在紅花刺槐接穗的下部芽的背面下方1cm處切削,削掉1/3的木質(zhì)部,削面應平直,再在削面的背面下端斜削一個小削面,稍削去一些木質(zhì)部;
3、切砧木,用剪枝鉗將國槐根的上部剪平,在砧木直徑外側(cè)帶木質(zhì)部垂直下切,切口深度2-3cm;
4、插接穗,插入接穗,使其長削面兩邊的形成層和砧木切口兩邊的形成層對準、貼緊,如果砧木粗而接穗細,必須保證有一邊的形成層對準。插接穗時上端留白2-3mm;
5、綁縛,用繩子將接口部位綁緊,特別是在上端傷口部位應注意綁嚴,以免下雨時雨水浸入是木質(zhì)部腐爛。
6、栽種,小組為單位將嫁接好的紅花刺槐的苗木栽種到大田平床中,栽種時注意對其,種好、踩嚴后澆水。
二、移栽
材料和用具:
材料:嫁接過的紅花刺槐、紅瑞木
器材:鐵鍬、開溝器、鋤頭
操作步驟:
1、休整床面,班級同學合作制作低床,最后使床面低于床邊15-20cm,用鋤頭將床面的土層犁平,方便種植;
2、挖低床的同時一部分人去挖出需要移栽的紅瑞木以及嫁接過的紅花刺槐;
3、對紅瑞木的枝條進行修剪,剪去生長畸形的枝條,留下生長形態(tài)較好的枝條;
4、在低床面中間拉兩條線,兩線相距30cm,沿線栽種紅瑞木,橫向兩株間的距離大約為50cm,整齊栽種40棵。
5、在床面中剩余的部分用開溝器拉出3條溝,在其中種植嫁接好的紅花刺槐,橫向兩株間的距離約為15cm;
6、全部移栽好后踩實、澆水
第二部分
一、參觀組培實驗室
二、高床播種
材料和用具:
器材:鐵鍬、鋤頭、開溝器
操作步驟:
1、在劃定好的床面邊界內(nèi)側(cè)距其越20cm處拉一條直線,在該直線和邊界線之間挖土,形成一條沿床面的長溝,挖出的土堆放在床面中央;
2、用鋤頭將床面上的土犁平犁細,使其均勻地分布在床面上,形成一個播種平面;
3、用鐵鍬休整床面邊緣,使其成為一個規(guī)則的矩形播種高床;
4、用開溝器在種植床面上豎排拉溝,相鄰兩溝間相距越5cm(操作時應盡量縮小距離);
5、在開出的溝中均勻地播種種子,并用兩側(cè)的土將溝埋上;
6、最后在床面上撒一層薄薄的細土(土層不能過厚,否則種子不能萌發(fā))
第三部分
一、扦插
材料和用具:
材料:紅瑞木扦插苗
用具:剪枝嵌、鐵鍬、鋤頭、水桶
操作步驟:
1、在分配好的地面上制作低床(方法同之前的低床制作);
2、在制作低床的同時,安排兩名小組成員剪紅瑞木的扦插苗,剪時在芽下端1cm左右處斜剪,增大剪口面積,一使其在扦插后能吸收更多水分,同時剪口靠近芽,有利于生根。上端應在芽上部2cm左右處剪段,剪口面積應盡量小,以減少水分蒸發(fā)量,扦插苗的長度大概在10~15cm;
3、低床制作好后用鋤頭將床面犁平,往低床中澆水;
4、水完全滲透后在床里拉3條線,以便扦插整齊;
5、兩人合作,一人負責在地上插孔,一人將扦插苗插入孔中,注意,要將扦插苗斜著插人,以使其垂直生根,移載時方便取苗,插入深度為扦插苗長度的1/2~2/3;
6、扦插好后,在床面上覆蓋上薄膜,將其四周壓嚴。
二、芽接
材料和用具:
材料:山桃(作砧木)、榆葉梅
用具:刀、膠條
第四部分
一、低床播種:
材料和用具:
材料:元寶楓種子
用具:鐵鍬、鋤頭、開溝器、尼龍繩
操作步驟:
1、整地,做出低床;
2、用開溝器在低床中豎排拉溝,相鄰兩溝盡量靠近;
3、在每條溝中播種6粒元寶楓種;
4、將播好種子的溝蓋好,然后覆蓋一層細土;
二、壟播
材料和用具:
材料:山杏種子
用具:鐵鍬、小鏟子、打孔器
操作步驟:
1、整地,做壟;
2、用小鏟子休整壟面及兩側(cè);
3、用打孔器在壟面上打兩排孔,兩排孔相互錯開呈等腰三角形;
4、在每個孔中播種一顆山杏種子,并將孔埋好;
5、在壟面上覆蓋一層細土
實驗報告[集錦] 篇4
一.實驗目的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簡稱ELISA)是在免疫酶技術(shù)(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免疫測定技術(shù),ELISA過程包括抗原(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上稱為包被,加待測抗體(抗原), 再加相應酶標記抗體(抗原),生成抗原(抗體)--待測抗體(抗原)--酶標記抗體的復合物,再與該酶的'底物反應生成有色產(chǎn)物。借助分光光度計的光吸收計算抗體(抗原)的量。待測抗體(抗原)的定量與有色產(chǎn)生成正比。
二.實驗原理
用于免疫酶技術(shù)的酶有很多,如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酯酶,β-D-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碳酸酐酶,乙酰膽堿酯酶,6-磷酸葡萄糖脫氧酶等。常用于ELISA法的酶有辣根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酯酶等,其中尤以辣根過氧化物酶為多。由于酶摧化的是氧化還原反應,在呈色后須立刻測定,否則空氣中的氧化作用使顏色加深,無法準確地定量。
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是一種糖蛋白,每個分子含有一個氯化血紅素(protonhemin)區(qū)作輔基。酶的濃度和純度常以輔基的含量表示。氯化血紅素輔基的最大吸收峰是403nm,HRP酶蛋白的最大吸收峰是275nm,所以酶的濃度和純度計算式是(已知HRP的A(1cm 403nm 1%)=25,式中1%指HRP百分濃度為100ml含酶蛋白1g,即10mg/ml,所以,酶濃度以 mg/ml 計算是HRP的A(1cm 403nm mg/ml=2.5)HRP純度(RZ)=A403nm/A275nm純度RZ(Reinheit Zahl)值越大說明酶內(nèi)所含雜質(zhì)越少。高純度HRP的RZ值在3.0左右,最高可達3.4。用于ELISA檢測的HRP的RZ值要求在3.0以上。
ELISA的基本原理有三條:
(1)抗原或抗體能以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載體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間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學活性;
(2)抗原或抗體可通過共價鍵與酶連接形成酶結(jié)合物,而此種酶結(jié)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學和酶學活性;
(3)酶結(jié)合物與相應抗原或抗體結(jié)合后,可根據(jù)加入底物的顏色反應來判定是否有免疫反應的存在,而且顏色反應的深淺是與標本中相應抗原或抗體的量成正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顯色的程度顯示試驗結(jié)果。
ELISA法是免疫診斷中的一項新技術(shù),現(xiàn)已成功地應用于多種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及非傳染病等方面的免疫診斷。也已應用于大分子抗原和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測定,根據(jù)已經(jīng)使用的結(jié)果,認為ELISA法具有靈敏、特異、簡單、快速、穩(wěn)定及易于自動化操作等特點。不僅適用于臨床標本的檢查,而且由于一天之內(nèi)可以檢查幾百甚至上千份標本,因此,也適合于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本法不僅可以用來測定抗體,而且也可用于測定體液中的循環(huán)抗原,所以也是一種早期診斷的良好方法。因此ELISA法在生物醫(yī)學各領域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可概括四個方面:
1、免疫酶染色各種細胞內(nèi)成份的定位。
2、研究抗酶抗體的合成。
3、顯現(xiàn)微量的免疫沉淀反應。
4、定量檢測體液中抗原或抗體成份。
基本方法一 用于檢測未知抗原的雙抗體夾心法:
1. 包被:用0.05M PH9.牰碳酸鹽包被緩沖液將抗體稀釋至蛋白質(zhì)含量為1~10μg/ml。在每個聚苯乙烯板的反應孔中加0.1ml,4℃過夜。次日,棄去孔內(nèi)溶液,用洗滌緩沖液洗3次,每次3分鐘。(簡稱洗滌,下同)。
2. 加樣:加一定稀釋的待檢樣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應孔中,置37℃孵育1小時。然后洗滌。(同時做空白孔,陰性對照孔及陽性對照孔)。
3. 加酶標抗體:于各反應孔中,加入新鮮稀釋的酶標抗體(經(jīng)滴定后的稀釋度)0.1ml。37℃孵育0.5~1小時,洗滌。
4. 加底物液顯色:于各反應孔中加入臨時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鐘。
5. 終止反應:于各反應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 結(jié)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觀察結(jié)果:反應孔內(nèi)顏色越深,陽性程度越強,陰性反應為無色或極淺,依據(jù)所呈顏色的深淺,以“+”、“-”號表示。也可測O·D值:在ELISA檢測儀上,于450nm(若以ABTS顯色,則410nm)處,以空白對照孔調(diào)零后測各孔O·D值,若大于規(guī)定的陰性對照OD值的2.1倍,即為陽性。
基本方法二 用于檢測未知抗體的間接法:
用包被緩沖液將已知抗原稀釋至1~10μg/ml, 每孔加0.1ml,4℃過夜。次日洗滌3次。 ↓
加一定稀釋的待檢樣品(未知抗體)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應孔中,置37℃孵育1小時,洗滌。(同時做空白、陰性及陽性孔對照) ↓
于反應孔中,加入新鮮稀釋的酶標第二抗體(抗抗體)0.1ml,37℃孵育30-60分鐘,洗滌,最后一遍用DDW洗滌。 ↓
其余步驟同“雙抗體夾心法”的4、5、6。
(二) 酶與底物
酶結(jié)合物是酶與抗體或抗原, 半抗原在交聯(lián)劑作用下聯(lián)結(jié)的產(chǎn)物。是ELISA成敗的關鍵試劑,它不僅具有抗體抗原特異的免疫反應,還具有酶促反應,顯示出生物放大作用,但不同的酶選用不同的底物。
免疫技術(shù)常用的酶及其底物
終止劑為2mol/L H2SO4
終止劑為2 mol/L檸檬酸, 不同的底物有不同的終止劑。
可催化下列反應: HRP+H2O2→復合物 復合物+AH2→過氧化物酶+H2O+A AH2 ——為無色底物, 供氫體; A—— 為有色產(chǎn)物。
(三) ELISA常用的四種方法
1.直接法測定抗原 將抗原吸附在載體表面;
加酶標抗體,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 加底物。底物的降解量=抗原量。
2.間接法測定抗體
將抗原吸附于固相載體表面; 加抗體, 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 加酶標抗體;
加底物。 測定底物的降解量=抗體量。
3.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抗原
將抗原免疫第一種動物獲得的抗體吸附于固相表面;加抗原,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
加抗原免疫第二種動物獲得的抗體,形成抗體抗原抗體復合物;加酶標抗抗體(第二種動物抗體的抗體); 加底物。底物的降解量=抗原量。
4. 競爭法測定抗原
將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面;
(1) 加入酶標抗原;
(2),(3)加入酶標抗原和待測抗原;
加底物。對照孔與樣品孔底物降解量的差=未知抗原量。
實驗報告[集錦] 篇5
一、 噪聲的來源
噪聲的種類很多,因其產(chǎn)生的條件不同而異。地球上的噪聲主要來源于自然界的噪聲和人為活動產(chǎn)生的噪聲。自然界形成的這些噪聲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因此,人們是無法克服的。我們所研究的噪聲主要是指人為活動所產(chǎn)生的噪聲,它的來源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⑴交通噪聲
在我國,道路交通噪聲在城市中占的比重通常為40%以上,有的甚至在75%以上,隨著城市車輛的擁有量不斷增加,道路交通噪聲的危害也將不斷加劇。系由各種交通運輸工具產(chǎn)生的振動聲、喇叭聲、汽笛聲、剎車聲、排氣聲、防盜報警鳴笛聲、穿越而過的鐵路(包括地上、地下)和飛機起落時的噪聲等。
⑵工業(yè)噪聲
系由工業(yè)生產(chǎn)活動中的機械設備和動力裝置產(chǎn)生的噪聲。工業(yè)噪聲在我國城市環(huán)境噪聲中所占的比重約為20%左右,在我國城市中,居民與廠礦的混雜情況甚多,廠礦噪聲的強度大,作用時間長,使得居民對廠礦聲的反應特別強烈。
⑶建筑施工噪聲
建筑工地地打樁聲能傳到數(shù)公里以外,且工期大都在一年以上,因而對周圍居民地干擾是很大的。
⑷社會生活噪聲
泛指人們因生活(商業(yè)文化、娛樂等)活動所產(chǎn)生的噪聲。
二、 噪聲的危害
噪聲污染已成為城市四大公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一下及格方面:
⑴干擾和損害聽力。
噪聲污染可引起耳鳴耳痛、聽力損傷等聽力損害。另外,噪聲會干擾聽力,掩鼻需要的聲音,使人不易察覺一些危險的信號,從而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⑵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方面的疾病。
⑶對心理、睡眠、神經(jīng)系統(tǒng)、工作和生活產(chǎn)生影響。噪聲會使人心煩意亂、負面情緒增加;使感知判斷能力、智力思維、瞬時記憶、視聽反應速度和驗收調(diào)能力下降。人長時間在噪聲刺激下就會患“神經(jīng)衰弱癥”。
⑷對婦女、孕婦、胎兒、兒童產(chǎn)生影響。長期強噪聲會導致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性機能紊亂;在噪聲環(huán)境下生活的兒童,智力發(fā)育水平要比安靜條件下的兒童低20%。
⑸對視覺的影響。長時間處于噪聲環(huán)境中,很容易發(fā)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流淚等,同時還會使色覺、視野發(fā)生異常。
⑹其他影響。強噪聲刺激影響動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使生物間的信息聯(lián)系破壞;使建筑物坍塌,一起設備失靈和毀壞等。
三、主要儀器
AWA5633數(shù)字式聲級計、普通聲級計(II型:HS5633)、Hs5920 噪聲監(jiān)測儀。
四、實驗注意事項
1、 室外測量時聲級計的傳聲器上應加防風罩;測量時應雨無雪;風力小于5.5m/s;傳聲器應距地面不小于1.2m;
2、 若測點靠近樹木、建筑墻等不宜測量處應移開距離至少1m以上;
3、 要防止測量時的讀數(shù)噪聲干擾。
五、實驗內(nèi)容
1、學生進行噪聲背景資料收集、包括資料查閱與監(jiān)測方案的設計。查閱文獻了解國內(nèi)校園噪聲監(jiān)測現(xiàn)狀與噪聲污染危害;調(diào)查我校校園噪聲源及其噪聲規(guī)律、包括建筑設施等情況,由小組長組織同學根據(jù)調(diào)查情況討論采樣點的選擇與布設,結(jié)合噪聲變化規(guī)律和實驗時間確定采樣時間與頻率,設計噪聲測量數(shù)據(jù)原始表格;小組長組織修改并組織同組成員踏勘后確定最終噪聲監(jiān)測方案。
2、檢測:每5sec讀一個瞬時A聲級,連續(xù)讀取100 個數(shù)據(jù)。
實驗報告[集錦] 篇6
實驗一 傳感器實驗
班號學號: 姓名同組同學
1、電阻應變片傳感器
一、實驗目的
(1) 了解金屬箔式應變片的應變效應,單臂電橋工作原理和性能。
(2) 了解半橋的工作原理,比較半橋與單臂電橋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點 (3) 了解全橋測量電路的原理及優(yōu)點。 (4) 了解應變直流全橋的應用及電路的標定 二、實驗數(shù)據(jù)
三、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1、性能曲線
A、單臂電橋性能實驗
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可以計算出的系統(tǒng)的靈敏度S=ΔU/ΔW=0.21(mV/g),所以運用直線擬合可以得到特性曲線如下圖所示。
B、半橋性能實驗
由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到半橋系統(tǒng)的靈敏度為S=ΔU/ΔW=0.41(mV/g),所以我們可以運用直線擬合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性能曲線如下圖所示。
C、全橋性能實驗
