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與供應談判(精選5篇)
采購與供應談判 篇1
俗話說得好“輔車相依,唇亡齒寒”,采購與供應鏈的關系恰如唇齒,采購幾乎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面對的重要商業行為,如果執行不到位,整個供應鏈就轉不動,所以,要使整個供應鏈保持協同一致,必須從采購抓起。
采購是供應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據統計,生產型的企業至少要用銷售額的50來進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購,而中國的工 業企業中,各種物料的采購成本更是高達企業銷售成本的70。顯而易見,采購絕對是企業成本管理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成本的降低不僅意味著利潤的提高,企業還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降低產品售價以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最終獲利水平。并且,采購的速度、效率、訂單的執行情況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
采購與供應商的互惠互利
采購作為供應鏈的端口,必須做好供應商管理,加強供應商管理有利于發揮供貨體系的最大效能。主要體現:第一,可以降低成本,據調查,采購成本如果在40%-60%的話,供應商選擇得好的話可以降低4%-8%的成本;第二,提供產品質量,產品質量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質量直接決定著企業產品的質量;第三,可以加快流通速度,通過調整采購時差可以有效縮短交付周期,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企業庫存壓力。在供應鏈的體系中,采購與供應商的關系是互為顧客關系,雙方都要盡量滿足對方的合理需求,而不是傳統的買賣方市場那樣,相互競爭,互相掐架。要做好供應商管理,我們要做好幾件事情:1、選擇適合的供應鏈;2、維護好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
采購與生產的推拉關系
采購與生產的關系實際上是一種‘推拉關系’存在,一方面生產部門會在短期計劃中有意提高短期生產量,主要是考慮到未來需求的不確定性,這個時候就會推動采購部門準備很多物料,結果會導致多余的物料進入生產環節,生產出多余的產品;另一方面當采購部門知道這種情況時,由于降低庫存的壓力就會減少物料采購,生產部門會發現他們需要的物料不夠多,這樣就會拉動采購部門再去采購物料。那么在供應鏈的體系中,這種推拉關系就會得到淡化,因為采購和生產的響應都是非常迅速及時的。比如創捷供應鏈管理平臺,利用自身的供應商、廠商、倉儲物流和進出口服務優勢,根據客戶需求,及時提供采購和生產執行,確保客戶能夠及時提供市場需求的產品。
采購執行始于營銷環節
為了保證采購質量達到最佳,采購除了關注供應商、生產環節外,還應該了解企業銷售的情況。通過建立和營造和諧的內部溝通渠道和外部溝通環境,與內部銷售部門進行信息交流,及時了解顧客對產品購買的需要,為提供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而采取相應的采購措施。試想一下,如果很多顧客反應您公司的某款手機使用情況不錯,有良好的口碑,勢必會有下輪的銷售高峰。這個時候,為了產能跟上市場需求,企業必須做好及時的采購計劃。
總結
現代企業管理趨勢,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分分合合,采購關注于價格、合同等與供應商有關的管理活動,供應鏈管理覆蓋面比較寬,涉及到材料的采購、交付、存儲、生產、物流、內部材料變化、成品客戶交付等環節,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實際上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供應鏈管理更強調整個鏈條各節點企業的關系。
采購與供應談判 篇2
1、采購人員與供應商談判的定義
