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說課稿 > 小學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通用16篇)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發布時間:2024-03-08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通用16篇)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1

  一、教材

  1.教學內容: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64-6 5頁,例1—例4)包括:(1)小數的性質;(2)小數性質的應用(六年制第八冊第四單元)。

  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后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小數的性質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的難點,小數性質的應用是本節的重點。

  4.教學目標:(1)識記理解小數的性質;(2)根據需要把小數化簡或是把整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二、教法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 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 口、動眼以及采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三、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 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

 。ㄒ唬┱勗挿▽胄抡n

  在商店里,經常把商品的標價寫成這樣的小數:手套每雙2.50元,毛巾每條3.00元。這里的2.50元、3.00 元分別是多少錢?(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為什么能這樣寫呢?這是小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并板書“小數的性質”。

 。ǘ┲v授新課

  1.研究小數的性質

  (1)出示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點,說 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書)。

  請同學們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米);10厘米是10個1/100米,可寫成怎樣 的小數?(0.10米),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0米)

  板書: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這里應用直觀演示法,變抽象為具體。然后板書準備比較,觀察上下兩個等式,說明0.1、0.10、0.100 相等,再添上“因為”、“所以”、“=”。

  A.從左往右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

  B.從右往左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C.由此,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在這里應用了比較法,便于發現規律,揭示規律,總結性質。

  (2)為了進一步證明小數性質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較0.30和0.3的大小。(圖略)

  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例2。

  教師指示,學生思考:

  ①左圖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0份)陰影部分占幾分之幾?(30/100)用小數怎樣表示?(0.30 )

 、谟覉D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份)陰影部分占幾分之幾?(3/10)用小數怎樣表示?(0.3)

 、垡龑W生小結從圖上可以看出:0.30是30個1/100,也是3個1/10。0.3是3個1/10。所以得出:0.30=0.3 。

  ④由此,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如下:

  例2:0.30=0.3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為了幫助學生對小數性質的理解,教師強調指出:為什么在小數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數的大小就不變 呢?(因為這樣做,其余的數所在數位不變,所以小數的大小也就不變。舉例說明)小數中間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數中間添零?(都不能,因為這樣做,其余的數所在數位都變了,所以小數大小也就變了。舉例 說明)整數是否具有這個性質?(沒有,理由同上第二點)

  2.小數性質的應用

  教師談話:根據這個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1)化簡小數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提問: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弄清題意后,學生回答,教師板 書:0.70=0.7;105.0900=105.09。通過這組練習鞏固新知,為以后小數作結果要化簡作準備。

  口答:課本“做一做”第1題。

  (2)把整數或小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教師談話: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 0",把整數寫成小數的形式。

  如:2.5元=2.50元 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小組討論后,2人板演,其余學生齊練,訂正,表揚。

  0.2=0.200 4.08=4.080 3=3.00

  練習:口答課本第65頁的“做一做”第2題。

  討論小結:改寫小數時一定要注意下面三點:

  A.不改變原數的大。

  B.只能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0"。(想一想為什么)

  3.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第64頁的例1、例2,記住并理解小數的性質;閱讀課本第65頁例3、例4掌握小數性質的應用。

  五、鞏固練習

  1.練習十三第1題: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對口令,其余學生當小評委。

  第2題:把相等的數用線連起來,先在書上填好后,再提問找朋友。一個同學在第一欄里按順序報數,其他同學準備當朋友。

  第3題: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變化?小組討論,提問訂正,找規律(小數的末尾添"0"大小不變,整數的末尾添"0"大小變了)。

  第4題:化簡下面小數,采取搶答來完成。

  第5題:先填書上再口答訂正。

  2.練習十三第6題: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錢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2人板演,其余學生齊練, 評價鼓勵。

  附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p117例1、2、3、4。

  小數的性質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小數有關知識的開始。掌握小數的性質,不但可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數四則計算的基礎。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數化簡,也可以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一個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2、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是教學的難點。

  3、教學目標:

 。1)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2)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以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3)在教學中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說教法

  1、通過直觀、圖示,讓學生充分感知,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2、采用引導探究教學法,依據學生認知規律對例題進行加工調整,在探求知識規律處適當給予啟發、引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從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1、學會通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通過指導獨立看書,匯報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ㄒ唬┣榫皩 激趣揭題