由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到全橋系統(tǒng)的靈敏度為S=ΔU/ΔW=0.78(mV/g),所以我們可以運用直線擬合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性能曲線如下圖所示。
D、電子稱實驗
由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到全橋系統(tǒng)的靈敏度為S=ΔU/ΔW=-1(mV/g),所以我們可以運用直線擬合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性能曲線如下圖所示。
2、分析
a、從理論上分析產(chǎn)生非線性誤差的原因
由實驗原理我們可以知道,運用應變片來測量,主要是通過外界條件的變化來引起應變片上的應變,從而可以引起電阻的變化,而電阻的變化則可以通過電壓來測得。而實際中,電阻的變化與應變片的應變的變化不是成正比的,而是存在著“壓阻效應”,從而在實驗的測量中必然會引起非線性誤差。
b、分析為什么半橋的輸出靈敏度比單臂時高了一倍,而且非線性誤差也得到改善。 首先我們由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單臂電橋的靈敏度為 e0=(ΔR/4R0)*ex,而半橋的靈敏度為e0=(ΔR/2R0)*ex,所以可以知道半橋的靈敏度是單臂時的兩倍,而由實驗數(shù)據(jù)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而由于半橋選用的是同側(cè)的電阻,為相鄰兩橋臂,所以可以知道e0=(ΔR1/R0-Δ
R2/R0)*ex/4,而ΔR1、ΔR2的符號是相反的,同時由于是同時作用,減號也可以將溫度等其他因素引起的電阻變化的誤差減去而使得非線性誤差得到改善。
c、比較單臂、半橋、全橋輸出時的靈敏度和非線性度,并從理論上加以分析比較,得出結(jié)論。
由實驗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大致的看出,靈敏度大致上為S全=2S半=4S單,而非線性度可以比較為單臂>半橋>全橋,有理論上分析,我們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主要是因為有電橋電路的原理分析可知:e0=(ΔR1/R-ΔR2/R+ΔR3/R-ΔR4/R)*eX/4,所以我們可以得到全橋的靈敏度等于半橋的兩倍,單臂的四倍,而非線性度我們也可以得到單臂最差,因為其他因素影響大,而半橋、全橋由于有和差存在,將其他因素的影響可以略去。所以非線性度相對來說較好。
d、分析什么因素會導致電子稱的非線性誤差增大,怎么消除,若要增加輸出靈敏度,應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是在于傳感器的精度以及測量時的誤差會導致電子稱的非線性誤差增大,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傳感器的精度,同時減少傳感器的非線性誤差,通過全橋連接來減小,同時注意零點的設置,來消除非線性誤差。若要增加輸出靈敏度,可通過選取適當?shù)碾姌螂娐穪砀淖儯热缭瓉硎前霕虻母臑槿珮騽t可以增加輸出靈敏度。 四、思考題
1,半橋測量時,兩片不同受力狀態(tài)的電阻應變片接入電橋時,應放在:(2)鄰邊。2,橋路(差動電橋)測量時存在非線性誤差,是因為:(2)應變片的應變效應是非線性的。
3,全橋測量中,當兩組對邊(R1、R3為對邊)值R相同時,即R1=R3,R2=R4,而R1≠R2 時,是否可以組成全橋:(1)可以
4,某工程技術(shù)人員在進行材料測試時在棒材上貼了兩組應變片,如何利用這四片電阻應變片組成電橋,是否需要外加電阻。
不需要,只需如圖中右圖即可。
2、差動變壓器
一、實驗目的
(1) 了解差動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了解三段式差動變壓器的結(jié)構(gòu)。
(3) 了解差動變壓零點殘余電壓組成及其補償方法。 (4) 了解激勵頻率對差動變壓器輸出的影響。 二、實驗數(shù)據(jù)
A、差動變壓器的性能測試
三、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1、特性曲線
A、差動變壓器的性能測定
由實驗數(shù)據(jù)我們就可以得到微頭右移與左移的特性曲線。
實驗報告[集錦] 篇7
一個長學期的電路原理,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從最開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在學習知識上面,開始的時候完全是老師講什么就做什么,感覺速度還是比較快的,跟理論也沒什么差距。但是之后就覺得越來越麻煩了。
從最開始的誤差分析,實驗報告寫了很多,但是真正掌握的確不多,到最后的回轉(zhuǎn)器,負阻,感覺都是理論沒有很好的跟上實踐,很多狀況下是在實驗出現(xiàn)象以后在去想理論。在實驗這門課中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須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實驗,這樣又快又好。
在養(yǎng)成習慣方面,最開始的時候我做實驗都是沒有什么條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比如說測量三相電,有很多種狀況,有中線,無中線,三角形接線法還是Y形接線法,在這個實驗中,如果選取恰當?shù)捻樞蚓湍軌驕p少很多接線,做實驗就應要有良好的習慣,就應在做實驗之前想好這個實驗要求什么,有幾個步驟,就應怎樣安排才最合理,其實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就應都要想想目的和過程,這樣才能高效的完成。
電原實驗開始的幾周上課時間不是很固定,實驗報告也累計了很多,第一次感覺有那么多實驗報告要寫,在交實驗報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學都通宵了的,這說明我們都沒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我就應從這件事情中吸取教訓,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完成就應完成的學習任務。這學期做的一些實驗都需要嚴謹?shù)膽B(tài)度。在負阻的實驗中,我和同組的同學連了兩三次才把負阻鏈接好,又浪費時間,又沒有效果,在這個實驗中,有很多線,很容易插錯,所以要個性仔細。
在最后的綜合實驗中,我更是受益匪淺。完整的做出了一個紅外測量角度的儀器,雖然不是個性準確。我和我組員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模塊。我負責的是單片機,和數(shù)碼顯示電路。這兩塊都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數(shù)碼顯示個性需要細致,由于我自己是一個粗心的人,所以數(shù)碼管我檢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無用功。
實驗報告[集錦] 篇8
實驗名稱:如何成功,如何成才。
實驗目的:人活世上,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成才。如何成功,如何成才?成才有哪些必須的條件?下面,我們就通過這一實驗來研究證明。
實驗用品:大試管兩支,"懶惰"溶液1瓶,"知識"顆粒若干,"刻苦+運用"顆粒若干。
實驗步驟:
1、分別向兩支試管內(nèi)加入等量的"知識"溶液。
2、分別向兩支試管內(nèi)倒入等量的"懶惰"顆粒、"刻苦+運用"顆粒。觀察并記錄其顏色、反應、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
1、加入"知識"溶液和"懶惰"顆粒的試管反應極快,溶液由無色透明變成灰色,并生成一種奇臭難聞的黑色晶體。
2、加入"知識"溶液和"刻苦+運用"顆粒的試管反應較慢,溶液由無色透明逐漸變成金黃色,并散發(fā)出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特殊氣味;同時,生成了一種叫做"成功"、"成才"的晶體。
實驗方程式:知識+懶惰=一無所獲;知識+刻苦+運用=成功、成才。
實驗小結(jié):由此可見,懶惰是不能獲得成功的,也不能成才的。要想成功,乃至成才,就必須刻苦學習,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成才所需的時間并非一朝一夕。在這漫長的時間里,只有經(jīng)過無數(shù)的成功與失敗,方能成才。從古至今,這樣的例子多得是:張繼沒有落榜的失意,就不會有《楓橋夜泊》流傳千古;賴東進沒有當乞丐的辛酸,就不會有"乞丐團仔"的事業(yè)輝煌;曹雪芹沒有家庭破敗的磨難,就不會有千古名著《紅樓夢》;同樣,蒲松齡沒有科場的落魄,也就不會成就不朽之作《聊齋志異》。成功之路荊棘載途,沒有堅持到底的信念,就不能成才。只有戰(zhàn)勝挫折,從哪兒摔倒就從哪兒爬起來,成功之門才會永遠為你敞開。
實驗時間:11月28日
實驗報告[集錦] 篇9
活動名稱:石子畫
活動目標:
1. 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進行創(chuàng)作,提高想象力,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作能力。
2. 拓展想象的空間,運用拼擺的技能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 各種石子若干。
2、 橡皮泥。
3、 幼兒用書“小石子”
4、 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石頭,嘗試拼擺,激發(fā)幼兒興趣
1、從不同角度觀察石頭,進行石頭的創(chuàng)意想象
今天,小石子來和咱班小朋友們做游戲。
(1) 教師出示一塊石頭,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們來看看這塊石頭像什么?
(2) 教師再出示一塊石頭,引導幼兒再看一看,這塊石頭又像什么?
那么把兩塊石頭拼一起又像什么呢?
2、出示幼兒用書中操作卡上的石頭,幼兒嘗試操作拼擺
教師:你們的想法真棒!老師這里有一些小石子卡片,我們來擺一擺,看看誰有創(chuàng)意。
二、 出示ppt,欣賞石子組畫。
(1)你們的拼擺作品真有創(chuàng)意,老師這里也有一些作品,我們來看一看!
(2)教師:“你們剛才都看到了什么?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
三、 出示真實石頭,幼兒拼擺發(fā)現(xiàn)連接方法。
1、出示真實石頭,提出拼擺要求。
(1)先想好自己想要拼什么圖形,需要幾塊,再來選擇適宜形狀的石頭。
(2)不要爭搶,別人拿了你想要的,就換一塊也可以。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部分幼兒拼擺完成,選擇一名幼兒的作品進行點評。
(1)教師:看看他的作品真有創(chuàng)意,可是我想拿給大家看卻拿不起來怎么辦呢?幼兒討論。
(2)幼兒說出各種工具,教師進行試驗,發(fā)現(xiàn)橡皮泥粘貼最方便。
4、運用橡皮泥進行石子粘貼并添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 作品分享。
教師:大家可以互相看一看別人的作品是什么東西哦!
實驗報告[集錦] 篇10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是通過“站點定義為”對話框中的“高級”選項卡創(chuàng)建一個新站點。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 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三、實驗原理
通過“站點定義為”對話框中的“高級”選項卡創(chuàng)建一個新站點。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執(zhí)行“站點\管理站點”命令,在彈出的“管理站點”對話框中單擊“新建”按鈕,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站點”命令。
2)在彈出的“站點定義為”對話框中單擊“高級”選項卡。
3)在“站點名稱”文本框中輸入站點名稱,在“默認文件夾”文本框中選擇所創(chuàng)建的站點文件夾。在“默認圖象文件夾”文本框中選擇存放圖象的文件夾,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返回“管理站點”對話框。
4)在“管理站點”對話框中單擊“完成”按鈕,站點創(chuàng)建完畢。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實驗開始之前要先建立一個根文件夾,在實驗的過程中把站點存在自己建的文件夾里,這樣才能使實驗條理化,不至于在實驗后找不到自己的站點。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選項,計算機一般會有默認的選擇,最后不要去更改,如果要更改要先充分了解清楚該選項的含義,以及它會造成的效果,否則會使實驗的結(jié)果失真。實驗前先熟悉好操作軟件是做好該實驗的關鍵。
實驗報告[集錦] 篇11
一、實驗目的
1.熟悉大豆蛋白的凝固成型原理。
2.掌握豆腐加工的基本工藝過程。
二、實驗原理
大豆蛋白質(zhì)通過煮漿,肽鏈間發(fā)生締合作用,相對分子量增大,添加鈣離子、破壞蛋白質(zhì)分子表面水化膜和雙電層,并使蛋白質(zhì)分子間通過鈣橋相連,使蛋白質(zhì)互相間交聯(lián)形成主體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而凝固。
內(nèi)酯豆腐是采用新型凝固劑δ—葡萄糖酸內(nèi)酯制作而成的內(nèi)酯豆腐的生產(chǎn)除利用了蛋白質(zhì)膠凝性之外,還利用了δ—葡萄糖酸內(nèi)酯的水解特性.葡萄糖酸內(nèi)酯并不能使蛋白質(zhì)膠凝,只有其水解后生成的葡萄糖酸才有此作用.葡萄糖酸內(nèi)酯遇水會水解,但在室溫下(30℃以下)進行的很緩慢,而加熱之后則會迅速水解。內(nèi)酯豆腐的生產(chǎn)過程中,煮漿使蛋白質(zhì)形成前凝膠,為蛋白質(zhì)的膠凝創(chuàng)造了條件,熟豆?jié){冷卻后,為混合,灌裝,封口等工藝創(chuàng)造了條件,混有葡萄糖酸內(nèi)酯的冷熟豆?jié){,經(jīng)加熱后,即可在包裝內(nèi)形成具有一定彈性和形狀的凝膠體——內(nèi)酯豆腐。
三、實驗材料與設備
1.實驗材料
大豆、δ—葡萄糖酸內(nèi)酯、熟石膏、
2.實驗設備
加熱鍋,磨漿機(或組織搗碎機),水浴鍋,折光儀,容器(玻璃瓶或內(nèi)酯豆腐塑料盒),電爐,過濾篩(80目左右)等。
四、實驗方法
1.工藝流程
原料→浸泡→水洗→磨制分離→煮漿→冷卻→混合→灌裝→加熱成型→冷卻→成品
2.參考配方 大豆1000g 水約3000 g
葡萄糖酸內(nèi)酯0.25~0.3%,熟石膏2.2~2.8%
3.操作要點
(1)浸泡 按1:4添加泡豆水,水溫17~25℃,pH在6.5以上,時間為6h~8h,浸泡適當?shù)拇蠖贡砻姹容^光亮,沒有皺皮,豆瓣易被手指掐斷;
(2)水洗 用自來水清洗浸泡的大豆,去除浮皮和雜質(zhì),降低泡豆的酸度。
(3)磨制 用磨漿機磨制水洗的泡豆,磨制時每kg原料豆加入50~55℃的熱水3000ml。
(4)煮漿 煮漿便蛋白質(zhì)發(fā)生熱變性,煮漿溫度要求達到95~98℃,保持2min;豆?jié){的濃度10~11%。
(5)冷卻 葡萄糖酸內(nèi)酯在30℃以下不發(fā)生凝固作用,為使它能與豆槳均勻混合,把豆?jié){冷卻至30℃。
(6)混合 葡萄糖酸內(nèi)酯的加入量為豆?jié){的0.25~0.3%,先與少量涼豆?jié){混合溶化后加入混均,混勻后立即灌裝。
(7)灌裝 把混合好的豆?jié){注入包裝盒內(nèi),每袋重250g,封口。
(8)加熱凝固 把灌裝的豆?jié){盒放入鍋中加熱,當溫度超過50℃后, 葡萄糖酸內(nèi)酯開始發(fā)揮凝固作用,使盒內(nèi)的豆?jié){逐漸形成豆腦.加熱的水溫為85~100℃,加熱時間為20~30min,到時后立即冷卻,以保持豆腐的形狀。
五、產(chǎn)品質(zhì)量標準(成品評價)
豆腐的感官質(zhì)量標準是白色或淡黃色,具有豆腐特有的香氣和滋味,塊型完整硬適中,質(zhì)地細嫩,有彈性,無雜質(zhì)。
六、討論題
1.加熱對于大豆蛋白由溶膠傳變?yōu)槟z有何作用
2.制作內(nèi)酯豆腐的兩次加熱各有什么作用。
七、參考文獻
1.石彥國 任莉編著,大豆制品工藝學,中國輕工出版社,1993. 2.天津輕工業(yè)學院,食品工藝實驗[M],天津:院內(nèi)教材,20xx.6. 篇三:凍豆腐實驗報告
本實驗了解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要熟練掌握內(nèi)酯豆腐的制作方法。
一、教學引導
葡萄糖酸內(nèi)酯在豆腐制作過程中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內(nèi)酯豆腐的特點?
