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創編教案(精選2篇)
幼兒舞蹈創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自主模仿舞蹈動作,并能隨音樂有節奏、完整連貫地舞蹈。
2、學習提腰、松腰、轉腰等動作要領,并愿意積極參與動作表演。
3、體驗與同伴一起舞蹈的歡樂。
活動準備:
前期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一些模擬動作和學習舞蹈組合的經驗。
2、幼兒已有壓垮的練習。
物質材料準備:
1、加菲貓圖片一張、錄音機、音樂磁帶。
2、換好舞蹈衣、舞蹈鞋。
活動過程:
一、復習組合,激發表演情緒。
1、"今日,我們這兒來了許多的客人教師,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跳個舞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
2、復習舞蹈組合。
二、觀察發現,探索模仿動作。
1、觀察發現、初步感知。
"你們優美的舞蹈動作引來了小花貓的一位朋友,猜猜會是誰呢?"(出示加菲貓)"你看到的加菲貓有什么特點?誰愿意用動作來模仿一下加菲貓胖乎乎的樣貌。加菲貓為什么會這么胖呢?""到底是不是這些原因呢?讓我們聽聽音樂里是怎樣說的?""看,到此刻它還在打瞌睡呢?誰愿意來學一下它打瞌睡的樣貌"
2、播放音樂、完整欣賞。
"剛剛小朋友模仿得可真棒,教師把小朋友模范的這些動作串聯了起來,看看王教師是怎樣來模仿這只愛睡覺的加菲貓的?我模仿的怎樣樣?你最喜歡我跳的哪個動作?"
3、共同探討、模仿加菲貓舞蹈動作。
(1)探討打瞌睡、伸懶腰、打哈欠的動作要領。
"你喜歡哪個動作?加菲貓在打瞌睡的時候,小腰有什么變化呢?誰愿意試試用提要、松腰的方式來打瞌睡?"
(2)跟音樂分段模仿。
幼兒舞蹈創編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孩子們已認識“巧虎”。
2、每個孩子一個巧虎頭飾。
3、一段歡快的樂曲。
4、選擇室內或室外較寬敞的場地。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樂意伴隨著音樂節奏扭動身體。
2、感受與大家一起游戲的快樂,愿意和教師、同伴一起玩音樂游戲。
活動過程
一、巧虎來了
1、出示巧虎頭飾,引導孩子與巧虎打招呼。
師:這是誰呀?我們和巧虎說“巧虎好”。(教師要鼓勵每個孩子與巧虎打招呼,可以說“巧虎好”,也可以說“巧虎早”;教師還可以手持巧虎木偶,走到每個孩子面前,與孩子握握手等。)
2、觀看巧虎表演。
師:今天巧虎來給大家表演節目啦。(教師拿著巧虎木偶,伴隨音樂扭動身體各個部位,如果有個別孩子出現自主模仿行為,教師要加以鼓勵。)
二、與巧虎共舞
1、鼓勵孩子一起跳舞。
師:巧虎表演完了,你們喜歡嗎?快來和巧虎一起跳舞吧。(教師應以巧虎的口吻大聲招呼每個孩子來跳舞,引導性格內向的孩子逐步加入,如果有個別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強求。)
2、跟著節奏簡單扭動。
師:巧虎說“擺擺腦袋、扭扭屁股、跺跺小腳”。(教師可以引導孩子一起邊念短句邊扭動身體,可重復2~3次。)
3、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拍手。
師:巧虎說“上面拍一拍、下面拍一拍、前面拍一拍、后面拍一拍”。(如果還有個別孩子沒有扭動起來,教師可以輕輕拉著他的手隨著音樂晃動或拍打節奏,可重復2~3次。)
師:巧虎又說“我們上面拍手1、2,下面拍手1、2,前面拍手1、2,后面拍手1、2”。(“后面拍手1、2”的動作對托班孩子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師:巧虎問“小朋友還可以拍哪里”。(鼓勵孩子大膽開口,說說身體其他部位的名稱,然后大家一起做動作,如“拍拍小臉1、2”。)
師:巧虎說“小朋友們,你們本領真大”。(教師手持巧虎木偶,伸出大拇指表揚孩子。)
三、和巧虎告別
師:現在,巧虎要回家啦,我們一起和巧虎說“再見”吧。(讓每個孩子與巧虎握手道別。)
活動建議
第一,設計活動時,教師可以選擇托班孩子熟悉與喜愛的動物或人物形象,用來導入活動并貫穿整個活動過程,這樣容易激發大多數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更樂于模仿動作。
第二,選擇合適的音樂是活動成功的關鍵。選用的音樂應具有節奏明顯、旋律歡快的特點,盡可能是孩子已經接觸過、較為熟悉的音樂,如《兩只老虎》《小星星》等,這樣更容易讓孩子產生認同感。
第三,該活動也適合在戶外運動時進行,還可在區域中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