  (課件出示)唐僧師徒一起去西天取經,有一天,他們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給三個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別裝進三個袋子里,上面標注著長度:0. l米、0.10米、0.100米,饞嘴的八戒搶先一步說:“我的肚子大,我吃長的。”說著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氣,上前對師傅說:“八戒好吃懶做,長的應該讓給大師兄悟空吃!蔽蚩招α诵φf:“兩位徒弟別吵了,無論哪個袋子都一樣呀!”唐僧聽了悟空的話,微笑著點了點頭。

  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師傅對悟空的話點頭微笑呢?這是因為大師兄悟空掌握了小數很重要的性質,學習了這節課,我們就知道其中的奧秘了。(板書:小數的性質)

 。ǘ⿲W習例題 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米尺投影圖

  (2)引導學生觀察米尺圖,提問:

  a、0.1米是幾分之幾米(1/10米)?用整數表示就是多少分米?(l分米)

  b、0.10米是幾個幾分之1米?(10個1/100米)1/100米用整數表示是幾厘米(1厘米)?10個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幾個幾分之1米(100個1/1000米)?1/1000米用整數表示是幾毫米(1毫米)?那么100個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結合學生回答,例1 圖上的標注應改為: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個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0個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為 1分米= 10厘米=100毫米

  所以 0.l米=0.10米= 0.100米

  這樣,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主動從“0.l米、0.10米、0.100米”出發研究問題。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接著教師指著“0.l米= 0.10米= 0.100米"這個等式,并標上思考符號“→”,先讓學生從左往右觀察、比較,提問三個小數0.1、0.10、0.100有什么不同?(小數的位數不同,但在0.l米的末尾添上一個“0”或兩個“0”,表示的實際長度不變,板書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再標出思考箭頭“→”,讓學生從右往左觀察,發現什么規律,補充板書小數的末尾去掉“0”。

  這樣教學,把靜態的知識結論轉化動態的求知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歸納概括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

  2.教學例2

  在例1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探求新知的方法。所以例2的教學,教師出示自學提綱,提倡學生先獨立看書,然后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1)左圖把1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分用分數怎樣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2)右圖把同樣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3)從左圖到右圖有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份數變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陰影面積的大小沒變)

  (4)怎樣比較0.40和0.4的大小?(0.40是40個1/100,0.4是4個1/10, 因為10個1/100是1個1/10,40個1/100也就是4/10,所以兩個小數的大小相等)。

  3.呼應課始,揭示奧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數的性質,所以他面對兩位師弟的爭執說:“無論哪一袋都一樣”。

  4.聯系生活,再現新知:還有同學們在商場看到貨物的標價為2.50元、3.00元,這樣寫,不但沒有改變小數的大小,而且讓顧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幾元幾角幾分。

  (三)鞏固深化 拓展思維

  這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這一階段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的重要過程。在這一階段,特別是抓住學生的求勝心理進行了練習、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1. 出示例3:把0.60和203.0500化簡。

  (1)學生自己完成。

  (2)說說為什么203.0500的5左邊的0不能去掉呢?

  2.判斷下面小數哪些0去掉是對的,哪些0去掉是錯的?

  8.080 8.0 880.00 80.80 800

  (強調小數的性質中"小數的末尾的0去掉,大小不變"。)

  3.示例4:

  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4、3.16、10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1)學生自己完成。

 。2)大家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10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小數的末尾添上0, 小數的大小不變。)

  3.判斷下面各組兩個數是否相等?為什么?

  0.25和0.2500 0.25和0.205 0.7和0.07 3和300 3和3.00

  4. 判斷對錯,并說說為什么?

 。1)小數點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一個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這個數的大小不變。

 。3)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5.填空。

  0.3里有( )個0.01;

  0.3里有( )個0.001;

  6里有( )個0.1。

  這樣設計、讓學生對新知識的各種誤解進行辨析、判斷,使得所學知識真正轉化為能力。

 。ㄋ模┤n小結

  1. 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掌握小數的性質。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3

  一、教材

  1.教學內容: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64-6 5頁,例1—例4)包括:(1)小數的性質;(2)小數性質的應用(六年制第八冊第四單元)。

  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后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小數的性質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的難點,小數性質的應用是本節的重點。