二、學生課前準備
寫預習報告,熟悉內(nèi)酯豆腐制作的.原理、工藝流程和操作要點。
三、課堂教學過程
在學生依據(jù)自己的實驗方案進行工藝學實驗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其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回答學生根據(jù)實驗情況提出的疑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1.設備清洗
2.熟悉實驗設備
3.講解內(nèi)酯豆腐制作的原理、工藝流程和操作要點
4.按實驗步驟開始實驗。
操作要點:
(1)浸泡:水溫17~25℃,時間為6h~8h以上,浸泡適當?shù)拇蠖贡砻姹容^光亮,沒有皺皮,豆瓣易被手指掐斷。
(2)水洗:用水清洗浸泡的大豆,去除浮皮和雜質(zhì),降低泡豆的酸度:
(3)磨制:用磨漿機磨豆,磨制時每kg濕豆加入50~55℃的熱水約3000ml。調(diào)整濃度,濃度控制在9-10%。
(4)煮漿:煮漿使蛋白質(zhì)發(fā)生熱變性,煮漿溫度要求達到95-98℃,保持5min;豆?jié){的濃度10~11%。
(5)冷卻:葡萄糖酸內(nèi)酯在30℃以下不發(fā)生凝固作用,為使它能與豆?jié){均勻混合,把豆?jié){冷卻至30℃左右。
(6)混合:葡萄糖酸內(nèi)酯的加入量為豆?jié){的0.25~0.3%,先與少量涼豆?jié){混合溶化后加入混均;混勻后立即灌裝。
(7)灌裝:把混合好的豆?jié){注入包裝盒內(nèi),每袋重250g,封口;
(8)加熱凝固:加熱的水溫為85~95℃,加熱時間為20~30min,到時后立即冷卻,以保持豆腐的形狀。
四、課后作業(yè)
1.加熱對于大豆蛋白由溶膠轉(zhuǎn)變?yōu)槟z有何作用
2.制作內(nèi)酯豆腐的兩次加熱各有什么作用
實驗報告[集錦] 篇12
指導老師:陳老師
成員(第四組):章海洋 肖悅 何細義
一、設計題目:
八路搶答器的設計
二、設計要求:
1.設計一個智力競賽搶答器,可同時供8名選手或者8個代表隊參加比賽,他們的編號分別是1、2、3、4、5、6、7、8,各用一個搶答器的按鈕,按鈕的編號與選手的編號相對應。
2.給節(jié)目主持人設計一個控制開關,用來控制系統(tǒng)的清零和搶答開始。
3.搶答器具有數(shù)據(jù)鎖存和顯示的功能。搶答開始后,若有選手按動按鈕,編號立即鎖存,并在數(shù)碼管上顯示選手的編號。此外,要封鎖其他選手搶答。優(yōu)先搶答的選手的編號一致保持到主持人將系統(tǒng)清零為止。
三.設計思路:
工作原理為:
1.接通電源后,主持人將開關撥到“清除”狀態(tài),搶答器處于靜止狀態(tài),編號顯示器和指示燈滅,等主持人將開關置“開始”位置后,搶答器處于等候狀態(tài),此時可以進行搶答。
2.搶答器完成,優(yōu)先判斷搶答的組號,并將編號進行鎖存,然后通過譯碼器將編號顯示在七段數(shù)碼管上。
3.當一輪搶答結(jié)束后,定時器停止、禁止第二次搶答。
4.如果再次搶答必須由主持人操作“清除”和“開始”狀態(tài)的開關,即需要主持人清零。
四.實驗電路圖:
搶答器電路如圖所示。該電路完成兩個功能:一是分辨選手按鍵的先后,并鎖存優(yōu)先搶答者的編號,同時譯碼顯示電路顯示編號;二是禁止其他選手按鍵操作無效。
五、原理框圖
搶答器系統(tǒng)原理框圖如下所示。它由主體電路和擴展電路兩部分組成,主體電路完成基本搶答后,選手按動搶答鍵時,能顯示選手的編號,同時能封鎖輸入電路,禁止其他選手搶答,擴展電路完成定時搶答的功能,和搶答響鈴、倒計時為零時報警功能。
七、實驗器材清單
七段譯碼顯示管、74LS04六反向器、74LS02四異或門、74LS273有清除功能的8D觸發(fā)器、CC4511顯示驅(qū)動芯片、CC40147優(yōu)先編碼器、2K電阻7個、20K電阻10個、1000PF電容1個、4001二極管4個、8個按鈕、若干導線等。
八、制作與調(diào)試
1)選擇好與器件,并認真測試元器件的參數(shù)。
2)將萬能電路板的排版好把搶答器電路分別焊接成一整體。
3)將電源和搶答器連接起來成一個八路搶答器成品。
4)通電并調(diào)試。
九、心 得 體 會
章海洋:
在這次實踐中我學會了很多,知道了團隊合精神的重要性。通過這次實踐設計,我對各集成塊的功能和引腳有了一定的認識,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在本組成員的互相討論下,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在此要感謝陳老師給我們這樣的機會鍛煉。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懂得了許多東西,也培養(yǎng)了我們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動手的能力,使我充分體會到了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探索的艱難和成功的喜悅。雖然這個項目還不是很成功,但是在設計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是這次課程改革的最大收獲和財富,使我終身受益。
肖悅:
課程設計終于結(jié)束了,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在老師精心的指導下,我們完成了這次的課程設計。面對從未接觸過的事情,不知道從何開始下手,在一步步的實踐中,我們學習到了一些除技能以為的其它東西,深切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相互協(xié)調(diào)合作的機制,更領略到了專業(yè)技能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更加客觀了。
何細義:
回顧課程設計,收獲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通過看書查找資料,對相關元器件做一些了解,并把元器件布好線,以待焊接,并認真的去查找資料,在電路板上布線,焊接等一步一步的慢慢的走過來,雖然沒有完全成功但給了我自信和勇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和同學一起動手做一些產(chǎn)品出來,不僅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鞏固了平常所學的知識,通過我們自己去查找總結(jié)印象更深刻。
(章海洋負責搶答器核心的焊接及實驗報告的主體編寫;肖悅負責電源的布線焊接及對實物的測試;何細義負責八路搶答器核心的布線。)
實驗報告[集錦] 篇13
1.實驗課程:
會計軟件應用
2.實驗目的:
能夠初步掌握會計電算化軟件系統(tǒng),了解系統(tǒng)初始化,帳務及報表模塊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會計軟件各個模塊之間的關系。加深對會計電算化軟件及其應用的理解。
3.實驗任務簡介
(1)實驗一:系統(tǒng)管理與基礎設置
系統(tǒng)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對于用友U8管理系統(tǒng)的各個產(chǎn)品進行統(tǒng)一的操作管理和數(shù)據(jù)維護,主要包括了帳套管理、年度帳管理、用戶及權(quán)限的集中管理與系統(tǒng)運行安全的統(tǒng)一管理。
基礎設置包括基本信息、基礎檔案、數(shù)據(jù)權(quán)限和單據(jù)的設置。
(2)實驗二:總賬系統(tǒng)初始化
總賬系統(tǒng)初始化是為總賬系統(tǒng)日常業(yè)務處理工作做準備,主要包括設置系統(tǒng)參數(shù)、設置會計科目體系、錄入期初余額、設置憑證類別、設置結(jié)算方式等。
(3)實驗三:總賬系統(tǒng)日常業(yè)務處理
主要包括填制憑證、審核憑證、出納憑證、記賬以及查詢和匯總記賬憑證。
(4)實驗四:編制報表
UFO報表系統(tǒng)既可以編制對外報表,又可以編制各種內(nèi)部報表。主要任務是設計報表的格式和編制公式,從總賬系統(tǒng)或從其他業(yè)務系統(tǒng)中取得有關會計信息,自動編制各種會計報表,對報表進行審核、匯總,生成各種分析圖,并按預算格式輸出各種會計報表。
(5)實驗五:總賬管理系統(tǒng)期末處理
總帳管理系統(tǒng)期末處理包括銀行對帳,期末結(jié)轉(zhuǎn),對帳,結(jié)帳等業(yè)務處理流程。
4.實驗內(nèi)容和程序
4.1系統(tǒng)管理和基礎設置
這是最基礎的第一步,讓我們熟悉用戶、賬套、權(quán)限、基礎檔案等的設置和管理的基本流程,具體操作:
①增加用戶;
②建立賬套;
③設置權(quán)限;
④賬套修改;
⑤啟動系統(tǒng);
⑥基礎檔案設置。
⑦賬套輸出保存
常見的一些問題:
(1)各系統(tǒng)時間的設置。很多同學啟用的系統(tǒng)時間往往到后面的實訓審核憑證的時候,系統(tǒng)會出現(xiàn)"不能超前建賬時間"或"不能滯后建賬時間",這一錯誤的根源在于啟動總賬系統(tǒng)時間時,必須大于或等于賬套的啟用時間。
(2)權(quán)限的設置。每一個用戶(除賬套主管外)的權(quán)限掌握在賬套主管的手中,只有賬套主管給予用戶權(quán)限,用戶才能行使他的職責。如果沒有設置用戶權(quán)限,在后面的操作中用戶就不能進入賬套。
(3)單據(jù)設計。當打開單據(jù)設置時,沒有出現(xiàn)應收款管理和應付款管理等分類,只有啟動相應的系統(tǒng)才會有相應的單據(jù)分類,此時在系統(tǒng)啟用中啟動應付和應收,再進入單據(jù)設置就會出現(xiàn)應收和應付款管理。
4.2總賬系統(tǒng)。
該節(jié)學習了設置系統(tǒng)參數(shù)、增加、修改會計科目、設置項目檔案、輸入期初余額、設置憑證類別、填制憑證,審核憑證等。具體操作,對于不同的設置步驟不需要依次完成,但是對于我們初學者來說,應該一步一個腳印的做下去!
常見的一些問題:
(1)會計科目設置這是一步關鍵的設置,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剛填制的幾張憑證,到了賬套主管審核那里就會出現(xiàn)“沒有符合的憑證”,出現(xiàn)這樣的憑證難道就是這些憑證不需要審核?但是憑證又不能記賬。其實這就是沒有指定會計科目的原因,將現(xiàn)金總賬科目中的待選科目中的現(xiàn)金轉(zhuǎn)到已選科目中,再將銀行總賬科目中的銀行存款選到已選科目中,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2)憑證類別設置。在填制憑證中會出現(xiàn)“不符合憑證必有”等象,處理此現(xiàn)象的方法在于憑證類別的設置。
4.3總賬期末業(yè)務處理
目的是熟悉總帳管理系統(tǒng)銀行對帳,期末結(jié)轉(zhuǎn),對帳,結(jié)帳等業(yè)務處理流程。熟悉UFO報表系統(tǒng)中自定義報表和模板生成報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報表格式設計,公式設置,報表數(shù)據(jù)計算等操作方法。
(1)資產(chǎn)負債表:資產(chǎn)負債表是反映企業(yè)在某一個特定日期內(nèi)財務狀況的報表,是根據(jù)“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quán)益”,在資產(chǎn)負債表中,有時表中的'“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quán)益”,一般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在于沒有結(jié)轉(zhuǎn)制造費用和期間損益所造成的。
(2)利潤表:反映了企業(yè)在一定期間經(jīng)營成果實現(xiàn)情況的會計報表。是根據(jù)“收入-費用=利潤”。一個企業(yè)的經(jīng)營情況可以從利潤表中可見。
5.實習總結(jié)及體會
(1)、會計科目設置這是一步關鍵的設置,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剛填制的幾張憑證,到了賬套主管審核那里就會出現(xiàn)“沒有符合的憑證”,出現(xiàn)這樣的憑證難道就是這些憑證不需要審核?但是憑證又不能記賬。其實這就是沒有指定會計科目的原因。
(2)、憑證類別設置。在填制憑證中會出現(xiàn)“不符合憑證”等現(xiàn)象,處理此現(xiàn)象的方法在于憑證類別的設置。
(3)、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了解各種出錯的原因及進行修改彌補的方法。
在實訓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身所學知識的有限。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所現(xiàn)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督促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另外一點,也是在每次實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是時候明明沒什么錯誤,偏偏對賬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其同學幫忙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所以說,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也很關鍵的。俗話說:“要想為事業(yè)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此次實訓,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在這當中我們遇到了不少難題,但是經(jīng)過我們大家的討論和老師細心的一一指導,問題得到了解決。兩天的實訓結(jié)束了,收獲頗豐,同時也更深刻的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致嚴謹。
實驗報告[集錦] 篇14
一、前言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城市建設、交通工具、現(xiàn)代化工業(yè)的發(fā)展,各種機器設備和交通工具數(shù)量急劇增加,以工業(yè)和交通噪聲為主的噪聲污染日趨嚴重,甚至形成了公害,它嚴重破壞了人們生活的安寧,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
眾所周知,高校的宿舍是大學生在校內(nèi)學習和生活的環(huán)境,良好的環(huán)境可促進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增進健康,使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學習和研究。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各地區(qū)院校的發(fā)展進程也不斷加快,與此同時,也導致越來越多的校園噪聲,聲級也越來越高。
二、實驗目的與原理
噪聲級為30~40分貝是比較安靜的正常環(huán)境;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勞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70分貝以上干擾談話,造成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fā)生事故;長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huán)境,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發(fā)生。
學生公寓是學生在校園的一個家,是學生平時休息的場所,所以需要一個較為安靜的環(huán)境,但是,同學們常常會抱怨宿舍不夠安靜,外界太吵鬧,墻體隔音效果不好等等。為了降低宿舍內(nèi)噪聲,減少噪聲的干擾和危害,保證同學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充分了解宿舍的噪聲污染情況是非常有必要的,為此,我們小組選擇了湖南大學德智公寓進行了噪聲測量實驗,明確其中的噪聲污染源,從而提出適當?shù)拇胧员銣p少噪聲。 通過噪聲測量,能讓我們良好地掌握噪聲計的使用方法和測量環(huán)境噪聲技術(shù)。
三、實驗儀器
噪聲計(聲壓計)。
四、實驗方案
1、分別測量宿舍大門口和進門大廳,得出外維護結(jié)構(gòu)對室外噪聲的隔聲強度。簡單判斷食堂噪聲,進門刷卡報警聲等的影響程度。
2、選擇1—7樓同一豎直方向上的走廊兩端和走廊中間段,分別測量其噪聲,得出室外噪聲在不同距離上的衰減程度。
3、測量宿舍樓東南西北側(cè)聲壓大小。
4、選取幾個特定地點測量聲壓大小。
5、選擇一間寢室,測量其在開門和不開門情況下的聲壓大小。
6、選擇一間寢室,測量其附近有施工和無施工時聲壓大小。
7、選擇一間寢室,測量當產(chǎn)生一些生活噪聲(風扇)時聲壓大小。
8、宿舍內(nèi)人員主觀聲感受的調(diào)查。
五、實驗步驟和數(shù)據(jù)分析
