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精選7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篇1
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探索,主動思考問題。
2、引導幼兒感知球的主要特性:彈跳、能滾動、在水中會浮起來。
3、體驗活動的樂趣
準備:
皮球若干,場地、一盆水、廢報紙、布、毛巾、木塊、橡皮泥等。
過程:
一、設問導入:
看,這是什么(各種空心的皮球)如果我把它放在水里,如果我把球放在地上拍打,小朋友樣都來猜猜會怎么樣?
二、反互探索,感知球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自由探索
師: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的球,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球去試一下吧。
讓幼兒自由的探索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2、第二次有目的的探索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用球進行了實驗,現在誰來告訴老師你都發現了些什么?
(讓幼兒進行討論,并回答老師的問題)
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把球寶寶放到水里,它會怎么樣呢?(它就會浮在水面上)
把球放在地上用手拍打,球寶寶又會怎么樣呢?(會向上彈起來)
現在讓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做游戲,進行觀察吧!
(1)、把球放到水中,觀察球是否浮在水面上,和其它實心物體比較,感知球是空心的,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2)、讓幼兒在地上拍球,球會彈跳起來,感知球有彈性,所以能跳起來,學習名詞“彈性”
(3)讓幼兒把球放在不同物體上向前滾,比一比哪一個球能滾得更遠?感知球滾動的快慢和地面有關。
3、小結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都開動腦筋和老師一起想!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球在水里水浮在水面上、用手拍一拍拍就會向上跳起來,還會向前后左右不同的地方滾動。
延伸
師:現在小朋友都知道了球寶寶在水里的時候會浮在水面上,用手拍打它,它就會跳起來,還有球寶寶可以前后左右的滾動,真的是太神奇了,現在我請小朋來幫老師想一想哪一些球寶寶會浮在水面上的?哪一些球寶寶拍拍它會跳起來?還有哪能些球寶寶可以前后左右向不同的方向滾動?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蘿卜的外形特征,知道蘿卜的種類多。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大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3.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蘿卜的食用方法,喜歡吃蘿卜。
活動準備:
1.各種蘿卜的實物、圖片若干。
2.每桌一盤切好的各色蘿卜塊。
3.蘿卜雕刻的造型若干。
活動重點:
了解蘿卜的特征。
活動難點:
能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審美元素:
1.通過對各種蘿卜的認識,充分感受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蘿卜的外形美。
2.感受蘿卜造型的美。
活動過程:
1.出示蘿卜造型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1)師:你能看出是什么嗎?(龍和鳳)好看嗎?你知道它們是用什么做的嗎?(請幼兒自由討論)
(2)向幼兒簡單介紹雕刻用的工具刀。
(3)欣賞一些蘿卜雕刻的造型。
2.認識蘿卜的外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蘿卜實物:
師:你認識這些蘿卜嗎?你知道有什么樣子的蘿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蘿卜。
師:看看,這兒有什么樣的蘿卜?
小結:蘿卜有各種各樣的,有橙色的胡蘿卜,有白蘿卜,有綠蘿卜,有紅蘿卜,有紫蘿卜;有圓圓的蘿卜,有橢圓的蘿卜,有長長的蘿卜;有的蘿卜比較大,有的蘿卜很小。
3.討論:你知道蘿卜有什么用嗎?
小結:蘿卜可以生吃,可以做菜,還可以腌制成小菜等。
4.品嘗蘿卜。
請幼兒品嘗各種蘿卜,說一說,吃的蘿卜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味道的?(有的是甜甜的,有的是辣的。)
5.總結:蘿卜有豐富的營養,吃了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開展種植蘿卜活動。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篇3
教學內容:愛的密碼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胎生、卵生的兩種生殖方式及其發育過程。
2、嘗試在協商中共同探索關于動物的奧秘。
教學重點:
了解動物愛寶寶的方式。
教學準備:
配對圖片 黑板
活動過程
一 媽媽和娃娃配對
1、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些動物媽媽和動物寶寶,看他們都在這兒呢?都有誰來了呢?
