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百歲老人的悼詞(精選3篇)
關于百歲老人的悼詞 篇1
老人的離去給兒孫帶來了很多悲傷,老人是家里的最高執權者,他們指導我們,關愛我們,所以在這特別的日子里,悼念他。
20xx年4月26日,天蒙蒙亮,一個善良祥和的老人從此與這個世界告別,這一次并不是他和所有人說再見,而是一次永久的、痛徹心扉的訣別,讓所有子孫兒女都為之悲慟,這位和藹可敬的老人就是我的爺爺,郗秉堂先生。他的離開讓天空都為之黯然失色,低沉與灰暗訴說著眾多兒女和親友的不舍與牽掛。
您就這樣走了,走得那么匆忙,匆忙得讓所兒女都來不及與您好好道別。如今,您的善良,您的友好,您的一切只剩下音容笑貌存留我們心間。爺爺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極其偉大的一生;爺爺的一生是艱困奮斗、經歷磨礪的一生,更是善良正直、勤儉節約的一生。雖然您不愛言辭,不愛張揚,卻在兒女心中豎起了一座永恒的豐碑。
爺爺用他的言行舉止感染和教導了眾多子孫兒女。平時節儉的他,讓我們對生活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點滴成方圓,沒有您點滴的積累,哪有郗氏家族如今的興旺;平日持家的他,將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無論春秋還是冬夏,您都在為家里的事務忙碌。雖然您腿腳不便,卻堅持一點一點收拾,我們在您默默無聞的付出中,感受到了奉獻的偉大。
作為一個稱職的丈夫,您早些年勤懇持家,在外面風風雨雨闖天下,吃苦耐勞只為了家里日漸豐好;作為嚴厲的父親,您養育了膝下七位兒女,您的諄諄教導使他們個個身強體壯,為人父為人母都是好榜樣;作為爺爺姥爺,您時刻關注著下一代的成長,不離不棄。
今天我們為您哭泣,為您傷心,哭泣您為什么早早留下兒女西去不回,傷心您為什么沒能常享清福。是子孫兒女不孝,再不能身前身后伺候您老;是子孫兒女不孝,再不能常伏膝前與您嘮嘮家常;是子孫兒女不孝,再不能日日盼望您老健康安好。如今我們只能為您將哀樂奏響,一遍又一遍唱我們心中的哀悼,我們只能將您的一切永遠記牢。
還記得每次家人團聚時,您永遠是蹲坐在灶臺前燒火的老人;還記得吃飯時您總是細嚼慢咽,告訴我們凡事不可操之過急;還記得初春時節您平整園子土地的身影;還記得您夏日午后吆喝家禽的聲音;還記得您深秋夜晚不停扒苞米的堅持;還記得您冬日里步履蹣跚的背影......這些我們都還記得,可是您為什么不能再陪我們走過接下來的每一個日升日落,每一個春夏秋冬。
也許郗秉堂對于大家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名字,而對于我們郗氏家族來說,您就是我們做人的楷模與典范。您雖然步履蹣跚,但卻擁有者樂于助人、平易近人、坦白向人的善良的心。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一定要多陪您說話聊天;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一定讓您笑容常掛臉上;如果可以重來,我們一定要讓您盡享天倫之樂。
爺爺請您一路走好,您的兒子兒媳為您送終到老,您的女兒女婿為您祈福禱告,您的家人親眷為您守靈戴孝。但愿天堂的路一馬平川,但愿極樂世界再無險阻,但愿在往生世界中一切安好。
仰天空悲切,無淚報春暉。百年浪跡后,再來孝前緣。爺爺請您一路走好,子孫后代永遠懷念您!謹以此文,代表郗氏家族所有孝男孝女對老人的離開表示沉重的緬懷!
關于百歲老人的悼詞 篇2
各位親友,村民們: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們村最受敬仰的百歲老人應紹娜同志。
應紹娜同志出生于1909年5月,她經受過百年風雨的洗禮,為我村開長壽先河。如今這位飽經風霜而子孫滿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20xx年3月20日下午1點50分,自然而然地安然冥目、乘鶴歸西。堪稱“平安楷模”。享年101歲。
應紹娜同志(我們晚輩都尊稱她阿婆)她經歷過幾個朝代的變遷,生前曾自豪地跟我們說起過她當年來我們村時只有三十幾戶人家。如今我們村已發展到百十戶幾百人口的村寨,見證了我們村的發展歷程,讓年輕人了解過去。同時也更加溫暖地感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好。
老人故去了,我們理應記住她的好。她老人家的故去,不僅親人的一大損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損失。我們失去了這樣一位受人敬仰的長輩:與人為善、辛勤勞作、生活儉樸、樂于助人。
后輩受您的恩惠,無法用言語表達。鄉親們,有人這樣寫道:
我們不曾忘記那位迎著風雨手執挑沙針為鄉里鄰居治病的身影;不曾忘記當年那位起半夜點油燈磨豆腐而忙上忙下辛勤操勞于晨間為鄉親們送出飄香可口的百姓佳肴的人是誰;曾記得,那引來報社記者鏡頭下穿針引線之絕技而由衷贊嘆的場景;曾記否?趕集路上那步履如飛的身姿,讓年輕人都發出了自愧不如的感慨。猶聽得,她把你和我的小名時常來呼喚;曾記得,有人為您寫過《喜歡老人》的美文刊登在金華日報上;曾記得,不成敬意的小輩們受到過你莫大的深情呵護。
您的品德確實可上詩品文,您的功績的確可讓人詠頌!