1、測量5棟1—7樓同一豎直方向上的走廊兩端和走廊中間段。
5棟宿舍樓內(nèi)走廊測得數(shù)據(jù)按樓層從低層一樓到五樓,總體趨勢是聲壓逐漸降低,原因是從一樓到五樓逐漸遠離宿舍一樓外噪聲聲源,受樓內(nèi)其他雜聲影響也較小,所以聲壓逐漸降低的變化較為穩(wěn)定。每一層走廊中間測得的聲壓,較走廊靠近樓外兩端測得的小,是由于遠離樓棟外側(cè)噪聲聲源的造成的。六樓、七樓的聲壓突然升高,六樓是由于在五樓至六樓夾層部分有一個“中國移動”的電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噪音,七樓是由于樓道中部部分宿舍門開著有人員走動、談話交流造成聲壓升高。
2、測量6棟走廊一側(cè)聲壓。
6棟宿舍樓內(nèi)走廊測得數(shù)據(jù)按樓層從低層到高層,總體趨勢并不是聲壓逐漸降低。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在3層走廊一側(cè),有一臺洗衣機在工作,所以第三層的聲壓會比其他樓層高。在6層,由于學校在安裝空調(diào),有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所以才會有該結(jié)果。
3、測量宿舍一樓東西南北側(cè)。
宿舍樓東西側(cè)聲壓較南北側(cè)高,發(fā)現(xiàn)是由于西有食堂,食堂工作時間風機爐子等運轉(zhuǎn)的噪聲;東近籃球場,籃球場有人在打球造成。
4、測量幾個特定地點(單位:dB)
實驗報告[集錦] 篇15
實驗題目: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配置->中添加,服務,選擇網(wǎng)絡服務中,添加用戶。
(4)添加網(wǎng)絡服務,在網(wǎng)絡->配置中設置文件和打印機共享,選擇“允許他們訪問我的文件夾”。
4、標示計算機
在“網(wǎng)絡”對話框中,單機標識選項卡,輸入計算機名,工作組名,計算機說明可以默認。
5、設置訪問控制
在“網(wǎng)絡“對話框中,選擇“訪問控制”選項卡,選擇“共享網(wǎng)絡控制“,這只訪問本計算機的每個共享的資源的口令,其它計算機用戶必須知道此口令才能使用使用共享網(wǎng)絡文件或打印機。
6、共享網(wǎng)絡資源
重啟各個計算機,在出現(xiàn)登錄對話框中輸入一個用戶名及其密碼后,單機“確定“按鈕既登錄到本機。同時可以使用網(wǎng)絡中的共享資源,用戶名和密碼是用戶任意設定的第一次使用某個用戶名登錄時需要確認輸入的密碼。
五、實驗心得和總結(jié)
這次實驗,是對等網(wǎng)的建立。首先是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些對等網(wǎng)的知識,然后老師又講解了網(wǎng)線的制作。雖然在制作網(wǎng)線的過程中,每一步都很仔細,但是第一次做的水晶頭還是有一根線不合格。于是,又重新開始做,這一次更加仔細小心;終于,最后將網(wǎng)線做成功了。建立對等網(wǎng)之后,在對等網(wǎng)中的所有電腦就可以實現(xiàn)共享了。也就是說,總線型網(wǎng)絡是將所有電腦連接在一條線上,使用同軸電纜將他們連接起來。實驗之前,總感覺對等網(wǎng)比較神秘;通過這次實驗,我對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加深了我對對等網(wǎng)概念的理解。總之,這次實驗,我收獲很大。
實驗報告[集錦] 篇16
摘要:從錐體上滾實驗的幾何條件出發(fā),分析該實驗中雙圓錐沿傾斜導軌向上滾動的根本原因,并討論了幾何參數(shù)對實驗的影響。
關鍵詞:演示實驗;錐體上滾;力矩;轉(zhuǎn)動動能
一、原理:
本實驗的核心在于剛體在重力場中的平衡問題,而自由運動的物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總是平衡在重力勢能極小的位置。如果物體不是處于重力場中勢能極小值狀態(tài),重力的作用總是使它往勢能減小的方向運動。本實驗演示錐體在斜雙杠上自由滾動的現(xiàn)象,巧妙地利用錐體的形狀,將支撐點在錐體軸線方向上的移動(橫向)對錐體質(zhì)心的影響同斜雙杠的傾斜(縱向)對錐體質(zhì)心的.影響結(jié)合起來,當橫向作用占主導時,甚至表現(xiàn)為出人意料的反常運動,即錐體會自動滾向斜雙杠較高的一端,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看平衡(錐體質(zhì)心保持水平)時錐體的位置,如圖1。AA1端較高,但AA1處兩橫桿向外測傾斜,較高的支撐有使錐體質(zhì)心向上移的趨勢,而支撐點較寬又使錐體因其中間粗兩端細而使質(zhì)心有向下移動的趨勢,兩種趨勢互相抵消可使錐體在圖4所示任何位置都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此時使AA1稍變寬或使BB1稍變窄,會使錐體在AA1端比在BB1端時質(zhì)心位置更低,它將總往AA1(高端)滾動,從B端向A端看,如圖2所示。
AA1端處于高寬端,BB1端處于低窄端,若支撐點遇錐面相切位置如圖2所示,則當錐體滾動時,質(zhì)心在水平面內(nèi)運動,錐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設BB1端固定,AA1端寬度一定,只調(diào)節(jié)其高度,則AA1端下降,將會出現(xiàn)由平衡狀態(tài)上滾的現(xiàn)象。AA1端至多下降到BB1端所在水平面上,不過此時滾動雖明顯,但“往上”不明顯。故本實驗裝置高低寬窄布局要適度,使AA1端比平衡位置略低,錐體能自動滾動即可。
二、裝置:
雙錐體,V字形斜面軌道
三、心得體會: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在錐體上滾實驗中造成雙圓錐體能夠沿傾斜軌向上滾動的真正原因是在實驗系統(tǒng)滿足一定的幾何條件下,雙圓錐體的質(zhì)心坐標在滾動方向上總是超前于雙圓錐面與導軌的切點坐標,導致雙圓錐體的重力產(chǎn)生力矩并且該力矩起到了動力矩的作用,從而使得雙圓錐體在導軌上發(fā)生滾動.。從能量轉(zhuǎn)換的角度解釋這一過程,是由于重力矩做正功導致雙圓錐體的重力勢能轉(zhuǎn)換為雙圓錐體的轉(zhuǎn)動動能。
四、參考文獻:
【1】黃國雄.神奇的雙錐體[J].物理教學探討
【2】路峻嶺.物理演示實驗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3】楊文茂.李全英.空間解析幾何[M].2版
【4】漆安慎,杜嬋英.力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實驗報告[集錦] 篇17
學號 200912103 姓名 王勝楠 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成績
【實驗目的】
學習了Photoshop軟件的基本工具后,能運用軟件結(jié)合自己的設計理念,制作一個綜合性作品。
【實驗內(nèi)容】
要求:能從不同圖片中選取所需要的內(nèi)容,結(jié)合動態(tài)畫筆工具,修復工具等工具,運用Photoshop軟件,制作一個體現(xiàn)自己設計理念的綜合性作品。
【實驗步驟】
1、 找到素材中的原圖在photoshop中打開。
2、 打開花朵素材,利把我們要做的效果的`部分扣取下來。利用選鋼筆工具把我們需要的花朵部分
選中,利用路徑工具,載入選區(qū),然后復制到一個新的圖層上,在圖層上利用油漆桶工具噴上需要的顏色
3、 開始跟牛奶素材合成,打開“牛奶”素材,將其拖到花朵圖層下面,利用變換命令將其調(diào)整至適合大小跟角度,利用“蒙版圖層”修正牛奶圖層,讓牛奶和花朵一起,牛奶形成莖。
4、 選用綠葉素材,利用變形和旋轉(zhuǎn)工具將綠葉放在牛奶莖的合適位置。
5、 在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花的圖片上,利用文字的變形工具,將不同效果的文字插入到圖片中,最后合并使用的所有圖層,得到最后的實驗結(jié)果。
6、 【實驗結(jié)果】
舉例
【實驗心得和體會】
本次實驗主要是熟悉了ps的一些基本操作,通過這次實驗熟練掌握了鋼筆工具的使用,以及利用通道進行摳圖的過程,同時對利用路徑和變形文字工具輸入文字也有了基本的了解。通過本次實驗對ps的設計理念有了基本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激發(fā)了我們對ps的興趣
實驗報告[集錦] 篇18
一、實驗目的
1、熟悉交流鎢極氬弧焊機的結(jié)構(gòu)、電路原理及操作方法;
2、了解鎢極氬弧的特點、引弧及穩(wěn)弧措施
二、實驗裝置及實驗材料
1、NSA-500-2型交流鎢極氬弧焊機 1臺 2、TIG焊焊炬 1把
3、氬氣(純度≥99.7%)1瓶
4、減壓閥、流量計 各1 5、光線示波器1臺 6、鋁板3×200×300mm 2塊7、鋁焊絲Φ3~4mm 5米
三、試驗原理
鎢極氬弧焊是以高熔點的鎢棒作為電極,故又稱為不熔化極氬弧焊,也叫TIG焊。焊接時鎢極不熔化,只起產(chǎn)生電弧的電極作用。填充金屬(焊絲)從電弧前方送入,如圖1。鎢極氬弧焊的焊接過程多以手工方式進行,也可以自動進行。
鎢極氬弧焊焊接鋁、鎂及其合金時,由于鋁、鎂及其合金表面有一層熔點高且致密的.氧化膜(如鋁的熔點為658℃,而Al2O3的熔點為20xx℃),容易導致熔合不良、焊縫夾雜等缺陷,為此,一般采用直流反接(工件接陰極),因為氧化膜有電子逸出功小的特點,容易發(fā)射電子,電弧自動在氧化膜處燃燒,同時又受到來自于弧柱的高速運動的正離子的撞擊,致使氧化膜破碎,使氧化膜清除(這種現(xiàn)象一般稱為“陰極破碎”或“陰極霧化”作用)。但是,陰極發(fā)射的大量電子向陽極(鎢極)運動,放出大量的熱量,很容易使鎢極過熱熔化。同時,由于陰極產(chǎn)熱量低,熔深小。故實際生產(chǎn)中多采用交流電源焊接。
由于TIG焊過程中,鎢極和工件(電極)的熱物理性質(zhì)的差異,導致正負半波電弧電阻的差異,從而引起正負半波電流的大小不同,即電流波形不對稱,出現(xiàn)直流分量。加之交流電弧每秒鐘有100次過零點,這些現(xiàn)象都要使電弧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為此要采取穩(wěn)弧措施。
圖1鎢極氬弧焊焊接過程示意圖
四、實驗方法及實驗步驟
1、了解NSA-500-2型交流鎢極氬弧焊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功能
(1)找出隔直電容、脈沖變壓器、延時線路的位置; (2)識別控制箱面板上各儀表、按鈕、開關的作用; (3)了解供氣、供水、焊接電源、控制箱、焊炬的接線。 2、空載操作
(1)調(diào)整規(guī)范參數(shù)、氣體流量及工件接線;
(2)引弧并在試件上進行有填充金屬和無填充金屬的焊接,記錄在一定電壓下、不同電流焊后的焊縫情況。
表1 在一定電壓下的不同焊接電流對焊縫成形的影響
五、實驗報告要求
1、說明NSA-500-2型交流鎢極氬弧焊機組成、引弧方法及特點;
2、繪制控制盒示意圖,標明各按鈕的名稱及作用;
3、分析在試件上進行有填充金屬和無填充金屬的焊接,在一定電壓下的不同焊接電流對焊縫成形的影響規(guī)律。
4、敘述實驗方法及步驟
實驗報告[集錦] 篇19
一.實驗目的
1.熟悉并掌握VC++6.0的開發(fā)環(huán)境,掌握C程序的編輯、編譯、連接和運行的基本過程。
2.了解數(shù)據(jù)類型在程序設計語言中的意義。
3.掌握并熟練應用賦值語句和格式化輸入輸出函數(shù)。
4.理解C語言程序的順序結(jié)構(gòu),學會正確編寫并運行順序結(jié)構(gòu)程序。
5.學會設計簡單的順序結(jié)構(gòu)程序。
二.實驗軟件環(huán)境
操作系統(tǒng):microsoft windows 7 64位旗艦版。
操作軟件:Visual C++ 6.0
三.實驗內(nèi)容
1、判定20xx—2500年中的每一年是否閏年,并將結(jié)果輸出。
要求1)畫流程圖
2)編寫程序?qū)崿F(xiàn),并輸出結(jié)果
2、由鍵盤輸入某個數(shù)n,求1至n的累加和。例如,鍵盤輸入100,求1+2+3+…+100的和。
要求1)畫流程圖
2)編寫程序?qū)崿F(xiàn),并輸出結(jié)果
3、一家大型化工廠采用傭金方式為推銷員付酬金。推銷員每周領到基本工資200美元,再加上這周銷售毛利的9%。例如,某位銷售員某周賣了價值5000美元的化工產(chǎn)品,那么除領取基本的200美元外,還有5000美元的9%,共計650美元。開發(fā)一個C程序,它利用一條while語句輸入每位銷售員上周的毛利,然后計算和顯示其收入。每次處理一個銷售員的數(shù)據(jù)。
要求1)畫流程圖
2)編寫程序?qū)崿F(xiàn),并輸出結(jié)果
4、編寫程序,按下列格式打印九九乘法表。
*1 2 3 4 5 6 7 8 9
1 1
2 2 4
3 3 6 9
4 4 8 12 16
5 5 10 15 20 25
6 6 12 18 24 30 36
7 7 14 21 28 35 42 49
8 8 16 24 32 40 48 56 64
9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5、從鍵盤上輸入任意整數(shù),逆序輸出其各位數(shù)字,同時求出其位數(shù)及各位數(shù)字之和。
6、計算費波那西(Fibonacci)數(shù)列的前15個數(shù)。并按每行輸出5個數(shù)的方式輸出其結(jié)果。
7、要求輸出100~500之間的不能被3整除或者被5整除的數(shù)。
四.實驗的結(jié)果及分析
1、判定20xx—2500年中的每一年是否閏年,并將結(jié)果輸出。
要求1)畫流程圖
2)編寫程序?qū)崿F(xiàn),并輸出結(jié)果
答:1)畫流程圖
2)編寫程序?qū)崿F(xiàn),并輸出結(jié)果
#include
int main{
int year;
for(year=20xx;year=0){
sum=sum+n;
n--;
}
printf("%d",sum);
}
分析:首先本題考察了利用流程圖來表示一個算法,其次考察我們對輸入輸出語句的運用,還考察了對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本人在這里選擇的是while語句實現(xiàn)循環(huán)的效果。
3、一家大型化工廠采用傭金方式為推銷員付酬金。推銷員每周領到基本工資200美元,再加上這周銷售毛利的9%。例如,某位銷售員某周賣了價值5000美元的化工產(chǎn)品,那么除領取基本的200美元外,還有5000美元的9%,共計650美元。開發(fā)一個C程序,它利用一條while語句輸入每位銷售員上周的毛利,然后計算和顯示其收入。每次處理一個銷售員的數(shù)據(jù)。
要求
1)畫流程圖
2)編寫程序?qū)崿F(xiàn),并輸出結(jié)果
答:
1)畫流程圖
2)編寫程序?qū)崿F(xiàn),并輸出結(jié)果
#include
int main{
float s,sum=200;
while(s!=-1){
printf("請輸入毛利(沒有毛利請輸入0)");
scanf("%f",&s);
sum=sum+s*0.09;
printf("%f",sum);
}
}
分析:首先這題考察了如何利用流程圖來表示一個算法,其次還考察了我們對while語句的利用,還有對輸入輸出語句的利用。
4、編寫程序,按下列格式打印九九乘法表。
* 1 2 3 4 5 6 7 8 9
1 1
2 2 4
3 3 6 9
4 4 8 12 16
5 5 10 15 20 25
6 6 12 18 24 30 36
7 7 14 21 28 35 42 49
8 8 16 24 32 40 48 56 64
9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答:
#include
int main{
int i,j,k;
printf("* 1 2 3 4 5 6 7 8 9");
for(i=1;i=j)
printf("%3d ",k);
}
printf();
}
}
分析:這題主要考察了我們的for循環(huán)語句的利用,這題我用了嵌套的for循環(huán)語句,還用了一個if語句來實現(xiàn)正三角輸出。
5、從鍵盤上輸入任意整數(shù),逆序輸出其各位數(shù)字,同時求出其位數(shù)及各位數(shù)字之和。
#include
int main{
int n,i=0,sum=0;
printf("請輸入一個整數(shù)");
scanf("%d",&n);
printf("逆序輸出%d的各位數(shù)字為",n);
do{
printf("%d ",n%10);
sum+=n%10;
n/=10;
i++;
}while(n>0);
printf("%d的位數(shù)是%d",n,i);
printf("各位數(shù)字之和為%d",sum);
}
分析:首先這題考察了我們對輸入輸出語句的利用,其次考察了我們對運算符的靈活運用處理,還有循環(huán)語句的使用。本題靈活利用循環(huán)語句和運算符的結(jié)合,能依次從個位數(shù)開始讀出每位數(shù)字,都出來并累計起來。這里,我用了do……while循環(huán)語句來實現(xiàn)。
6、計算費波那西(Fibonacci)數(shù)列的前15個數(shù)。并按每行輸出5個數(shù)的方式輸出其結(jié)果。
#include
int main{
int i;
int f[15]={1,1};
for(i=2;i<15;i++){
f[i]=f[i-2]+f[i-1];
}
for(i=0;i<15;i++){
if(i%5==0){
printf();
}