通常來講與供應商談判的方式和信息有兩種,其中一種是談判的兩者之間直接通過有形式的(例如:文字或語音的方式)來傳遞雙方目的和意見的表面信息,另一種則是是傳遞這種表面信息的方式、時間、語氣等所隱含的談判對方的底層信息,也就是對方心理的真正想法,也就是說,這兩種的可能性也許是一致的,也可能時完全不一致的,但是兩者之間的信息相比,還是第二種更為信息準確,談判的技巧事實上就是用研究所傳遞的表面形式的方式、時間等方面所蘊含談判對方的底層信息以獲得談判對方心里的真正想法,最周在根據對方的想法來采取相應的對策,最終以有效的措施來影響對方的心理獲得對于本身有利的結果。
2、談判的技巧
2.1在談判之間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在采購中,要想成功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重要的就是必須實現做好充分的談判準備,要根據采購的數量、金額等方面的多少來決定具體的計劃,也就是說先要做足功課,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采購人員自身要對所需采購的材料相關的專業知識必須了解,例如要是購買設備就要了解設備的是否是進口的,是不是涉及到稅率的問題,對供應商的了解等方面,并且要先烈好提綱,以免在談判時忘記哪一項重要的,這樣的話就可以在談判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掌握各種重要信息,讓供應商無懈可擊,最終達到理想的談判目標。
2.2盡量和最終有權做決定的人物進行談判
對于專業的采購人員來講,平時面對的人群有可能時候推銷員、企業代表、各個級別的主管、等人物,這些任務是根據供應商的企業閨蜜來決定的,也就是說這些面對的談判對象的權限不同,往往就會出現談判之后,對方卻決定不了談判結果,需要請示上級的決定,這樣就可以拖延時間,再找其他的談判高手來進行尋找破綻,因此,這時候采購人員要避免與沒有決定權的當事人進行談判,這樣可以減少浪費時間、不免露底給對方,那么就要在正式談判之前先確定好對方的權限。如果無法說服對方的首腦時,還可以采取把談判的矛頭指向“對方組員”。這正如古時候的攻城掠地一般,只要先拿下城外的要塞,就可以長驅直入了。在無法說服時,便應改弦易轍,設法通過“對方組員”來動搖“對方首腦”的立場。
2.3打好開端談判
打好開端的策略實際上就是指在采購談判的過程中先給出一個低于供應商實際要求的談判起點為主,之后以讓利的條件在來吸引對方,這樣就可以擊敗同類競爭對手,然后在將供應商引誘上鉤,在其進行談判,最終強迫供應商讓步,達到自己的利益目標,另外,作為專業的采購人員還要懂得談判對方的需要,然后根據對方的需要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盡量滿足,還有就算是有多好的供應品也不能流露出內心滿意的看法,要讓在供應商那里他們達到準確的印象,要讓他們以為費了很大的力氣才獲得一點讓步,在談判時盡量不要便顯出很肯定和很滿意的態度,讓他們覺得讓步與不讓步在采購方心中時刻有可無,不要要讓對方猜到你在想什么,這樣才使你更盡快的達到你想要的談判結果。
2.4探知臨界價格
在談判中采購方想知道供應商的最低出讓價,供應商想知道采購方的最高接受價,以便判斷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臨界價格。探知臨界價格的技巧有:以假設試探;低姿態試探;規模購買試探;讓步試探;合買試探等方式。
2.5開盤報價明確、清晰而完整
報價應該堅定、明確、完整且不加任何解釋和說明開盤價的報價要堅定、果斷,不保留任何余地,給對方留下認真和誠實的印象。報價時不要對本方所報價格做過多的說明和辯解,因為對方對我方報價的水分多少都會提出質疑的。如果在對方還沒有提出問題之前,便主動加以說明,會提醒對方意識到我方最關心的問題,而這種問題有可能是對方尚未考慮過的問題。
2.6巧妙還價
首先在談判的雙方進行報價截止之后,采購和供應雙方都會進入討價還價的焦灼情況,在這拉鋸戰中,采購人員必須要以情形的頭腦和快捷的反應應變能力來處理,也就是說在進行還價的時候必須要有彈性,切忌不能漫天要價,亂換價格,更不能在一開的時候就患處最低的價格,這樣就可以避免供應方認為沒誠意,還可以減少因為失去彈性導致被動,避免導致談判的價格毫無余地,最后終止。然后可以進行談判轉移的方式進行還價,在談判中會經常遇到給采購方施加壓力,說就是最后的讓步了,這時采購人員盡量不要著急直接回應,要利用機會找到突破口,再把問題轉移到另一個重要的問題點上,最終找到談判的合適機會。
2.7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