2、 玩了一會之后,這些糊涂的娃娃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好不好,把娃娃送到媽媽的身邊。(幼兒分組操作,媽媽和娃娃圖片操作)
3、分享配對好的媽媽和寶寶
現在哪個小組愿意來把自己的結果告訴大家。
有分歧的來討論。
4、單老師看到了有的媽媽和娃娃很容易找到,但是有的就有點不一樣了,有的媽媽和娃娃長的很象,有的則娃娃小的時候是不象媽媽的,長大后才象媽媽。
二 了解動物媽媽生寶寶的兩種方式
1、看小小雞和媽媽母雞的樣子就不一樣,我們一一看,母雞媽媽是怎么生出雞寶寶的。
雞媽媽是先生蛋--蛋變成小小雞--小小雞再長成雞。(結合圖片展示)
2、和雞一樣,先把生出來蛋寶寶或卵,再孵化長成小寶寶的動物我們都叫它是卵生動物。
3、那么你知道還有誰也是象雞媽媽一樣,也是卵生動物的呢?
(雞、鴨、鵝、魚,鳥、蟬蒼蠅等等) 教師分類粘貼
其實在動物世界里,除了雞、鴨、鵝是卵生的,各種各樣的鳥類,魚類,還有昆蟲他們都是卵生的動物。
4、所以的動物媽媽都是這樣生寶寶的嗎?當然不是,那他們是怎么生寶寶的。
5、出示小鹿的圖片。
原來向小鹿一樣小寶寶直接媽媽的肚子里長成,然后再生出來的動物,我們叫它們是胎生動物。那你知道哪些動物是胎生的動物呢?
三 幼兒嘗試分類
剛才我們知道了動物有是卵生的動物和胎生的動物,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動物分分家,
四、
動物媽媽愛它們的娃娃,它們愛寶寶的方式各不相同。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說出它的名稱。
2、初步理解光滑和粗糙的概念。
3、鼓勵幼兒多吃蔬菜,體驗品嘗蔬菜的樂趣。
活動準備:不同種類的蔬菜若干。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感知蔬菜外形特征,體驗光滑和粗糙,并能說出名稱。
1.師:今天,陳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樣東西,它們藏在了布袋里,你們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嗎?請小朋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猜一猜里面可能是什么?
師:這個摸上去很光滑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我們一起打開看一看。西紅柿是什么樣子的?(幼:圓圓的、紅紅的)教師出示西紅柿圖片,并用圖標做記錄。
2、師:咦?那這個口袋的東西摸上去會有什么感覺呢?誰愿意來摸一摸?這個很粗糙的東西會是什么呢?(幼兒猜測)老師把它請出來,教師出示黃瓜,并用圖標做記錄做記錄。
二、選一選,送一送,根據蔬菜的光滑和粗糙進行分類,鞏固概念。
師:今天陳老師給小朋友們還準備了一些蔬菜。這些蔬菜里面有哪些摸上去是光滑的,有哪些是粗糙的。請小朋友們摸一摸,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蔬菜,它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師:現在我們把蔬菜寶寶送回家,是光滑的放在貼橫線標記的筐子里,是粗糙的放在貼波浪線標記筐子里。幼兒操作,驗證送的是否正確。
三、品嘗蔬菜。
師: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2種蔬菜,請小朋友們品嘗品嘗。是西紅柿和黃瓜。這2種蔬菜洗干凈就可以直接吃了,有的蔬菜要燒熟了才可以吃的。你們想吃嗎?(幼:想)吃蔬菜對我們的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可以補充我們身體里的維生素,滋潤皮膚,補充營養,小朋友們要多吃蔬菜。現在自己去品嘗一下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車的一些共同特征。
2.簡單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
知道車的一些共同特征。
難點:
簡單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車子的秘密》,教學電子資源:《汽車小博士》。
2.各種玩具車,教師提供或請幼兒收集一些關于車的圖畫書、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回顧已經知道的車的名稱、外觀特征及用途。
1.我們已經了解了各種各樣的車,說一說你都知道了哪些車呢?