printf("%12d",f[i]);
}
printf();
return 0;
}
分析:本題主要考察我們對數(shù)組的定義和引用,我們定義一個長度為15的數(shù)組來保存費波那西數(shù)列的前15個數(shù),其次考察我們對各種語句的綜合利用,本題我們用一個for循環(huán)語句對數(shù)組元素賦值,并利用一個for循環(huán)語句進行輸出,為了實現(xiàn)每行輸出5個數(shù)的的輸出效果,在輸出的for循環(huán)語句中嵌套了一個if語句。
7、要求輸出100~500之間的`不能被3整除或者被5整除的數(shù)。
#include
int main{
int i;
for(i=100;i<=500;i++){
if(i%3!=0||i%5!=0){
printf("%d ",i);
}else
}
printf();
}
分析:首先,我用一個for循環(huán)語句輸出結(jié)果,然后再for語句中嵌套一個if語句來實現(xiàn)條件“不能被3整除或者被5整除”的判斷。總的來說,這題了考察了我們對各種語句的綜合靈活利用,也考察了我們對邏輯運算符的運用。
五.實驗心得體會
在上過這個學期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以及自己練習過如何操作Visual c++6.0后,我對程序設計,特別是C語言程序設計有了一定的了解。類似這樣的題目,每當我做完后我都覺得算法是C語言設計最難也是最靈魂的一步。對于C語言和“磚瓦”之間的差異,我個人認為C語言勝在其功能豐富、使用靈活,既適用于編寫系統(tǒng)語言,又能方便地用來編寫應用軟件。因此,無論是否是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都要學習程序設計知識,并且把它作為進一步學習與應用計算機的基礎。即使我們將來不是計算機專業(yè)人員,通過學習程序設計,了解軟件的生產(chǎn)過程的特點,這將有利于我們與程序開發(fā)人員更好地溝通合作。
實驗報告[集錦] 篇20
肺活量檢測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氣體量,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機能活動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fā)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
指標分析
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女子約為2500毫升。壯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較小。
注意事項
1.靜呼吸法:將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有意識地想像空氣是朝前額流去的。當肺部空氣飽和時,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氣10秒鐘再呼出。然后按住左鼻孔重新開始。每邊各做5次。
2.睡眠呼吸法:躺在床上,兩手平放身體兩側(cè),閉上眼睛開始做深呼吸。慢慢抬起雙臂舉過頭部,緊貼兩耳,手指觸床頭。這一過程約10秒鐘,雙臂同時還原,反復10次。此法還可助您安然入睡。
3.堅持抬頭挺胸直腰的正確姿勢,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坐、站或走路,如能長期堅持挺胸抬頭直腰的姿勢,肺活量可增加半成至兩成,而身體各組織所獲得的氧氣量也隨之增加。
4.防止煙霧損害肺部,居室和工作、學習場所都要注意空氣衛(wèi)生,居室要常開窗戶,促進空氣流通,及時消除室內(nèi)煙霧,吸煙者戒煙。
實驗報告[集錦] 篇21
五一黃金周跑了一趟北戴河,去了趟盤山,又到昌平長陵北面延慶山區(qū)玩了玩,總共跑了1281公里,加油 126.57升(共加兩次93號油 第一次73.9升跑747公里,第二次52.67升跑534公里)平均油耗百公里9.9升。
電動增壓剛開始調(diào)到20xx轉(zhuǎn)或100公里時速時打開,后又調(diào)到1800轉(zhuǎn) 90公里時速時打開。
安裝后的主要感覺,馬力有所增加,扭力增大了,油耗沒有增大還是保持100公里10升以下。
我平時開車過了60多公里就掛5擋,保持80公里均速。高速行駛也就保持110公里以下,聲音也好聽。這次由于做實驗主要實驗在打開電動增壓時的效果。當我在5擋時保持80~90公里時速,遇到上坡或需要加速超車時往往要減擋增大扭力加速。
這次實驗打開電動增壓時,車子好像有了一股悶勁,不用減擋稍一加油就挺過去了,低中速扭力增大了。在山區(qū)行駛時感覺也是這樣。平常3~4擋爬坡時感到扭力不夠時趕緊換擋,這次實驗腳下稍一加油發(fā)動機似乎悶勁十足,不慌不忙就上去了。由于控制電動增壓開關連動在油門上,油門開啟到一定成度就打開了。急加速時它也會根椐需要及時起動增壓,效果不錯。
我本人還比較滿意。平時用車時它不啟動也不影響正常進氣。由于增壓裝置改裝在車頭前進氣量大.空氣涼爽.密度大.所以效果不錯。當然涉水時就不行了,喜歡涉水的同志可改裝涉水器喉管。
實驗報告[集錦] 篇22
肺活量的測定
[目的]
學習測量肺通氣功能的方法。了解肺活量計的構(gòu)造.
[試驗器材及對象]
牐犎(受試者),肺活量計
[實驗原理]
肺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氣體交換,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為此,肺必須與外界大氣不斷地進行通氣。
牐牱穩(wěn)萘渴侵負粑過程中某一階段肺內(nèi)空氣的容積。肺通氣量則為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肺的氣體流通量。常用肺活量計用來測量肺通氣量。測定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通氣功能
[試驗步驟]
1、了解肺活量計的構(gòu)造:肺活量計主要由一對套在一起的圓筒組成:外筒裝入一定量的清水,底部有排水閥門,中央有進氣管,管的上端露出水面,管下端通向筒外的三通閥門,呼吸氣經(jīng)此出入。內(nèi)筒為倒扣在外筒中的浮筒,浮筒內(nèi)為一密閉的空間,浮筒可隨呼吸氣體的進出而升降。
2、將肺活量計按壓平穩(wěn),抽出浮筒.
3、將預先準備好的清水注入外筒內(nèi),使水位到達水位表的紅線刻度(275 mm)。 4、用三支調(diào)整螺絲調(diào)整外筒與水平面的垂直度。
5、用食指和中指卡住浮筒上的排水閥的閥體,用拇指壓住排氣壓頭,使浮筒徐徐壓入水中,一直壓倒筒底。
6、檢查外筒,內(nèi)筒,氣閥等是否漏氣漏水。
7、受試者手持吹氣嘴,站立,深吸氣至最大限度,嘴部貼緊吹氣嘴,徐徐向筒內(nèi)吹氣,截至不能再吹氣為止,讀出浮筒刻度指針對應的數(shù)字,即為受試者的肺活量數(shù)字。重復三次,取最大值。
8、復位:按5的方法將浮筒壓入水中復位
[注意事項]
1.每次使用肺活量計前應檢查其是否漏水漏氣,平衡錘重量時候合適。
2.肺活量計中的水應在試驗前灌足,以使水溫與室溫一致.
3.試驗時應注意防止從鼻孔或嘴角漏氣.
4.每次更換受試者,都應重新消毒橡皮接口和吹嘴.
5.肺活量計用后將水倒出并擦干.
6.人體的肺活量與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生活環(huán)境等有密切關系。青少年兒童的肺活量隨年齡增長而增長,到18-20歲時趨向穩(wěn)定,男子肺活量均高于女子,至成年時女子的肺活量為男子的70%,且農(nóng)村,城市,南北方青年的肺活量均有差別.
7.測定最大通氣量前,受試者最好練習一下如何進行最深最快的呼吸,以掌握試驗所要求的呼吸方法
[作業(yè)]
1.為什么肺活量的測定要取最大值?
2.比較肺活量與時間肺活量的意義有何不同?
3.浮筒內(nèi)充氧氣和充一般空氣所測得的結(jié)果有無差別,為什么?
實驗報告[集錦] 篇23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試驗器材:平面鏡1個。激光筆1個,帶刻度光盤的光屏1個,水槽一個,支架1對,夾子1個。
實驗步驟:
1、按要求組裝器材。
2、用激光筆射出一束激光,用筆記下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盤上讀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shù),記錄在表格中。
3、重復實驗兩次。
4、將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觀察反射光線。
5、整理器材。
實驗記錄:
實驗結(jié)論:
1、在反射現(xiàn)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
2、————————————分居法線兩側(cè);
3、——————————————。
實驗報告[集錦] 篇24
一. 實驗目的:
通過觀察食品外在的形狀和顏色特點及通過品嘗食品來了解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的靈敏性.
二. 實驗方法:
1, 視覺:通過視覺觀察商品的外形特點和顏色等。
2, 嗅覺:通過嗅覺感覺商品的氣味。
3, 味覺:通過聽覺聽到嘗吃商品時的聲音。
4, 舌覺:色覺主要感覺商品的味道。
5, 觸覺:感覺商品的堅硬柔軟等。
三. 實驗內(nèi)容:
1, 不丟手與周包谷的對比:
(1),遵義不丟手爆米花是貴州間傳統(tǒng)休閑食品,口感酥松、香脆、不膩、不燥,食而不忘,好滋味當然讓您不忍停手,因而命名“不丟手”
(2)周包谷與不丟手比起來比較硬,比較翠且顏色也比不丟手更深。甜味比不丟手淡。
2,好麗友、派,外形圓柱形,外表呈巧克力色,聞起來巧克力味十足,夾層白色的海綿狀,手感柔軟的餅干、富有純正香濃的巧克力(代可可脂)及麥淇酪(不含脂肪),再搭配滑軟柔韌且含有果凍成分的果汁軟糖夾心。
3,白色的草餅:手感軟綿,聞起來清香可口,花生味的,夾層中間有紅糖。
四. 實驗總結(jié):
1, 通過實驗可感知自己的感覺器官方面的優(yōu)勢與劣勢,我自身視覺和嗅覺都還可以,舌覺不怎么靈敏,有待加強。
2, 很多食品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要親身體驗,實際觸及和感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真諦。
實驗報告[集錦] 篇25
旋光法測定蔗糖轉(zhuǎn)化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實驗報告
一、實驗名稱:旋光法測定蔗糖轉(zhuǎn)化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 二、實驗目的
1、了解旋光儀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儀的正確使用方法; 2、了解反應的反應物濃度與旋光度之間的關系; 3、測定蔗糖轉(zhuǎn)化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
三、實驗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的反應為:
C12H22O11+H20→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果糖
為使水解反應加速,反應常以H3O+為催化劑,故在酸性介質(zhì)中進行水解反應中。在水大量存在的條件下,反應達終點時,雖有部分水分子參加反應,但與溶質(zhì)濃度相比認為它的濃度沒有改變,故此反應可視為一級反應,其動力學方程式為:
lnC=-kt+lnC0(1)
式中:C0為反應開始時蔗糖的濃度;C為t時間時的蔗糖的濃度。 當C=0.5C0時,t可用t1/2表示,即為反應的半衰期。
t1/2=ln2/k
上式說明一級反應的半衰期只決定于反應速率常數(shù)k,而與起始無關,這是一級反應的一個特點。
本實驗利用該反應不同物質(zhì)蔗比旋光度不同,通過跟蹤體系旋光度變化來指示lnC與t的關系。在蔗糖水解反應中設β1、β2、β3分別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旋光度與濃度的比例常數(shù)
C12H22O11(蔗糖)+H20→ C6H12O6 (葡萄糖)+C6H12O6 (果糖)
t=0C0β1 0 0 α= C0β1
t=t Cβ1 ( C -C0)β2 ( C -C0)β3αt=Cβ1+( C -C0)β2+ ( C -C0)β3
t=∞0β2C0 β2C0 α∞=β2C0+β2C0 由以上三式得:
ln(αt-α∞)=-kt+ln(α0-α∞)
由上式可以看出,以ln(αt-α∞) 對t 作圖可得一直線,由直線斜率即可求得反應速度常數(shù)k 。 四、實驗數(shù)據(jù)及處理:
1. 蔗糖濃度:0.3817 mol/L HCl濃度:2mol/L 2. 完成下表:=-1.913
表1 蔗糖轉(zhuǎn)化反應旋光度的測定結(jié)果
五、作lnt~ t圖,求出反應速率常數(shù)k及半衰期t1/2 求算過程:
由計算機作圖可得斜率=-0.02 既測得反應速率常數(shù)k=0.02
t1/2 =ln2/k=34.66min 六、討論思考:
1.在測量蔗糖轉(zhuǎn)化速率常數(shù)的,選用長的旋光管好?還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選用較長的旋光管好。根據(jù)公式〔α〕=α×1000/Lc,在其它條件不變情況下,L越長,α越大,則α的相對測量誤差越小。
2.如何根據(jù)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計算α0和α∞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別表示用鈉黃光作光源在t℃時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為
旋光管的長度,[蔗糖]0為反應液中蔗糖的初始濃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應完成時的濃度。
設t=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則: α0=66.6×2×10/100=13.32°
α∞=骸2×10/100×(52.2-91.9)=-3.94°
3.在旋光度的測量中,為什么要對零點進行校正可否用蒸餾水來進行 校正在本實驗中若不進行校正,對結(jié)果是否有影響
答:若需要精確測量α的絕對值,則需要對儀器零點進行校正,因為儀器本身有一系統(tǒng)誤差;水本身沒有旋光性,故可用來校正儀器零
點。本實驗測定k不需要對α進行零點校正,因為αt,α∞是在同一臺儀器上測量,而結(jié)果是以ln(αt-α∞)對t作圖求得的。
4.記錄反應開始的時間晚了一些,是否影響k值的測定為什么答:不會影響;因為蔗糖轉(zhuǎn)化反應對蔗糖為一級反應,本實驗是 以ln(αt-α∞)對t作圖求k,不需要α0的數(shù)值。
5.如何判斷某一旋光物質(zhì)是左旋還是右旋
答:根據(jù)公式[α]t℃D=α×100/Lc,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α與濃度成正比。配制若干不同濃度的溶液,測定其旋光度。即可判斷。
6.配制蔗糖溶液時稱量不夠準確或?qū)嶒炈谜崽遣患儗嶒炗惺裁从绊懘穑捍朔磻獙φ崽菫橐患壏磻脤嶒灁?shù)據(jù)求k時不需要知道蔗糖的初始濃度。所以配溶液時可用粗天平稱量。若蔗糖中的不純物對 反應本身無影影響,則對實驗結(jié)果也無影響。
實驗報告[集錦] 篇26
實驗一:站點設置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是通過“站點定義為”對話框中的“高級”選項卡創(chuàng)建一個新站點。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三、實驗原理
通過“站點定義為”對話框中的“高級”選項卡創(chuàng)建一個新站點。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執(zhí)行“站點管理站點”命令,在彈出的“管理站點”對話框中單擊“新建”按鈕,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站點”命令。
2)在彈出的“站點定義為”對話框中單擊“高級”選項卡。
3)在“站點名稱”文本框中輸入站點名稱,在“默認文件夾”文本框中選擇所創(chuàng)建的站點文件夾。在“默認圖象文件夾”文本框中選擇存放圖象的文件夾,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返回“管理站點”對話框。
4)在“管理站點”對話框中單擊“完成”按鈕,站點創(chuàng)建完畢。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實驗開始之前要先建立一個根文件夾,在實驗的過程中把站點存在自己建的文件夾里,這樣才能使實驗條理化,不至于在實驗后找不到自己的站點。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選項,計算機一般會有默認的選擇,最后不要去更改,如果要更改要先充分了解清楚該選項的含義,以及它會造成的效果,否則會使實驗的結(jié)果失真。實驗前先熟悉好操作軟件是做好該實驗的關鍵。