  4.教學目標:(1)識記理解小數的性質;(2)根據需要把小數化簡或是把整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二、教法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 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 口、動眼以及采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三、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 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

  (一)談話法導入新課

  在商店里,經常把商品的標價寫成這樣的小數:手套每雙2.50元,毛巾每條3.00元。這里的2.50元、3.00 元分別是多少錢?(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為什么能這樣寫呢?這是小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并板書“小數的性質”。

  (二)講授新課

  1.研究小數的性質

  (1)出示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點,說 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書)。

  請同學們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米);10厘米是10個1/100米,可寫成怎樣 的小數?(0.10米),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0米)

  板書: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這里應用直觀演示法,變抽象為具體。然后板書準備比較,觀察上下兩個等式,說明0.1、0.10、0.100 相等,再添上“因為”、“所以”、“=”。

  A.從左往右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

  B.從右往左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C.由此,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在這里應用了比較法,便于發現規律,揭示規律,總結性質。

  (2)為了進一步證明小數性質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較0.30和0.3的大小。(圖略)

  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例2。

  教師指示,學生思考:

 、僮髨D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0份)陰影部分占幾分之幾?(30/100)用小數怎樣表示?(0.30 )

  ②右圖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份)陰影部分占幾分之幾?(3/10)用小數怎樣表示?(0.3)

 、垡龑W生小結從圖上可以看出:0.30是30個1/100,也是3個1/10。0.3是3個1/10。所以得出:0.30=0.3 。

 、苡纱,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如下:

  例2:0.30=0.3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為了幫助學生對小數性質的理解,教師強調指出:為什么在小數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數的大小就不變 呢?(因為這樣做,其余的數所在數位不變,所以小數的大小也就不變。舉例說明)小數中間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數中間添零?(都不能,因為這樣做,其余的數所在數位都變了,所以小數大小也就變了。舉例 說明)整數是否具有這個性質?(沒有,理由同上第二點)

  2.小數性質的應用

  教師談話:根據這個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1)化簡小數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提問: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弄清題意后,學生回答,教師板 書:0.70=0.7;105.0900=105.09。通過這組練習鞏固新知,為以后小數作結果要化簡作準備。

  口答:課本“做一做”第1題。

  (2)把整數或小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教師談話: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 0",把整數寫成小數的形式。

  如:2.5元=2.50元 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小組討論后,2人板演,其余學生齊練,訂正,表揚。

  0.2=0.200 4.08=4.080 3=3.00

  練習:口答課本第65頁的“做一做”第2題。

  討論小結:改寫小數時一定要注意下面三點:

  A.不改變原數的大。

  B.只能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0"。(想一想為什么)

  3.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第64頁的例1、例2,記住并理解小數的性質;閱讀課本第65頁例3、例4掌握小數性質的應用。

  五、鞏固練習

  1.練習十三第1題: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對口令,其余學生當小評委。

  第2題:把相等的數用線連起來,先在書上填好后,再提問找朋友。一個同學在第一欄里按順序報數,其他同學準備當朋友。

  第3題: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變化?小組討論,提問訂正,找規律(小數的末尾添"0"大小不變,整數的末尾添"0"大小變了)。

  第4題:化簡下面小數,采取搶答來完成。

  第5題:先填書上再口答訂正。

  2.練習十三第6題: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錢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2人板演,其余學生齊練, 評價鼓勵。

  附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4

  一、教材

  1.教學內容: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64-6 5頁,例1—例4)包括:(1)小數的性質;(2)小數性質的應用(六年制第八冊第四單元)。

  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后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小數的性質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的難點,小數性質的應用是本節的重點。

  4.教學目標:(1)識記理解小數的性質;(2)根據需要把小數化簡或是把整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二、教法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 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 口、動眼以及采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三、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 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

 。ㄒ唬┱勗挿▽胄抡n

  在商店里,經常把商品的標價寫成這樣的小數:手套每雙2.50元,毛巾每條3.00元。這里的2.50元、3.00 元分別是多少錢?(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為什么能這樣寫呢?這是小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并板書“小數的性質”。

 。ǘ┲v授新課

  1.研究小數的性質

  (1)出示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點,說 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書)。

  請同學們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米);10厘米是10個1/100米,可寫成怎樣 的小數?(0.10米),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0米)