首先盡量從對方的立場說話。很多人誤以為在談判時,應趕盡殺絕,毫不讓步。但事實證明,大部分成功的采購談判都要在彼此和諧的氣氛下進行才可能達成。在相同交涉條件上,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說明,往往更有說服力。然后以數據和事實說話,提高權威性取得對方的信任。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以事實為依據。
采購與供應談判 篇3
一、柯泰倫曾是蘇聯派駐挪威的全權代表。她精明強干,可謂女中豪杰。她的才華多次在外交和商務談判上得以展示。有一次,她就進口挪威鯡魚的有關事項與挪威商人談判。挪威商人精于談判技巧,獅子大開口,出了個大價錢,想迫使買方把出價抬高后再與賣方討價還價。而柯泰倫久經商場,一下識破了對方的用意。她堅持出價要低、讓步要慢的原則。買賣雙方堅持自己的出價,談判氣氛十分緊張。各方都拿出了極大的耐心,不肯調整己方的出價,都希望削弱對方的信心,迫使對方做出讓步。談判進人了僵持的狀態。
柯泰倫為了打破僵局,決定運用談判技巧,迂回逼進。她對挪威商人說:“好吧,我只好同意你們的價格啦,但如果我方政府不批準的話,我愿意以自己的工資支付差額,當然還要分期支付,可能要支付一輩子的。”柯泰倫這一番話表面上是接受了對方的價格,但實際上卻是以退為進,巧妙地拒絕對方的要求。挪威商人對這樣的談判對手無可奈何。他們怎么能讓貿易代表自己出工資支付合同貨款呢?他們只好把鯡魚的價格降下來。
采購與供應談判 篇4
選擇一個好供應商的標準
1、經營管理水平
經營管理水平高的 供應商才有能力提供優質的商品。
2、持續供應和擴大供應的能力
持續供應和擴大供應能力如何,具體來說,是逐年擴大指定量的商品的能力如何,這一點尤其重要。
3、市場地位
市場地位通常指那些擁有名牌的大型生產供應商,特別是這些生產供應商在不同地區的市場地位差異,對你的進貨更有意義。
4、低價格產品開發能力
低價格產品開發能力關系到未來發展過程中生產、加工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雖然,對于供應商選擇的標準可以因產業的不同,企業規模和經營模式的不同而不同,但這10項標準和5項特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采購在選擇供應商時必須予以關注, 同時要根據自己企業和行業的特點設計出符合需求的優質供應商選擇標準。
采購與供應談判 篇5
1.掌握情報,后發制人
在某次交易會上,我方外貿部門與一客商洽談出口業務。在第一輪談判中,客商采取各種招數來摸我們的底,羅列過時行情,故意壓低購貨的數量。
我方立即中止談判,搜集相關的情報,了解到日本一家同類廠商發生重大事故停產,有了解到該產品可能有新用途。再仔細分析了這些情報以后,談判繼續開始。我方更具掌握的情報后發制人,告訴對方:我方的貨源不多;產品的需求很大;日本廠商不能供貨。對方立刻意識到我方對這場交易背景的了解程度,甘拜下風。在經過一些小的交涉之后,乖乖就范,接受了我方的價格,購買了大量該產品。
▲評點:在商業談判中,口才固然重要,但是最本質、最核心的是對談判的把握,而這種把握常常是建立在對談判背景的把握上的。
2.制造虛假情報,聲東擊西
我國某工廠要從日本A公司引進收音機生產線,在引進過程中雙方進行談判。在談判開始之后,日本公司堅持要按過去賣給某廠的價格來定價,堅決不讓步,談判進入僵局。
我方為了占據主動地位,開始與日本B公司頻頻接觸,洽談相同的項目,并有意將此情報傳播,同時通過有關人員向A公司傳遞價格信息,A公司信以為真,不愿失去這筆交易,很快接受我方提出的價格,這個價格比過去其他廠商引進的價格低26%。
▲評點:在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往往應該去探索另一種方法,在本例中,我方運用了傳播假情報,獲取了主動權,取得了勝利。
3.掌握環境情報,以靜制動,靜觀其變
1987年6月,濟南市第一機床廠廠長在美國洛杉磯同美國卡爾曼公司進行推銷機床的談判。雙方在價格問題的協商上陷入了僵持的狀態,這時我方獲得情報:卡爾曼公司原與臺商簽訂的合同不能實現,因為美國對日、韓、臺提高了關稅的政策使得臺商遲遲不肯發貨。而卡爾曼公司又與自己的下家(客戶)簽訂了售貨合同,對方要貨甚急,卡爾曼公司陷入了被動的境地。我方根據這個情報,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沉著應對,卡爾曼公司終于沉不住氣,在訂貨合同上購買了150臺中國機床。
▲評點:在談判中,不僅要注重自己方面的相關情報,還要重視對手的環境情報,只有知己知彼知勢,才能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