實驗二:頁面圖像設置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的目的是設置頁面的背景圖像,并創(chuàng)建鼠標經(jīng)過圖像。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設置頁面的背景圖像,并創(chuàng)建鼠標經(jīng)過圖像。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在“頁面屬性”對話框中設置頁面的背景圖像。
2)在頁面文檔中單擊插入鼠標經(jīng)過圖像。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實驗結(jié)束后我們可以看到頁面的背景變成了我們插入的圖像,并且要鼠標經(jīng)過的時候會變成另一個圖像,這就是鼠標經(jīng)過圖像的效果。當然這種實驗效果很難在實驗結(jié)果的截圖里表現(xiàn)出來。這個實驗的關鍵在于背景圖像的選擇,如果背景圖像太大不僅會影響網(wǎng)頁的打開速度,甚至圖像在插入會也會有失真的感覺,因此在插入前對圖像進行必要的處理能使實驗的效果更好。
實驗三:表格制作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是要創(chuàng)建邊框為1像素的表格。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創(chuàng)建邊框為1像素的表格。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在文檔中,單擊表格按鈕,在對話框中將“單元格間距”設置為“1”。
2)選中插入的表格,將“背景顏色”設置為“黑色”(#0000000)。
3)在表格中選中所有的單元格,在“屬性”面版中將“背景顏色”設置為“白色”(#ffffff)。
4)設置完畢,保存頁面,按下“f12”鍵預覽。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本實驗主要通過整個表格和單元格顏色的差異來襯托出實驗效果,間距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現(xiàn)這種顏色差異。表格的背景顏色和單元格的背景顏色容易混淆,在實驗中要認真判斷,一旦操作錯誤則得不到實驗的`效果。“表格寬度”文本框右側(cè)的表格的寬度單位,包括“像素”和“百分比”兩種,容易混淆,要充分地理解這兩種單位表示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進行選擇,否則就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設置錯誤就會嚴重影響實驗效果。
實驗四:創(chuàng)建錨點鏈接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的目的是創(chuàng)建錨點鏈接。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創(chuàng)建錨點鏈接。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在頁面中插入1行4列的表格,并在各單元格中輸入導航文字。
2)分別選中各單元格的文字,單擊按鈕,在彈出的“超級鏈接”對話框上的“鏈接”文本框分別輸入“#01”“#02”“#03”“#04”。
3)在文檔中輸入文字并設置錨記名稱“01”,按下“enter”鍵換行,輸入一篇文章。
4)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換行,輸入文字并設置錨記名稱“02”,按下“enter”鍵換行,輸入一篇文章。
5)同樣的方法在頁面下文分別輸入文字和命名錨記為“03”和“04”,并輸入文章。
6)保存頁面,按下“f12”鍵預覽。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添加瞄記的作用是可以幫讀者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同時也可以使頁面更加精簡。本實驗的關鍵難點在于鏈接文本框輸入的名稱和瞄記的名稱要相一致才能達到實驗的效果,同時要記得是在上一篇文章的結(jié)尾處輸入文字并設置瞄記名稱,并記得輸入對應的文章,否則瞄記可能不能用。熟練程度低在實驗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各種工具,無法一次準確地尋找到適當?shù)奈恢谩嶒炛型涍x擇“不可見元素”,幾次實驗都失敗,最后才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因此在實驗前要先做好預習,否則實驗過程會比較吃力。
實驗五:設置css樣式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的目的是通過設置css樣式創(chuàng)建表格的虛線邊框。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通過設置css樣式創(chuàng)建表格的虛線邊框。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在網(wǎng)頁中創(chuàng)建一個表格。
2)在“css樣式”面板中單擊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進行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
3)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進行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按鈕。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對話框中各項指標和屬性的設置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沒熟練掌握就容易出錯使實驗失敗。對“ccs”樣式所要使用的各種按扭不夠熟悉在使用的時候覺得很生硬。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在于對軟件的掌握程度以及對各種屬性的認識程度,只要充分地掌握了軟件的各種操作,對各屬性所代表的含義有充分的認識就能很好地完成這個實驗。
實驗六:創(chuàng)建表單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的目的是創(chuàng)建一個募捐表單。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創(chuàng)建一個募捐表單。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在網(wǎng)頁中插入表格,設置為居中對齊,并插入一幅圖像。
2)在表格的第二行單元格中,單擊按鈕,插入表單。
3)在表單域中插入表單對象和文字。
4)按下“F12”鍵,預覽效果。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這個圖像關鍵首先在于背景圖象的選擇,圖像如果過于花俏則會使表單過于雜亂,如果顏色過深則會掩蓋了表單上的字,依次最好不要用黑色。圖像也不能過大,不然會使表單太繁雜。其次是各多選框和單選按扭的設置難度比較大,對于初次做這個實驗的人來說需要多次的試驗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表格拆分的難度大,要多次實驗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實驗七:頁面中控制播放Flash動畫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的目的是實現(xiàn)在頁面中控制播放Flash動畫。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實現(xiàn)在頁面中控制播放Flash動畫。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在頁面中插入表格,并在表格中插入Flash動畫和兩個表單按鈕。
2)分別選擇兩個表單按鈕,在“行為”面板中單擊按鈕,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控制Shockwave或Flash”命令,打開“控制Shockwave或Flash”對話框,分別設置。
3)保存頁面,按下“F12”鍵預覽。單擊“播放”按鈕時,開始播放Flash動畫;當單擊“停止”按鈕時,則停止播放Flash動畫。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控制Shockwave或Flash”對話框,設置難度比較大,設置錯誤FLASH可能無法播放。控制按鈕的創(chuàng)建也是關鍵所在,控制按鈕不能使用則等于整個實驗的失敗,因此要認真做好各個按鈕并確保質(zhì)量。在這次實驗中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設置“控制Shockwave或Flash”對話框,因為我對其各項的屬性了解不夠清楚,在選擇時很難正確地做出判斷,因此掌握好這方面的知識是做好這個實驗的前提。
實驗八:制作浮雕文字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使用Flash的繪畫工具制作出的有浮雕感的文字。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使用Flash的繪畫工具制作出的有浮雕感的文字。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在舞臺中輸入文本,并將文本移動到舞臺中央位置。
2)新建圖層2,并復制圖層1的第1幀到圖層2的第1幀,并改變字體顏色。
3)拖曳圖層2到圖層1的下方,分別按下鍵盤上的方向鍵的左移鍵和上移鍵各一次。
4)新建圖層3,復制圖層2的第1幀到圖層3的第1幀,并拖曳圖層3到圖層1的上方。
5)選擇圖層3的第1幀,執(zhí)行“修改分離”命令兩次,將文本打散,并填充為由白色(#FFFFFF)漸變到黃色(#FFFFF00)。
6)分別按下兩次鍵盤上的方向鍵中的左移鍵和下稱鍵,拖曳圖層3到圖層1的下方,該實例制作完成。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掌握好層和楨的知識是做好這個實驗的關鍵,因為這個實驗主要涉及到楨和層的創(chuàng)建和移動,對層和楨不熟悉,在選擇和移動時沒法準確地把握,否則就打不到預期的實驗效果。此次實驗需要多次地移動層和楨,只有合理地移動才能達到實驗效果,因此在實驗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也需要耐心和細心,過于急噪就會影響實驗的效果和效率。
實驗九:字母位置顏色的變化效果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主要表現(xiàn)在有字母的位置才能看到顏色的變化效果。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表現(xiàn)在有字母的位置才能看到顏色的變化效果。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執(zhí)行“文件導入\導入到庫”命令,導入一個圖像文件到“庫”面板中。
2)將圖像文件拖曳到舞臺并轉(zhuǎn)換為圖形元件,然后創(chuàng)建移動補間動畫。
3)新建圖層2,輸入文本并設置其屬性。
4)將圖層2設置為遮罩層,完成本實例的制作。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這個實驗的前提是要學會做移動補間動畫,因為移動補間動畫是表現(xiàn)實驗效果的關鍵,其次要懂得遮罩層的設置,這兩項都是實驗的關鍵。背景圖像的選擇也很關鍵,如果背景圖像的顏色過于單一,則不能很好地表現(xiàn)實驗的效果,字體顏色的變化也會比較不明顯。因此這個實驗的技術(shù)含量比較大,因此難度也比較大,要有耐心去認真研究。
實驗十:動作補間動畫及聲音效果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首先創(chuàng)建一個動作補間動畫,然后在對其添加聲音效果。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創(chuàng)建一個動作補間動畫,然后在對其添加聲音效果。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創(chuàng)建圖形元件在舞臺中繪制一個卡通人物。
2)創(chuàng)建卡通人物越飛越遠的動作補間動畫。
3)新建一個圖層,導入一幅背景圖片,并置位于最下層。
4)執(zhí)行“文件導入\導入到庫命令”,導入一個聲音文件。新建一個圖層,并選擇第1幀,在幀“屬性”面板中,在“聲音”下拉列表中選擇導入的聲音文件名稱,在“同步”下拉列表中選擇“數(shù)據(jù)流”選項,其他選項為默認值。
5)保存文件,按下“Ctrl+Enter”組合鍵輸出影片即可。
五、實驗結(jié)果
六、討論與結(jié)論
這個實驗首先要創(chuàng)建圖形元件,因此要求對畫圖工具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在實驗中我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沒法準確地使用鋼筆工具,常常畫不成自己想要的形狀,最后通過查閱相關的書籍才徹底明白它的使用方法。這個實驗涉及到動作補間動畫的制作,和以前做的移動補間動畫有一定的區(qū)別,在實驗中要認真區(qū)分。導聲音文件也是這個實驗新涉及的內(nèi)容,在各項屬性的設置方面要認真把握和學習。
實驗十一:ActionScript腳本程序制作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本實例模擬播放器中音頻高低顯示的效果。
二、儀器用具
1、生均一臺多媒體電腦,組建內(nèi)部局域網(wǎng),并且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2、安裝WindowsXP操作系統(tǒng);建立IIS服務器環(huán)境,支持ASP。
3、安裝網(wǎng)頁三劍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網(wǎng)頁設計軟件;
4、安裝Acdsee、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與制作軟件;
5、其他一些動畫與圖形處理或制作軟件。
三、實驗原理
本實例模擬播放器中音頻高低顯示的效果。本例是一個完全由ActionScript腳本程序制作的圖形動畫。
四、實驗方法與步驟
1)開啟FlashMX20xx,新建一個空白文檔,執(zhí)行“修改文檔”命令,開啟“文檔屬性”對話框,修改屬性參數(shù)為:寬:600px;高:300px;背景顏色#000000。
2)執(zhí)行“窗口開發(fā)面板\動作”命令,為圖層1添加如下動作腳本。
實驗報告[集錦] 篇27
一、 實驗目的
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響豆腐凝膠質(zhì)量的因素。
2、比較了不同品種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簡便可行的豆腐品質(zhì)測定方法。
3、采用低溫下加入凝固劑,研究了大豆品種、大豆蛋白濃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組分、不同的凝固劑及其濃度以及加工條件對豆腐凝膠強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觀結(jié)構(gòu)的影響。
4、調(diào)查了穩(wěn)定豆腐凝膠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的主要化學力;分析了不同類型凝固劑的凝固作用機理。
二、實驗原理
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劑作用下相互結(jié)合形成的具有三維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的凝膠產(chǎn)品。雖然不同品種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個凝固劑與豆?jié){混合的過程。豆腐生產(chǎn)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質(zhì)等從大豆中提取出來成為豆?jié){,然后在豆?jié){中加入凝固劑,大豆蛋白質(zhì)即凝固形成凝膠體──豆腐。豆?jié){在一定溫度下才能與凝固劑發(fā)生作用起凝固效果。凝固劑有酸類(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鈣鹽(如石膏)、鎂鹽(如鹽鹵)。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態(tài)規(guī)格不同,可通過凝固時操作及壓制成型而調(diào)整。中國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轉(zhuǎn)變?yōu)榘霗C械化生產(chǎn)。