  板書: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這里應用直觀演示法,變抽象為具體。然后板書準備比較,觀察上下兩個等式,說明0.1、0.10、0.100 相等,再添上“因為”、“所以”、“=”。

  A.從左往右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

  B.從右往左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C.由此,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在這里應用了比較法,便于發現規律,揭示規律,總結性質。

  (2)為了進一步證明小數性質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較0.30和0.3的大小。(圖略)

  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例2。

  教師指示,學生思考:

  ①左圖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0份)陰影部分占幾分之幾?(30/100)用小數怎樣表示?(0.30 )

  ②右圖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10份)陰影部分占幾分之幾?(3/10)用小數怎樣表示?(0.3)

 、垡龑W生小結從圖上可以看出:0.30是30個1/100,也是3個1/10。0.3是3個1/10。所以得出:0.30=0.3 。

 、苡纱,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師生共同小結、板書如下:

  例2:0.30=0.3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為了幫助學生對小數性質的理解,教師強調指出:為什么在小數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數的大小就不變 呢?(因為這樣做,其余的數所在數位不變,所以小數的大小也就不變。舉例說明)小數中間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數中間添零?(都不能,因為這樣做,其余的數所在數位都變了,所以小數大小也就變了。舉例 說明)整數是否具有這個性質?(沒有,理由同上第二點)

  2.小數性質的應用

  教師談話:根據這個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1)化簡小數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提問: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弄清題意后,學生回答,教師板 書:0.70=0.7;105.0900=105.09。通過這組練習鞏固新知,為以后小數作結果要化簡作準備。

  口答:課本“做一做”第1題。

  (2)把整數或小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教師談話: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 0",把整數寫成小數的形式。

  如:2.5元=2.50元 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小組討論后,2人板演,其余學生齊練,訂正,表揚。

  0.2=0.200 4.08=4.080 3=3.00

  練習:口答課本第65頁的“做一做”第2題。

  討論小結:改寫小數時一定要注意下面三點:

  A.不改變原數的大。

  B.只能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0"。(想一想為什么)

  3.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第64頁的例1、例2,記住并理解小數的性質;閱讀課本第65頁例3、例4掌握小數性質的應用。

  五、鞏固練習

  1.練習十三第1題: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對口令,其余學生當小評委。

  第2題:把相等的數用線連起來,先在書上填好后,再提問找朋友。一個同學在第一欄里按順序報數,其他同學準備當朋友。

  第3題: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變化?小組討論,提問訂正,找規律(小數的末尾添"0"大小不變,整數的末尾添"0"大小變了)。

  第4題:化簡下面小數,采取搶答來完成。

  第5題:先填書上再口答訂正。

  2.練習十三第6題: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錢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2人板演,其余學生齊練, 評價鼓勵。

  附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

  ←──────

  例2:0.30=0.3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5

  一、 說教材

  1、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認識小數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34—3 5頁,例5—例6)。

  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后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3、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通過猜想、驗證以及比較、歸納等活動,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化簡或改寫小數。

 。2)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

  4、教學重點:掌握小數的性質。

  5、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性質。

  二、說教法

  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 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 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

  1、出示例5:

 。1) 讀題

  (2) 分組準備,討論。

 。3) 說出結果。 0.3元=0.30元

 。4) 為什么?

  學生闡明自己的觀點。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畫圖理解。

  C、從小數的意義解釋。0.3是3個0.1,也就是30個0.01,0.30也是30個0.01,所以0.3=0.30。

 。5) 這兩個相等的小數,小數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問:小數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ㄐ底兞,小數的大小沒有變)。

  2、課本試一試:先看圖填一填,再比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學生自主填空。

  (2)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闡明觀點。

 。3) 匯報自己的結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觀察板書:

  你得到什么結論?學生自由發言。

  總結:小數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是小數的性質。

  五、理解內涵,學會應用

  1、 課件出示例6:

  學生自主填空。

  提問:這些小數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ㄖτ趯π怠澳┪病钡睦斫。)

  結論:根據小數的性質,通常可以去掉小數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學生嘗試做“練一練”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試一試。

  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

  0.4=( ) 3.16=( ) 10=( )

  學生自主改寫。

  交流:(1)改寫這三個數時應用了什么知識?

 。2)為什么給三個數添上的“0”的個數不同?

