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充滿愛教案
課題:綜合性學習 課時安排2課題名稱 讓世界充滿愛no:課型活動寫作教材分析德育點培養學生愛的品質創新點搜集材料 交流與研究能力點口語交際能力 寫作記敘文的能力知識點愛的內涵 真正意義的同情 互助的原則學情分析對“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同學間的團結互助學生已經比較熟悉了,并且不止一次的付諸行動,如對貧困山區同學的捐助行動,對殘疾人的捐助行動等。特別是初二、3班的同學,還自發的幫助過有困難的同班同學。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學生從比較深的層次上理解“愛”的內涵。
在寫作方面,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選擇不同的寫作角度,選擇有表現力的事例
教學流程
(內容概要)
師生互動(問題設計、情景創設) 一、學生交流二、教師講解 第一課時學習內容:語文活動活動方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任選一項,組成小組,搜集有關資料,準備在班內交流。 學生按照準備的情況,在班內進行交流。 教師總結并講解。 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每組選一名代表進行交流,其余學生可進行補充)1、說愛心(1)愛的范圍(親情 朋友 異性 人類)
教學流程
(內容概要)
師生互動(問題設計、情景創設)(2)愛作為一種倫理學的原則,它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人類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經多長期勞動實踐培養起來的情感方式。 優勝劣汰——用“互助”的方式來保存、繁衍和發展自身(3)愛是人類的美德,愛與善良是聯系在一起的。(4)與人類互助本能最相關聯的愛——人類之愛2、 2、說同情(1) 同情是人類愛的具體顯現,也是互助原則的具體行為。(2) 同情別人和幫助別人都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需要用美好的想象來灌溉這片濕潤的土地。(3)同情與“心”相連,才是一種真同情,與“心”無關的同情是令人厭惡的,因為沒有“心”的同情,往往對被接受者來說就構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
教學流程
(內容概要)
師生互動(問題設計、情景創設)2、 說互助任何施舍都是對等的,任何幫助都是相互的,當施舍者施予他人物質的幫助時,他同時獲得了精神的滿足與回報。資料: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一書里把同情定義為:“一種由于落到了不應當遭此不測的人身上的毀滅性的、令人痛苦的顯著災禍而引起的痛苦情感”,“同情者會想象這種災禍也可能落到自己或字計謀位親朋好友的頭上,而且似乎近在眼前。非常清楚,產生同情的人必定是這樣一種人。”
教學流程
(內容概要)
師生互動(問題設計、情景創設)寫作要求 第二課時學習內容:寫作訓練 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