用葡萄糖酸內(nèi)脂為凝固劑生產(chǎn)豆腐,改變了傳統(tǒng)的用鹵水點豆腐的制作方法,可減少蛋白質(zhì)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規(guī)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質(zhì)地細嫩、有光澤,適口性好,清潔衛(wèi)生。該方法工藝簡便,操作簡單,很適合家庭或工廠化生產(chǎn)。
三、 試劑和設備
材料:胡蘿卜、韭菜
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鈣鹽(如石膏)、鎂鹽(如鹽鹵)、葡萄糖酸內(nèi)脂、721分光光度計,高速組織搗碎機,機械攪拌器,恒溫水浴。
四、 實驗步驟
1、精選:清除雜質(zhì),去除已變質(zhì)、不飽滿和有蟲眼的大豆。最好選用顆粒飽滿整齊的新豆200g。
2、浸泡:冬季14小時—16小時。加水量以沒過料面10厘米—15厘米為宜。浸泡好的大豆增重約1倍左右。
3、選新鮮蔬菜或水果,洗干凈榨汁。用食用檸檬酸水或純堿溶液調(diào)節(jié)pH值在6-6.5
4、磨碎:按豆與水之比為1/3—1:4的比例,打成豆?jié){。
5、過濾:使用離心機過濾,要先粗后細,分段進行。尼龍濾網(wǎng)先用80目—100目的,后兩次用80目的。通過三遍洗渣過濾,使渣內(nèi)蛋白質(zhì)含量不超過2.5%。過濾后邊合并濾液,但注意加水量。一般過濾時一公斤大豆加一公斤水,1千克大豆加水總量(包括前幾道工序)為7千克—8千克。
6、煮漿:煮漿對豆腐成品質(zhì)量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通常煮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敞開鍋,另一種是使用密封煮罐。使用敞開鍋煮漿,煮漿速度要快,時間要短,不超過15分鐘。鍋開三次后,立即放出漿液備用。使用密封煮罐煮漿,可自動控制煮漿各階段的溫度,煮漿效果好。
7、調(diào)配:每50ml豆?jié){中加8-10ml的濃縮菜汁。(胡蘿卜汁,韭菜汁)
8、加入凝固劑:待豆?jié){冷卻到80℃左右時,
①內(nèi)酯豆腐:加入葡萄糖酸內(nèi)酯,添加量為豆?jié){量的0.2%—0.4%,攪拌均勻。
②普通豆腐:加氯化鎂,加至出現(xiàn)芝麻爛花時為止。 點后加蓋保溫30分鐘-40分鐘,待漿溫降到70℃時,即可包裝。
9、裝盒:加入凝固劑后即可裝盒制成盒狀內(nèi)酯豆腐;或待其冷卻后,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壓榨濾水后出售。
五、 注意事項
使用密封煮罐煮漿,可自動控制煮漿各階段的溫度,煮漿效果好。但應注意溫度不能高于100℃,否則會發(fā)生蛋白質(zhì)變性,從而嚴重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將漿煮至90℃—100℃會產(chǎn)生泡沫,可加入消泡劑消泡。
實驗報告[集錦] 篇28
電子信息工程學系實驗報告 ——適用于計算機課程
課程名稱: 面向?qū)ο蟪绦蛟O計
實驗項目名稱:Visual studio c++ 6.0集開發(fā)環(huán)境的使用
實驗時間: 班級: 計教101 姓名:蔡靜 學號:
實 驗 目 的:
1、熟悉并學習使用C++程序編譯平臺VC++ 6.0;
2、掌握如何在編譯平臺下編輯、編譯、連接和運行一個簡單的C++程序;
實 驗 環(huán) 境: Visual C++ 6.0
實 驗 內(nèi) 容 及 過 程:
1:新建一個C++源程序的方法:
(1) 在Visual C++主窗口的主菜單欄中選擇File(文件)命令,然后選擇New(新建)命令.這時,展幕上出現(xiàn)一個New(新建)對話框,單擊此對話框的上方的Files(文件)屬性頁,在列表中選擇“C++ Source File”項,表示要建立新的C++源程序文件,然后在對話框右半部分的Location(目錄)文本框中輸入準備編輯的源程序文件的存儲路徑.后點擊OK 按鈕后,回到Visual C++主窗口,且會在窗口的標題欄中顯示出你所設定的文件名。后你可以看到光標在程序編輯窗口閃爍,表示程序編輯窗口已激活,可以輸入編輯源程序了。
(2) 輸入程序。檢查無誤后,則將源程序保存在前面指定的文件中,方法是:在主菜單欄中選擇File(文件)命令,并在其下拉菜單中選擇Save(保存)命令。也可以用快捷鍵Ctrl+S 來保存文件。 2:程序的編譯:
(1) 在編輯和保存了源文件以后,需要對該源文件進行編譯。單擊主菜單欄中的Build(編譯),在其下菜單中選擇Compile 命令
(2) 在選擇“編譯”命令后,屏幕上出現(xiàn)一個對話框,內(nèi)容是“This build command repuires
(3) an active project workspace.Would you like to creat a default project workspace?”(此編譯命令要求一個有效的項目工作區(qū)。你是否同意建立一個默認的項目工作區(qū))。單擊Yes(是)按鈕,表示同意由系統(tǒng)建立默認的項目工作區(qū),然后開始編譯。也可以不用選擇菜單的方法,而用Ctrl+F7 或小圖標 來完成編譯。
(4) 在進行編譯時,編譯系統(tǒng)檢查源程序中有無語法錯誤,然后在主窗口下部的調(diào)試信息窗口輸出編譯的信息,如果有錯,就會指出錯誤的位置和性質(zhì)
3:程序的連接
在得到目標程序后,就可以對程序進行連接了。此時應選擇Build(構(gòu)建)→Build命令,表示要求連接并建立一個可執(zhí)行文件。在執(zhí)行連接后,在調(diào)試輸出窗口顯示連接時的信息,說明沒有發(fā)現(xiàn)錯誤,生成了一個可執(zhí)行文件。
4:程序的執(zhí)行
在得到可執(zhí)行文件 后,就可以直接執(zhí)行了。選擇Build→!Execute test.exe(執(zhí)行)命令。在選擇“!Execute test.exe”命令后,即開始執(zhí)行.exe文件。也可以不通過選擇菜單命令,而且Ctrl+F5 來實現(xiàn)程序的執(zhí)行。程序執(zhí)行后,屏幕切換到輸出結(jié)果的窗口,顯示出運行結(jié)果,
可以看到,在輸出結(jié)果的窗口中的頭幾行是程序的輸出結(jié)果,最后一行“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并非程序所指定的輸出,而是Visual C++在輸出完運行結(jié)果后由Visual V++6.0 系統(tǒng)自動加上的一行信息,通知用戶“按任何一鍵以便繼續(xù)”。當你按下任何一鍵后,輸出窗口消失,回到Visual C++的主窗口,你可以繼續(xù)對源程序進行修改補充或進行其他工作。
如果已完成對一個程序的操作,不再對它進行其他處理,應當選擇File(文件)→CloseWorkspace(關閉窗口)命令,以結(jié)束對該程序的操作。
實驗報告[集錦] 篇29
一.原理
本方法利用鹽酸胍抑制RNA酶,勻漿裂解細胞,采用有機溶劑抽提去除蛋白質(zhì)。通過選擇性沉淀RNA分子去除DNA。
二.方法
1.樣品處理
⑴組織樣品處理:取新鮮的組織樣品稱重后,剪碎成約1cm2的組織塊直接加入勻漿液中進行RNA提取,或液氮中速凍-70℃保存。
⑵貼壁培養(yǎng)細胞處理:用PBS洗細胞一次,吸干溶液后將培養(yǎng)板快速移至液氮中冷凍后轉(zhuǎn)到-70℃保存;或加入1ml勻漿至培養(yǎng)板中直接裂解細胞,然后將粘稠的裂解液進一步勻漿。
⑶懸浮培養(yǎng)細胞處理:離心收集細胞,用PHS懸浮漂洗再田心收集,若不立即提取RNA,則可經(jīng)液氮速凍后轉(zhuǎn)至一70℃貯存?zhèn)溆谩?/p>
2.加l倍體積鹽酸胍勻漿液[至準備好的樣品細胞中,高速勻漿1min。
3.勻漿液5000g,室溫離心10min。
4.將上清移至一個干凈離心管中,加入0.1體積的3mol/L乙酸鈉(PH5.2),混勻,再加5體積預冷的乙醇,立即充分混勻,-20℃放置至少2小時。
5.5000g 0℃離心10分鐘沉淀核酸,棄上清液,室溫干燥。
6,每個提取RNA的組織或細胞樣品中,加入l0~15min鹽酸胍勻漿液Ⅱ,攪拌溶解。
7.加入2.5體積預冷的乙醇,立即充分混勻,-20℃至少放置2小時。
8.5000g 0℃離心10分鐘沉淀核酸,去上清,室溫揮發(fā)乙醇。
9.按每克組織細胞加5min的比例.分兩次加入0.02mol/L EDTA(pH8.0) 先加1/2體積EDTA振蕩l~2分鐘,3000g離心2min.吸出上清.再加另一個1/2體積的EDTA振蕩l一2分鐘.合并兩次核酸溶解液。.
10.用等體積氯仿—正丁醇(4:1)抽提核酸溶液,5000g室溫離心l0min,5000g室溫離心10min。吸出上清至另一個干凈離心管中。
11.加3倍體積lmol/L乙酸鈉 (PH7.0) 混勻,-20℃放置1h以上,此時RNA將選擇地沉淀,而DNA仍為溶解狀況。
12.5000g,0℃離心20min,沉于管底的`是RNA。
13.吸去上清,用4℃預冷的lmol/L乙酸鈉(pH7.0)漂洗RNA沉淀。然后20℃ 5000g,離心20分鐘。回收RNA。
14.盡量去除上清液。按每g組織細胞1m的比例加入RNA溶解液(0.2%SDS,0.5%mol/L EDTA,pH8.0)。注意:若有SDS沉淀析出.滴加0.11mol/L NaOH調(diào)溶液pH至7.5。
15.加入2倍體積冰預冷乙醇混勻,0℃放置至少2小時,5000g,4℃離心10分鐘,RNA沉淀用70%乙醇漂洗,短暫離心后,棄上清,室溫干燥蒸發(fā)乙醇。
16.用適當小容積DEPC處理過的ddH2O溶解RNA沉淀,加入3倍體積乙醇,
-70℃保存RNA備用。用時.加入0.1體積的3mol/L乙酸鈉,混勻,12000g,4℃離心回收RNA。
三.試劑
1.鹽酸胍勻漿液Ⅰ
成分:8mol/L鹽酸胍(分子量為95.6),O.1mol/L乙酸鈉(pH5.2),5mmol/L 2—巰基乙醇,0.5%十二烷基肌氨酸鈉
配制方法:取191g鹽酸胍.加8.35m1 3mol/L乙酸鈉(pH5.2)和6.25ml 0.2mol/L 2—琉基乙醇溶液中,再加水至237.5ml,混勻后加12.5ml 10%十二烷基肌氨酸鈉,振蕩混勻溶解。
2.鹽酸胍勻漿液Ⅱ
成分:8mol/L鹽酸胍(分子量力95.6),0.1mol/L乙酸鈉(pH5.2),1mmol/L 2
—琉基乙醇,20mmol/L EDTA(pH8.0)
配制方法:取191g鹽酸胍,加日.35ml 3mol/I。乙酸鈉(pH5.2)和1.25ml 0.2mol
/L 2—巰基乙醇溶液中,再加入10ml 0.5mol/L EDTA(pH8.0)。加水至250ml混勻。
3.乙醇
4.70%乙醇
5.氯仿—正丁醇(4:l,體積比)
6.4mol/L乙醇鈉,pH7.0
7.3mol/L乙醇鈉,pH5.2
8.RNA溶解液
成分:O.2%SDS.0.05mol/L EDTA, pH8.0
四、說明
提取RNA時,要特別注意防止RNase的污染,所用玻璃器皿均應用0.1%的二乙基焦碳酸鹽(diethyl pyrocarbonate,DEPC)處理。塑料器材均使用一次性用品,并高壓滅菌處理,必要時,也可用0.1%DEPC處理。
實驗報告[集錦] 篇30
近代物理實驗報告 微波基本參量測定實驗
【實驗目的】
1. 學習微波的基本知識,了解波導測量系統(tǒng),熟悉基本微波元件的作用;
2. 了解微波在波導中傳播的特點,掌握微波基本測量技術(shù);
3. 掌握駐波測量線的正確使用方法;
4. 掌握電壓駐波系數(shù)的測量原理和方法。
【實驗原理】
一、微波基本知識
微波技術(shù)是近代發(fā)展起來的一門尖端科學技術(shù),它不僅在通訊、原子能技術(shù)、空間技術(shù)、量子電子學以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在科學研究中也是一種重要的觀測手段,微波的研究方法和測試設備都與無線電波的不同。微波的頻率范圍是處于光波和廣播電視所采用的無線電波之間,因此它兼有兩者的性質(zhì),卻又區(qū)別于兩者。與無線電波相比,微波有下述幾個主要特點
1。波長短(1m —1mm):具有直線傳播的特性,利用這個特點,就能在微波波段制成 方向性極好的天線系統(tǒng),也可以收到地面和宇宙空間各種物體反射回來的微弱信號,從而 確定物體的方位和距離,為雷達定位、導航等領域提供了廣闊的應用。
2。頻率高:微波的電磁振蕩周期(10一10s)很短,已經(jīng)和電子管中電子在電極間的飛越時間(約10s)可以比擬,甚至還小,因此普通電子管不能再用作微波器件(振蕩器、放大器和檢波器)中,而必須采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電子管(速調(diào)管、磁控管和行波管等)、微波固體器件和量子器件來代替。另外,微波傳輸線、微波元件和微波測量設備的線度與波長具有相近的數(shù)量級,在導體中傳播時趨膚效應和輻射變得十分嚴重,一般無線電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都不再適用,也必須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元件(波導管、波導元件、諧振腔等)來代替。
3。微波在研究方法上不像無線電那樣去研究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而是研究微波系統(tǒng)中的電磁場,以波長、功率、駐波系數(shù)等作為基本測量參量。
4。量子特性:在微波波段,電磁波每個量子的能量范圍大約是10~10eV,而許多原子和分子發(fā)射和吸收的電磁波的波長也正好處在微波波段內(nèi)。人們利用這一特點來研究分子和原子的結(jié)構(gòu),發(fā)展了微波波譜學和量子電子學等尖端學科,并研制了低噪音的量子放大器和準確的分子鐘,原子鐘。
5。能穿透電離層:微波可以暢通無阻地穿越地球上空的電離層,為衛(wèi)星通訊,宇宙通訊和射電天文學的研究和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前途。
綜上所述微波具有自己的特點,不論在處理問題時運用的概念和方法上,還是在實際應用的微波系統(tǒng)的原理和結(jié)構(gòu)上,都與普通無線電不同。微波實驗是近代物理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微波傳輸特性
根據(jù)電磁場的普遍規(guī)律——Maxwell方程組以及具體波導的邊界條件,可以嚴格求解出只有兩大類波能夠在矩形波導中傳播:①橫電波(又稱為磁波),簡寫為TE波(或H波),磁場可以有縱向和橫向的分量,但電場只有橫向分量。②橫磁波(又稱為電波),簡寫為TM波(或E波),電場可以有縱向和橫向的分量,但磁場只有橫向分量。在實際應用中,一般讓波導中存在一種波型,而且只傳輸一種波型,本實驗采用TE10波,是矩形波導中常用的一種波型。 TE10型波:
在一個均勻、無限長和無耗的矩形波導中,沿z方向傳播的TE10型波的各個場分量為 Hxjxaaxsinej(tz), Hy0, Hzjcosej(tz) aaaxEx0, Eyj0sinej(tz),Ez0, a,其中:為電磁波的角頻率,2f,f是微波頻率;
a: 波導截面寬邊的長度;微波沿傳輸方向的相位常數(shù)2g;
g:波導波長(在波導管里面,某些特定波長的電磁波與波導諧振,其中最長的一個波長被稱為波導的特征波長,也稱波導波長),g(2a )2:微波在自由空間波長。
以上表明,TE10波具有如下特點:
① 存在一個臨界波長c2a,(矩形波導中傳播的TE波和TM波,都有一定的“臨界波長”,能在矩形波導中傳播的波長最長的電磁波的波長稱為波導管的臨界波長)。只有波長c的電磁波才能在波導管中傳播
② g,即波導波長λg 大于自由空間波長λ,(TE波和TM波在波導中的波長用g表示)。波導內(nèi)由入射波與反射波疊加而成的合成波,其相平面?zhèn)鞑サ乃俣确Q為相速V,群速Vc是表示能量沿波導縱向傳播的速度,其關系為VVcC。因為,波導中電磁波是成“之”字形并以光速傳播的,所以,波導波長g將大于自由空間的波長。
③ 電場只存在橫向分量,電力線從一個導體壁出發(fā),終止在另一個導體壁上,并且始終平行于波導的窄邊(坐標xyz的.x軸沿波導橫截面的寬邊,y軸沿波導橫截面的窄邊,z軸沿波導的縱方向)。
④ 磁場既有橫向分量,也有縱向分量,磁力線環(huán)繞電力線。
⑤ 電磁場在波導的縱方向(z)上形成行波。在z方向上,Ey和Hx的分布規(guī)律相同,也就是說Ey最大處Hx也最大,Ey為零處Hx也為零,場的這種結(jié)構(gòu)是行波的特點。
波導管的工作狀態(tài):
(1)如果波導終端負載是匹配的(波導終端接入負載后,由于負載性質(zhì)的不同,電磁波就將在終端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如果用ZC表示傳輸線的特性阻抗,用ZL表示負載阻抗, 若波導終端負載是匹配的,則ZC=ZL),則入射波全部被負載吸收而無反射,傳播到終端的電磁波的所有能量全部被吸收,這時波導中呈現(xiàn)的是行波,即此時波導管中的微波的將沿波導管無損耗的向前傳播,傳播時波的幅值不衰減,能量不衰減,就像在真空中傳播一樣。
(2)當終端短路(微波技術(shù)中的短路是指系統(tǒng)終端接入全反射負載,即:ZL0)時,入射波被負載全部反射。這時波導管中同時有兩列頻率相同、振幅相同、傳播方向相反的微波,一列是入射波,一列是反射波,這兩列波將在波導管中形成駐波,并且是“純駐波”,波的波腹和波節(jié)點電場E的大小Emax0,而Emin=0。