  (3)“10”是整數,怎樣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進一步體驗小數性質的應用。

  3、練一練第2題。

  學生自主比較,得到結果,并運用學過的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進行闡明。

  六、鞏固練習

  練習六的1—5題。

  第1、2兩題鞏固并深化對小數性質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須是小數末尾的0。

  第3、4、5題都是應用小數的性質改寫小數,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簡小數,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數部分的位數;有改寫小數,還有改寫商品的單價。

  這些練習題使學生在應用中掌握小數的性質。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6

  各位老師:

  下午好!

  我今天上的是蘇教版數學第八冊內容: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性質這節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例1例2小數性質的揭示,二是例3例4小數性質的應用。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小數的開始。由整數學習進入小數學習,對于學生來講,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小數的性質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通過在小數末尾添0去0而不改變其大小,來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同時他還是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本課的教學目的:

  1、通過推理比較使學生發現小數的性質。

  2、能運用小數的性質化簡小數,能根據實際需要不改變原數的大小,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教學設計

  一、以疑引思

  在整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數的大小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那么在小數中是不是也一樣呢?課堂的一開始向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展開對0.1米0.10米0.100米這三個數量的探討。

  二、初步感知

  例1是三個以米作單位的小數的長度,進行大小比較,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學生并不清楚。那到底怎樣比較這三個數量的大小呢?一方面通過轉化,將小數轉化成用整數表示的量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數量表示的實際長度。從而發現0.1米=0.10米=0.100米然后進一步觀察這道等式,使學生初步知道小數末尾添上去掉0后小數大小不變。

  三、深入研究

  在小數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不變,對于0.1米0.10米0.100米這三個數量是這樣,那么對于其他更多的小數是不是也適用呢?這個性質是不是具有普遍性?這個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與研究。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教給了學生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態度。學生通過給兩個正方形圖陰影知道了0.40=0.4 以及和同座位合作發現0.30=0.3 0.6=0.60等一系列等式。當發現這一系列小數相等的時候,小數性質的可靠性得到了證實。

  四、發現性質

  回顧整個研究的過程,第一次對0.1米0.10米0.100米三個數量的初步感知以及第2次全面深入的研究,學生很容易地就發現:在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一性質。不同的學生對小數性質的理解程度是不相同的,通過“關于小數的性質,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這樣的交流,使學生對小數的性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五、實際應用

  小數的性質是小數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結論,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帶領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超市里商品的價格通常都是用元做單位,改寫成兩位小數表示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學習和生活有了共鳴,學生再自學例3例4,從而掌握化簡小數和改寫小數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在小數性質這節課的教學中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問題教學法,創設一個個有價值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眼以及采用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學有所疑學有所思,力求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7

  設計說明

  快樂教育理論認為人類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是快樂。而快樂常常與興趣聯系在一起,興趣使人產生鉆研、探索、創新的愿望,從而激發快樂;诖,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突出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通過創設一個完整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引出本節課所要探究的問題——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大小有變化嗎?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用多種方法進行驗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關注學生個體,自主獲取新知。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對比,自己得出0.1 m=0.10 m=0.100 m,并通過觀察歸納出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引導學生自學例3、例4,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鞏固應用,練習形式多樣。

  練習是鞏固新知、形成能力、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認識,本節課的練習題設置形式多樣,梯度合理,既有基礎練習,又有生活中的運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深化了所學知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正方形紙片 數位順序表

  學生準備 水彩筆 米尺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課前質疑

  師:小明的爸爸最近開了一家文化用品商店,想請大家幫忙設計價簽,大家愿意幫這個忙嗎?(出示中性筆和筆袋)每支中性筆2元5角,每個筆袋8元,價簽該怎么寫呢?(出示幾種寫法:2.5元、2.50元、8元、8.00元,引起爭論)

  師:我們在商店里看到的價簽一般是這樣的:2.50元,8.00元。2.5元和2.50元都表示2元5角嗎?8元和8.00元相等嗎?

