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織學習《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有感
中宣部中組部發出通知,要求認真組織學習《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從世界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空想社會主義講起,分六個階段概要敘述了世界社會主義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深刻闡明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在艱辛的探索和實踐中,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書注重史論結合、文風通俗,力求做到思想性、針對性和可讀性相統一。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把組織《五百年》的學習同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貫徹系列講話精神結合起來,作為推進學習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創建的學習內容,緊密聯系實際,深刻認識和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人民網 2月11日
十八大曾指出:“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十八大報告之所以能給出這樣的明確答案,關鍵詞就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提出這樣的觀點有一個大的社會背景因素,就是當前中國面臨了一些問題:腐敗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社會矛盾比較突出;個別黨員干部意志渙散,甚至想效仿西方制度模式;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如果這些問題不推進,有可能會亡黨亡國。正是愿意直面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措施:提出“中國夢”構想;針對黨員干部隊伍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出臺;中央提出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老虎與蒼蠅一起打”的系列反腐行動等等。無不顯示了黨中央治國的信心與決心。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源于對國情與世界歷史進程的認識、源于探索實踐創新、源于不斷總結經驗、源于老百姓的衷心擁戴。一個國家走什么樣的政治發展道路,歸根結底是由這個國家的國情決定的。毛澤東當年依據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提出了與俄國革命相反的“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國。同樣,今天我們國家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是基于對國情的客觀判斷。學習《世界社會主義5xx年》可以從宏觀的角度理解我們所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鄧小平是創立中國社會主義特色道路的的總設計師,這條路,馬克思沒有說過,前人沒有走過,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要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唯一可做的就是探索實踐,探索實踐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特別需要“闖的精神、‘冒’的精神”。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想前人沒有想過的,做前人沒有做過的,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從1848年馬克思寫下《共產黨宣言》開始,經過馬克思主義誕生百年的風風雨雨、經過了中國社會主義數十年的曲折實踐和改革開放十幾年的惶惑與爭論,中國共產黨終于徹底擺脫了計劃與市場屬于社會根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找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這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一種全新的目標模式,教科書沒有記載,經典作家沒有論述,它突破了馬克思主義誕生百年以來人們思考的“禁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勇于實踐、勇于變革、勇于創新”,將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