2.老師今天要提幾個關于車的問題 ,看看哪個小朋友知道的最多,看看誰是我們的“汽車小博士”。
二、教師和幼兒圍坐在大桌子邊,請幼兒查看幼兒用書《車子的秘密》、玩具車以及各種車的圖畫書、圖片等資料,回答教師的問題,爭當“汽車小博士”。幼兒回答完畢后,教師再一邊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的圖片,一邊給幼兒介紹關于方向盤、車牌、汽車加油方面的知識。
1.車都有方向盤嗎?
2.哪些車沒有方向盤?
3.許多車是靠轉動方向盤來控制方向,不過,像地鐵、高鐵等,因為行駛在固定的軌道上,所以是靠著操控桿來控制車子的行進速度。
4.為什么車斗有車牌?
5.車牌代表車的身份,所有的車都要掛車牌才能上路,車牌號碼由漢子、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不同顏色的車牌代表車的不同類別,方便辨識。
6.車都需要加油嗎?哪些車不需要加油?
7.不是所有的車都需要加油來產生動力,為了減少汽油的使用和空氣污染,現在也有不需要加油的環保車。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篇6
本周四我展示了一節數學優質課《大和小》,本次的活動目標是:1、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2、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
活動一開始,我創設帶來了兩位動物客人做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比比兩只貓,哪只大,哪只小,讓幼兒明白什么是大小。第二環節讓幼兒做變變變的游戲,比較觀察玩具的大小,先給每個小朋友拿兩個同一種玩具雪花片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再讓幼兒知道大的雪花片給大貓玩,小的雪花片給小貓玩。接著教師示范變變變的游戲,并讓孩子們學會把話說完整。隨后教師引導幼兒游戲。 第三環節:分類游戲“喂貓客人吃魚”,一條大魚,一條小魚,提問:誰大誰小?讓幼兒自由喂貓吃魚。大魚喂給大貓吃,小魚喂給小貓吃。
為了本次優質課活動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我花了幾天時間準備了充分的教具。今天我的教具讓每個孩子都興奮不已,特別是活動剛開始,看到紅色的大貓和綠色的小貓時,孩子們的眼神吸引過去了。在游戲這一環節,幼兒的興趣十分高,大部分小朋友能分辨大和小,但在用語言描述時,有的孩子聲音很小,也沒有說清楚,其他孩子語言很清晰,能說明哪個大,哪個小。總之這節活動課教學目標基本完成了。上了這節課我感觸最深的是,托班孩子最喜歡形象生動、顏色鮮艷的教具,在以后的活動中要多下功夫多做孩子們感興趣的教具,不能只圖簡單,更希望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收獲多多。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篇7
【設計意圖】
大和小是在比較中生成的,為了讓幼兒充分理解大和小的概念,本次教學活動《大和小》,老師將豐富的教具和多種游戲融于教學中,寓教于樂,讓幼兒在輕松的游戲活動中不知不覺的掌握活動重難點。在教學技術支持上,教師運用多媒體自己制作教學動畫,力求幼兒在活動中既有視覺上的享受感,也有實際操作帶來的成就感。在活動延伸上,教師自彈自唱歌曲《大和小》,將藝術領域和科學領域自然的整合在一起,給幼兒美的享受。讓幼兒在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探索欲,化被動為主動,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活動目標】
1.可以用眼睛目測物品的大小,了解大小是比較得來的。
2.在動畫游戲和操作游戲中,理解大小的概念,并能根據大小對物品進行分類。
3.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感受活動探索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大小的概念,知道物品大小是通過比較得來的。
【活動難點】
能夠根據大小對物品進行分類,可以使用簡單的符號在操作卡上進行物品大小標記。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制動畫、一大一小兩只娃娃、兩套大小的衣服和帽子、操作卡片2種(每位幼兒兩種各一張)、鋼琴、樂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境導入
師:今天小豬和小豬的哥哥遇到了一道難題,小朋友們,你們可以幫助他們嗎?