  生:2.5元和2.50元都表示2元5角,8元和8.00元相等。

  師:為什么會相等呢?上完今天這節課你就明白了。(板書課題:小數的性質)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為構建新的認知結構打開切入口,同時引導學生針對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做出數學猜想,以此猜想引領全課。

  ⊙探究新知

  1.探究小數的性質。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

 、賹W生先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教師指名匯報。

  預設

  生1:1元=10角=100分。

  生2:1 m=10 dm=100 cm。

  生3:1 dm=10 cm=100 mm。

 、诔鍪菊n件,一邊講解一邊動畫演示。

  因為1 dm=10 cm=100 mm,所以0.1 m=0.10 m=0.100 m。(板書:0.1 m=0.10 m=0.100 m)

  (2)提問:根據0.1 m=0.10 m=0.100 m,你發現了什么?通過小組活動進行探究。(出示課堂活動卡)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比較,知道小數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能運用小數的性質,對小數進行改寫和化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

  2.用圖形面積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較小數0.3和0.30的大小,從而讓學生自己發現得出小數的性質。

  3.引導學生初步領略解題過程中常用的轉化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驗證的過程,培養合理的思維。

  2.培養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性質的應用。

  教學難點:

  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教學用具準備:

  教具、學具、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引入

  1.

  板書:三個1,判斷相等嗎?

  接著在第二個1后面添寫上一個0,在第三個1的后面添寫上兩個0,問:這三個數相等嗎?(不相等)

  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添上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1)你能把它們改用米作單位表示嗎?

  0.1米= 0.10米 = 0.100米

 。2) 改寫成用米作單位表示后,實際長度有沒有變化?(沒有變化)說明什么?(三個數量相等)

  3.引入新授:0添在一個數的哪里可以不改變數的大小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靈活運用學生學過的知識,從中找到三個相等的數量,發現問題,從而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比較0.30與0.3的大小。

 。1)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猜一猜)

 。2)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證明?(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老師提供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數射線)

  學生匯報:

  推算10個0.01是0.1

  30個0.01是0.3

  所以0.3=0.30

  把0.3和0.30標在數射線上,發現0.3=0.30.

 。3)從比較中中發現了什么?

  (小數部分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變。小數部分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變。)

  末尾和后面哪個更好?

 。4)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小數的性質。(出示課題:小數的性質)

  板書:小數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 利用小數的性質舉例。

  [通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的教學手段,用圖形面積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較小數0.3和0.30的大小,從而讓學生自己發現得出小數的性質。]

  三、鞏固練習

  1. 根據小數的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這過程就是把小數化簡。

  利用小數的性質化簡下面各小數:

  6.0=( ) 3.500= ( ) 3.340=( )

  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

  2. 判斷:不改變小數大小,下面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3. 有時根據需要,利用小數的性質來改寫小數。

  不改變大小,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

  8.01= 9.8= 6=

  改寫小數時你想提醒同學們需要注意什么?

  (1)不改變原數的大;

 。2)只能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

  (3)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一定要先在整數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后再添0.

  4. 當小數部分的位數不同時,可以怎么比較小數的大?

  比較3.14與3.141

 。ò3.14改寫成3.140,就可以從高位起依次比較每個數位上的數字。01 所以3.143.141)

  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小數的大小:

  5.28( )5.2 0.61( )0.612 6.37( )6.375

  [通過一系列練習,使學生明確了小數性質的兩大運用:把小數改寫和化簡。]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活中你有沒有用到過小數的性質?(價格標簽)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教材第38、39頁的內容及練習十第1、2、3、4題。

  教學目的:

  1. 引導學生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 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滲透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夏天的`時候同學們都愛吃冷飲,老師了解到校門口左邊的商店里一種雪糕標價是2.5元,右邊一家則是2.50元,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為什么?

  為什么2.5元末尾添個0價錢不變呢?究竟可以添幾個零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二、出示課題,提出目標。

  1.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培養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培養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三、自學嘗試,探究新知。

  1.出示嘗試題

  (1)1、10、100這三個數相等嗎?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單位表示嗎?

  (3)改寫成用米作單位表示后,實際長度有沒有變化?說明什么?