(3)當波導終端不匹配時(任意負載下),就有一部分波被反射(波導中的任何不均勻性也會產(chǎn)生反射),形成所謂混合波。混合波是一種“行駐波”, 波的波腹和波節(jié)點電場E的大小。 Emax0,并且Emin0,為描述電磁波,引入反射系數(shù)與駐波比的概念,反射系數(shù)定義為Er/Eiej。
駐波比定義為:Emax,用駐波比來描述傳輸線阻抗匹配的情況。 Emin
其中:Emax和Emin分別為波腹(駐波電場最大值處)和波節(jié)(駐波電場最小值處)點電場E的大小。
不難看出:對于行波,=1;對于駐波,=∞;而當1<<∞,是混合波。
【實驗儀器】
微波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參數(shù)有頻率、駐波比、功率等。而阻抗、波長、駐波比和功率等微波參數(shù)的測量方法有其獨特之處。微波阻抗的測量是通過檢測電場強度的相對值(即:駐波比)來實現(xiàn)。波長的測量可用諧振腔來進行(即通常所稱的“吸收式波長計”)。功率的測量是利用微波的熱效應,通過熱電換能器進行間接的量測。
本實驗是使用厘米波中的X波段,其標稱波長為3.2cm,中心頻率為9375MHz。其它主要設備有:
測量線:三厘米駐波測量線由開槽波導、不調(diào)諧探頭和滑架組成。其內(nèi)腔尺寸為a=22.86mm,b=10.16mm。其主模頻率范圍為8.60~9.6.GHz,對于TE10波而言,截止波長c2a=45.72mm,截止頻率為ccc6.557GHz。開槽直波導位于波導寬邊的正中央,平行于波導軸線,不切割高頻電流,因此對波導內(nèi)的電磁場分布影響很小,開槽波導中的場由不調(diào)諧探針取樣,探針感應出的電動勢經(jīng)過晶體檢波器變成電信號輸出,可以顯示沿波導軸線的電磁場變化信息。實驗中就是通過探測測量線中電磁場的分布達到測量微波的各種參數(shù)目的。
實驗報告[集錦] 篇31
一、開題背景:
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zhuǎn)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zhì)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思想、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辦出各自的特色。《綱要》為我們創(chuàng)辦書法特色指明了方向.的..,注入了活力。我校決定從學校的寫字教學入手,爭創(chuàng)特色,全面落實從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的轉(zhuǎn)軌。學校在全面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所規(guī)定課程外,開設了寫字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我們認識到寫好漢字不僅是書法家的事,也是每個中國人的事。書寫對提高學生文化素質(zhì)、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培養(yǎng)形成良好習慣、優(yōu)秀品格都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學校運用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從多個層面分析,說明加強寫字教學對搞好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教育及發(fā)展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和人格素質(zhì)的重大意義。 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9.1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0.4~0.5g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0.5g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zhuǎn)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jié)果
vnaoh/ml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jié)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結(jié)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mol·l—1
m樣/g
v樣/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讀數(shù)
終讀數(shù)
結(jié)果
ωh2c2o4
h2c2o4
結(jié)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實驗報告[集錦] 篇32
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1、目的
制圖實踐教學是學習制圖技能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將基本理論知識及基
本制圖技能加以綜合應用的過程。通過手工制圖實訓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鞏固制圖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國家的建筑制圖標準規(guī)定。學會用作圖方法解決一般的空間度量問題和定位問題,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內(nèi)容及要求
手工制圖實訓環(huán)節(jié)要求完成規(guī)定的建筑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的繪制(2#圖紙1張);結(jié)構(gòu)平面圖、鋼筋混凝土構(gòu)件詳圖的繪制(2#圖紙1張)以及本實驗報告內(nèi)容。
學生在畫圖前要認真復習建筑制圖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國家的建筑制圖標準規(guī)定。在繪圖過程中,要始終保持高度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和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所繪制的施工圖應符合“國標”有關規(guī)定,要求技術(shù)合理、投影正確、表達清楚、尺寸齊全、字體工整以及圖樣布置緊湊、圖面要求保持整潔。
二、主要儀器設備和消耗品
三、實驗方法與步驟:
操作過程
1、 建筑施工圖的繪制
綜述、
1.確定繪制圖樣的數(shù)量根據(jù)房屋的外形、層數(shù)、平面布置和構(gòu)造內(nèi)容的復雜程度,以及施工的具體要求,確定圖樣的數(shù)量,做到表達內(nèi)容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圖樣的數(shù)量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以少為好。
2.選擇適當?shù)谋壤?/p>
3.進行合理的圖面布置圖面布置要主次分明,排列均勻緊湊,表達清楚,盡可能保持各圖之間的投影關系。同類型的、內(nèi)容關系密切的圖樣,集中在一張或圖號連續(xù)的幾張圖紙上,以便對照查閱。
4.施工圖的繪制方法繪制建筑施工圖的順序,一般是按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詳圖順序來進行的。先用鉛筆畫底稿,經(jīng)檢查無誤后,按“國標”規(guī)定的線型加深圖線。鉛筆加深或描圖上墨時,一般順序是:先畫上部,后畫下部;先畫左邊,后畫右邊;先畫水平線,后畫垂直線或傾斜線;先畫曲線,后畫直線。
5.正確應用圖例、引出線索引符號、詳圖符號等圖示符號。并保持圖面整潔。 建筑施工圖畫法舉例
2.建筑平面圖的畫法步驟
(1)選取比例,確定圖幅,布置圖面,根據(jù)所畫建筑的復雜程度,保證圖面布局整體整潔美觀。
2)畫所有定位軸線,然后畫出墻、柱輪廓線。
3)定門窗洞的位置,畫細部,如樓梯、臺階、衛(wèi)生間等。
4)經(jīng)檢查無誤后,擦去多余的圖線,按規(guī)定線型加深。
5)標注軸線編號、標高尺寸、內(nèi)外部尺寸、門窗編號、索引符號以及書寫其他文字說明。在底層平面圖中,還應畫剖切符號以及在圖外適當?shù)奈恢卯嬌现副贬槇D例,以表明方位。最后,在平面圖下方寫出圖名及比例等。
3.建筑立面圖的畫法步驟
建筑立面圖一般應畫在平面圖的上方,側(cè)立面圖或剖面圖可放在所畫立面圖的一側(cè)。
1) 選比例,定圖幅進行布置,一般與平面圖一致。
2) 畫室外地坪、兩端的定位軸線、外墻輪廓線、屋頂線等。
3) 根據(jù)層高、各種分標高和平面圖門窗洞口尺寸,畫出立面圖中門窗洞、檐口、雨篷、雨水管等細部的外形輪廓。畫出門扇、墻面分格線、雨水管等細部,對于相同的構(gòu)造、做法(如門窗立面和開啟形式)可以只詳細畫出其中的一個,其余的只畫外輪廓。
4) 檢查無誤后加深圖線。
5) 注寫標高、圖名、比例及有關文字說明。
3.剖面圖的畫法步驟
1)按比例畫出定位線,包括定位軸線、室內(nèi)外地坪線、各層樓面線和屋面線,并畫出墻身輪廓線
2)畫出樓板、屋頂?shù)臉?gòu)造厚度,再確定門窗位置及細部(如梁、板、樓梯段與休息平臺等)。
3)畫出可見的構(gòu)配件的輪廓線及相應的圖例。
4)按要求加深圖線。
5)按規(guī)定標注尺寸、標高、屋面坡度、散水坡度、定位軸線標號、索引符號及必要的文字說明。
2、 結(jié)構(gòu)施工圖的繪制框架梁、柱配筋圖
1、選取比例,確定圖幅,布置圖面,根據(jù)所畫建筑的復雜程度,保證圖面布局整體整潔美觀。
3、完整標出框架的`構(gòu)件尺寸及定位尺寸,并用一度尺寸線標明層高、柱高、梁頂標高。
4、柱的縱向鋼筋
(1) 用粗實線表示。Ⅰ級鋼筋的切斷點要畫彎鉤;Ⅱ級鋼筋的切斷點用短斜線標出,并斜向鋼筋一方;鋼筋如采用機械連接或等強度對接焊,接點或焊點用圓點表示。箍筋可用中粗實線表示。
(2) 柱中插筋及切斷鋼筋的錨固長度LaE,可采用文字說明的方法注明。
(3) 頂層柱頂柱筋及梁筋的錨固做法,應在圖上有所表示。
(4) 柱的剖面大樣中各類縱筋和箍筋要分別標注,并標明剖面尺寸。
4、柱的箍筋
(1)柱箍筋加密區(qū)范圍以及加密區(qū)、非加密區(qū)、節(jié)點核芯區(qū)的箍筋做法應在圖上注明;
(2)箍筋按規(guī)定需采用復合箍筋時,應在柱剖面旁邊用示意圖表示復合箍筋的做法,并注意箍筋末端彎鉤的畫法。
5、梁的縱向鋼筋
(1)懸臂梁負筋,應與框架梁邊跨的負筋一起考慮,繪圖時可根據(jù)需要進行調(diào)配,以免支座鋼筋過密。
(2)梁縱筋由于構(gòu)造原因不能伸入鄰跨時,可將部分鋼筋向下或向上錨入柱內(nèi),繪圖時可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配筋。
(3)梁的支座負筋分批切斷時,在圖中應分批標明切斷點位置。為便于區(qū)分鋼筋,詳圖中宜加上鋼筋編號。
(4)抗震設計時框架梁的貫通鋼筋,當采用機械連接或等強度對接焊接長時,應標出接點位置;當采用兩端與支座負鋼筋搭接的方式或在跨中一次搭接的方式接長時,應在圖紙上注明搭接位置及長度。
(5)梁端底筋及面筋錨入柱內(nèi)的錨固長度LaE,可采用文字說明的方法。
6、梁側(cè)有集中荷載(次梁)作用時,應標出吊筋及附加箍筋的位置,并畫出吊筋的大樣。
7、梁端箍筋加密區(qū)的范圍、加密區(qū)及非加密區(qū)的箍筋做法應在圖上注明。
8、梁的腰筋為按構(gòu)造配置時,長度伸至梁端即可;按計算(抗扭或側(cè)向抗彎)而設置的腰筋,其錨入柱內(nèi)的長度為LaE,繪圖時須注意其區(qū)別。
9、梁剖面大樣中各類縱筋和箍筋要分別標注,并標明剖面尺寸。 采用復合箍筋時,應在剖面旁邊用示意圖表示復合箍筋的做法。抗扭箍筋應注意箍筋末端彎鉤的畫法。
剪力墻配筋圖
1、 力墻配筋平面圖及剖面圖的比例可與框架大樣圖相同。連梁因為鋼筋通用配置,故截面及配筋相同的連梁可只作一個剖面,比例可用1:20或1:30.
2、 用一度尺寸線標明層高及連梁高,注上連梁頂?shù)臉烁摺嗣骷袅Φ亩ㄎ惠S線、開口尺寸、各片墻的厚度、寬度及端部暗柱或明柱的尺寸。 軸對平面或剖面中的孔洞(如電梯井、門洞等),要用陰影方法表示,并在圖紙背面用紅色鉛筆在陰影部分輕涂。
3、 剪力墻各種鋼筋的用量應在平面及剖面圖中適當表示。當豎向鋼筋沿高度減少時,要標出考慮錨固長度后縱筋的切斷位置。
4、 連梁的底筋、面筋、腰筋、箍筋以及拉結(jié)筋的數(shù)量及構(gòu)造要求,應在圖上表達清楚。 鋼筋均用粗實線表示。Ⅰ級鋼筋的切斷點畫彎鉤,Ⅱ級鋼筋畫短斜線。
5、 剪力墻的水平鋼筋與豎向鋼筋的關系、拉結(jié)筋的做法、鋼筋的搭接做法、水平鋼筋轉(zhuǎn)角構(gòu)造、頂層豎筋與屋面板的錨固、墻與柱之連接等構(gòu)造做法,應在施工圖中或在(高層)結(jié)構(gòu)說明中表達清楚。
四、實驗結(jié)果與數(shù)據(jù)處理:
參照“實驗方法與步驟”的內(nèi)容,用文字、流程圖、表格、圖表等形式,按照時間順序,描述自己的實驗過程、操作內(nèi)容、心得體會等內(nèi)容。
實驗報告[集錦] 篇33
作為物理學課程的一部分,大物實驗一直被譽為是學生們最喜歡的實驗之一。通過實際操作和觀測,學生們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并且培養(yǎng)實驗設計和數(shù)據(jù)分析的能力。本次實驗將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和分析,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
實驗目的
本次實驗旨在探究不同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具體通過測量不同材質(zhì)表面上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并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來驗證摩擦力與物體質(zhì)量、受力面積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關系。
實驗步驟和數(shù)據(jù)記錄
1、準備工作:準備好不同表面材質(zhì)的水平滑動面板、各種材質(zhì)的滑塊、彈簧測力計、直尺、計時器等實驗裝置;
2、測量滑動摩擦系數(shù):選擇一個滑塊,將其置于水平滑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施加在滑塊上的水平力F,記錄下所需的拉力值,并且根據(jù)力的大小和彈簧測力計的刻度來計算其摩擦力f,通過測得的拉力值和初始距離,求得物體運動時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分析數(shù)據(jù):根據(jù)測得的數(shù)據(jù)繪制出摩擦力與受力大小的關系圖表,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4、結(jié)果總結(jié):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和分析,得出結(jié)論,并進一步討論實驗中可能存在的'誤差及改進措施。
實驗結(jié)果及分析
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我們得到了不同材質(zhì)表面上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的數(shù)據(jù),并繪制出摩擦力與受力大小的關系圖表。通過分析圖表數(shù)據(jù),我們得出以下結(jié)論:
1、摩擦力與受力大小成正比,符合摩擦力的經(jīng)驗公式;
2、不同材質(zhì)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有所不同,表明不同材質(zhì)的表面粗糙度和相互作用力引起的摩擦力也不同;
3、實驗中可能存在的誤差主要包括儀器讀數(shù)誤差、摩擦表面不夠光滑等,可以通過提高測量精度和改進實驗裝置來減小誤差。
實驗結(jié)論及展望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深入了解了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以及摩擦力與受力大小、表面材質(zhì)等因素的關系。在今后的學習和應用中,我們可以根據(jù)摩擦力的特性,設計更為有效的減摩設備,提高機械效率;在工程實際中,通過改變接觸面材質(zhì)和潤滑方式,來降低摩擦阻力,提高機械性能。
總之,大物實驗作為物理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學生們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并培養(yǎng)實驗設計和數(shù)據(jù)分析的能力。通過本次實驗,我們不僅獲得了知識,更培養(yǎng)了實驗思維和動手能力,這對于我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