2.自制動畫,出示問題
動畫:原來是小豬媽媽做了兩塊蛋糕,一塊大蛋糕,一塊小蛋糕,小豬哥哥要吃大蛋糕,小豬要吃小蛋糕,可是他們分不清大小,小朋友們你們可以幫他們分下蛋糕嗎?
3.幼兒討論回答
4.動畫出示答案
師:小朋友們真棒,有紅色玫瑰花的`是大蛋糕,另一塊就是小蛋糕。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豬和小豬的哥哥成功地吃到了他們要吃的蛋糕。
二、基本部分:
1.游戲--為娃娃穿衣服
(1)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新朋友(出示一大一小兩個娃娃),這兩個娃娃要穿衣服出門(出示幾件大小不一的衣服、帽子),小朋友們,你們能根據娃娃身體的大小為他們找到合適大小的衣服嗎?
(2)幼兒討論操作,教師評價
師: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厲害,在你們的幫助下,小娃娃都穿到了適合他們的衣服,給自己鼓個掌加油下吧!
2.幼兒討論,身邊還有哪些事物有大有小
師:那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我們身邊還有那些物品是有大有小的呢?
3.操作卡實練
(1)師:每個小朋友現在都有一張操作卡,每個格子里都有兩個物品,請小朋友再大的物品上打一個圈,將大物品標記出來吧。幼兒操作完,教師評價。
(2)師:現在我們再來做一次,這張操作卡上面,有兩個娃娃,女孩子要大球大飛機,男孩子要小球小飛機,請小朋友用劃線的方式將玩具分給他們吧。幼兒操作完教師評價。
教師總結:物品要分大小,至少需要將兩件或兩件以上的物品擺放在一起才能比較出大小。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一起認識了大和小,在我們身邊其實還有很多事物都有大有小。往小了說,我們的衣服有大有小;我們的玩具有大有小;我們的書本有大有小。往大了說,國家有大有小;海域有大有小;地球很大可是比起太陽它就小了,太陽很大可是比起浩瀚的宇宙它也就小了。
【活動延伸】
師:在本次活動的最后,老師還要和小朋友分享一首歌曲《大和小》。
附歌詞:大大的犀牛小眼睛,小小的蜻蜓大眼睛。
這是個從基礎入手形成大小相對概念的教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感知大小后,掌握大和小概念。在教學上打破了過去數學課的傳統模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寓數學教育于游戲之中。
《綱要》指出“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探索的對象。”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到了發展性原則,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從觀察、實踐、感知等方法入手,開展了一系列的與大小有關的活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調動幼兒己有的對生活環境的了解和生活經驗、情感體驗,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好的方面:在活動的教學方面,我為孩子創設情景化、游戲化的教學環境。活動準備方面主要用了孩子生活中熟知的實物,孩子操作起來容易一些,也感興趣一些,并且加入了自制動畫,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興趣;通過活動的操作卡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進一步鞏固加深對大小的認知;在活動延伸上,教師自彈自唱歌曲《大和小》,既將不同領域整合聯系在一起,而且也給了幼兒美的享受。在活動過程的組織方面,這是考驗教師的教育智能,隨機應變的能力。另外,我感受到鉆研教材的重要性,只有認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預設不同的教學設計,才能有效地實施教學,才能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不足方面:
在孩子給小娃娃找衣服帽子時,出現了擺放雜亂的現象,這時候,教師及時引導“寶寶們看,這叫整整齊齊嗎,該怎樣放才是整整齊齊的呢?”指導孩子將物體按序擺放整齊。
通過這堂課,我也認識到要上好一節課不容易,不論是從教材的選擇、課案的設計、活動的準備,過程的組織,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