  (4)0.1米= 0.10米=0.100米這個等式從左往右看,小數末尾有什么變化?小數大小有什么變化?從右往左看又怎樣呢?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學生自學課本38頁后嘗試練習并討論。(5分鐘后全班交流)。

  3.根據自學情況引導講解。

  四、拓展練習, 驗證結論。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p.34—35的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六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建立猜想、驗證猜想以及比較、歸納等活動中,理解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化簡或改寫小數。

  2、使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發現小數的性質并對小數的性質作出抽象概括。

  2、理解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在下面里填適當的小數。

  0.40里面有個0.01

  3角=元

  30分=元

  二、體驗發現,理解性質

  1、出示例5:指名讀題,分組討論。

  思考:小數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完成試一試:

 。1)學生自主填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闡明觀點。

  (2)匯報自己的結果。

 。3)觀察板書:你得到什么結論?學生自由發言。

  三、理解內涵,學會應用。

  1、課件出示例6:這些小數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學生自主填空。學生嘗試做練一練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試一試。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

  四、鞏固練習

  五、小結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知道化簡小數和改寫小數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

  難點:小數基本性質歸納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認識這個數么?(出示卡片5)老師會變魔術,我能這個數變大,在它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5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擴大了10倍。

  師:我還能讓它變大,現在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現在的數和“5”相比,末尾添了幾個“0”,它的大小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末尾添了2個“0”,擴大了100倍。

  師:那我們能讓它變小么?

  生:把末尾的“0”去掉。

  師:現在去掉一個“0”,這個數發生了什么變化?再去掉一個“0”呢?

  生:略。

  師:看來在整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數也隨之擴大或縮小。那再看看這個數“0.5”,我在這個小數的末尾添上“0”這個數會變么?

  生:不會變。

  師:那我再添上一個“0”呢?

  生:還是不變。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略。

  師:所以你認為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板書)這只是你的猜測,所以老師先在后面打上一個問號。剛剛某某同學說的只是一個個例,不具有普遍性,那如果要證明它具有普遍性,該怎么辦呢?

  生:驗證。

  二、講授新課

  師:在這老師給你們幾點建議。先寫出一個小數,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利用手中的學習材料研究,或者借助已有的知識進行說明,小組合作,證明猜想,并記錄在樂學單上。可以證明一組或者幾組。小組內交流研究方法后,全班匯報。這些清楚了么?現在我給大家一點時間,開始。

 。ㄉ鷦邮植僮鳎

  師:好了,同學們。我發現大家的智慧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時間內研究的都很不錯。那我們接下來開始匯報,在匯報前老師還有一個要求,一個組在匯報的時候,其他小組認真傾聽,聽完之后看看你們組研究的方法與他們一不一樣,再做補充,在匯報的時候要說明兩件事,你們是怎么驗證的?你么驗證的結果是什么?哪個小組先來匯報?

 。ㄉ鷧R報)

  師:這位同學描述的非常完整,而且通過他們的操作我們更一目了然了,還有哪個小組也是用了正方形紙來驗證的,說說你們驗證的結論。

  生:略。

  師:有沒有哪個小組是借用皮尺來驗證的,誰來說一說?

 。ㄉ鷧R報)

  師:老師也準備了一把米尺,我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取了其中2份,是2分米用小數表示也就是0.2米,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取了其中20份,是20厘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20米,再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取了其中200份,是200毫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200米,它們都表示這段長度,所以0.2=0.20=0.200,結論是在0.2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有哪個小組是借用數位順序表來驗證的么?

 。ㄉ鷧R報)

  師:還有哪個小組也來說說你們組研究的結果。

  師:剛才我們借用了教具來驗證我們的'猜想,有沒有哪位同學是借助已有知識來驗證的?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小數的意義……

  生:略。

  師:我們再來看看開始是的卡片,整數5,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在它的末尾添上一個“0”,5被擠到什么位,表示什么?再添上一個“0”5又被擠到什么位表示什么?5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么?由于5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那你們認為他的大小會怎么樣?

  生:略。

  師:整數是這樣,我們再看看小數,這是小數0.5,這時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在0.5的末尾添上“0”,這時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再添上一個“0”這時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

  師:5的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照這樣看,無論在0.5的末尾添上多少個0,5的位置不變,小數的大小也不變。

  師:剛才我們舉了那么多例子,都是在末尾添0的,從左往右看是單向思維,如果我們從右往左看,你們發現了什么?以這個為例誰來說一說。

  生:略。

  師:你們真棒,如果我們把從左往右和從右往左合成一句話,會是什么?

  生:略。

  師:在小數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后面的問號是不是可以去掉了?我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就是小數的性質,(板書)這是大家共同探究出來的,大家一起齊讀一遍。

  三、鞏固練習

  師:這是一張購物小票,老師圈出了幾個數,你們認為這幾個小數當中哪些0是可以去掉的?