親人們不會忘記,鄉親們不會忘記;高山不會忘記,河流不會忘記;藍天不會忘記,白云不會忘記。
十年樹木,百年修身。正因為你擁有一顆平常心,才擁有偉大的品格。
阿婆的故去,是我們失去了一位長者,一位好同志。她雖離我們而去,再也聽不見親友的呼喊,使后輩再沒了可以孝敬的機會了。但她那種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高貴品德及和睦相處、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那顆心懷感恩的心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人們說,她百年平安歸去,是對我們永遠的祝福。
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努力學習生產和工作,搞好建設。以慰阿婆在天之靈。
應紹娜同志永垂千古!
今天我們在古老大廳上一個為您頌德,激勵后者,讓我們再次鞠躬作別。
我特為您送上一幅挽聯:平凡乃偉大,自然有天理。
高山俯首,為您送行。我們為您送上山頭,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阿婆,您走好——
應紹娜同志安息吧!
所有敬仰您的人 泣挽
浙江省永康市西溪鎮賈處村委 村老年協會
關于百歲老人的悼詞 篇3
各位賓客、各位親朋好友、各位相鄰:
今日,咱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境殷切吊唁白叟。白叟生于xx年xx月xx日,她于xx年月日時許,因肺癌病醫治無效,享年xx歲。
白叟,您不應走,您不應走得這么早!家庭離不了您,親朋好友離不了您,眾位鄉鄰離不了您。咱們為失掉您,而感到非常沉痛,非常傷心。
白叟從發病到逝世,她一直與病魔作斗爭,體現了非常堅強的.意志。一起,在她白叟家有病和病重時期,各位親朋好友和很多鄉鄰都不曾一次次地前來看望,促膝扳話,開辟思維,寬溫心里,極大地緩解了病況。她的老伴對她關懷備至,體貼入微,照料周到,充分體現了老夫老妻無法代替的真情實意和深厚感情。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等都非常孝順,都能不遺余力地關懷和照料白叟,錢和東西都不在話下。在跟前的,把熱乎乎的水和飯送到白叟嘴邊,不厭其煩,體貼入微,把照料白叟作為應盡的責任和本分;不在跟前的,掛心牽掛,三天兩頭地來看望,盡力盡一份孝心,走時難舍難離,戀戀不舍,千吩咐,萬安慰。白叟雖然走了,但是她卻是帶著滿足而去的。
白叟終身勤勞勞累。在家庭,尤其在鄉村家庭里,一個家庭主婦所受的苦,所受的罪,所接受的家庭壓力是無法衡量和核算的。張連珍白叟是一個典型的鄉村家庭婦人代表,深重的家務,繁忙的農活都滲透著她的很多汗水和汗水,她對家庭的支付是難以置信的。她從前疲乏地蹲在桑樹地里站不起來,他從前不止一次地趴在蠶筐上睡著,他還從前昏倒在鏟除雜草的玉米地里。的確,白叟的病與她的勤勞勞累有著親近的聯系,也即是說,超負荷的勞累,糟蹋了她的身體,奪走了她的生命。
白叟是一個賢妻良母。一個家庭主婦,既要照料作業的丈夫,又要關懷孩子的日子生長,是多么不容易。老伴為了村里的作業成天在外,可家務和農忙活都是自個承擔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支持老伴。它有四個孩子,拉扯四個孩子是個啥概念,需求支付多大的價值?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等,樣樣都由她來操心,可是她千難萬難都能挺過來。因而,個個孩子們都沒有孤負她的希望。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作業有成。
白叟終身真實仁慈。在家庭里,她尊老愛幼,善待家人,使家庭團結友善,幸福美滿。她與親朋好友以誠相待,處理好了各種聯系;她與鄰為實、與鄰為善,鄰邦相助,有求必應,在我們的.心目中,她是一個實真實在的人,是一個心腸仁慈的人。
各位賓客、各位親朋好友:白叟的終身,是勤勞勞累的終身,是艱苦樸素的終身,是實真實在的終身,是正派仁慈的終身,是榮耀的終身。她的逝世,是家庭的一大丟失,是親朋好友的意外,是眾位鄉鄰的意外。
人走精力在,身去德音存。咱們要化沉痛為力量,艱苦斗爭,勤勞致富,文明發家,盡力處理好與家人、與別人的各種聯系,要充分發揮自個的聰明才智,積極參于社會主義新鄉村建造,為完成中心提出的“生產發展,日子寬余,鄉風文明,村容整齊”的新型鄉村方針做出自個應有的貢獻。
最終,祝福白叟一路走好!謝謝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