  生:略。

  師:1.05中的0可以去掉么?

  生:不能,因為0不在末尾。

  師:那你們認為在小數性質這句話中,哪個詞是最重要的?

  生:末尾。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這題,你們知道什么是化簡么?

  生:略。

  師:把末尾的0去掉,沒有改變小數的大小,這樣是不是更簡單呢?那誰來回答這幾題?

  生:略。

  師:其實在不改變小數大小的情況下,我們除了可以化簡還可以改寫。把小面小數改寫成三位小數。

  生:略。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大家知道了什么?

  生:略

  師:老師根據本節課的內容設計了一幅思維導圖,課后請同學們葉發揮自己的想象,根據本節課的內容設計一幅美觀,內容詳實的思維導圖。

  師:好的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上到這,下課。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12

  本節課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導、積極主動地學。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智育與德育溶于一體,較好地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一、憑借學生的數學現實,幫助學生解決現實數學中的問題。

  小數的基本性質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組成、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與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互化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學生一般都有去商店購物的體驗,都了解0.8元與0.80元相等,1.70與1.7相等,但學生的這種認識相當粗淺,表現在學生不能理解為什么0.8=0.80,1.70=1.7。通過本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小數的性質,真正懂得為什么小數的末尾無論添幾個0或去幾個0,小數的大小不變。本課設計時,并沒有采用常用的一步步歸納總結的思路,先歸納小數末尾添一個零,小數的大小不變,再歸納添兩個、三個、乃至無數個零的情況,而是一步到位。分別在驗證猜測與歸納總結時,讓學生充分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在生生、師生互動中實現對小數性質的掌握。同時,學生已有的數學現實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深入而呈現不斷變化。在這樣一個動態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創設一個個新的問題情景,不斷激起學生一個個新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原有的數學現實不斷地被激活。

  二、注重方法滲透,引導自主探索。

  學生要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既應注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習中的滲透。本節課多次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1、引出4分米、 0.4 米、0.40米時滲透了估算遷移和類比的思想方法;

  2、教學0.4米= =4分米時,滲透了等量替換思想。

  在探究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充分地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教師既沒有被學生已知0.8=0.80的現象所迷惑,而輕易放過讓學生作進一步探究的機會,同時又充分地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每一次都是學生自己討論,自己發現、自己總結、自己歸納,一層一層不斷地深入,不斷地完善。

  三、聯系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

  數學是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處處有應用。本課采用聯系生活、引入新知、聯系生活、應用新知的教學過程,體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有學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在觀察中歸納,提升,在不斷發現中逐步完善。

  四、深刻反思,還有很多不足:

  1、第一次實踐活動的設計,教師圍繞小數的性質,提出諸多細小的問題,學生在這些問題的牽引下被動地回答,被動地接受。

  2、本節課中教師還是講得多了一點,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處理得急了一些。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盡量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并應用性質化簡和改寫小數。

  2、運用猜測、操作、檢驗、觀察、對比等方法,探索并發現小數的性質,養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

  3、感受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驗問題解決的情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ㄒ唬、創設情境,引導探索

  1師: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孩子們你們愛吃雪糕嗎?老師對學校附近雪糕的價格做了一個小調查,你們想了解一下嗎?老師了解到校門口左邊的商店雪糕的價格是0.5元,右邊一家則是0.50元,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為什么?

  師:為什么0.5元末尾添個0大小不變呢?究竟可以添幾個零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性質。(板書課題:小數的性質)

  二、探究新知、課中釋疑

  1.教學例1

  比較0.1m 0.10m 0.100m的大小

  師:想一想括號里填上什么單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

  生匯報(重點講解: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你能把它們改寫成用米做單位的小數的形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演示: 1分米是1/10米,寫成0.1米

  10厘米是10個1/100米,寫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寫成0.100米

  并板書: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間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3)指導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4)觀察比較:教師指著“0.l米=0.10米=0.100米”這個等式,標出思考箭頭先讓學生從左往右觀察、比較,你們發現了什么?

  5)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再標出思考箭頭,讓學生從右往左觀察,又發現什么規律,補充板書: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是不是所有的小數都有這個性質呢?這是不是一個特例?我們還需再驗證一下。

  2.教學例2

  比較0.3和0.30的大小

  1)師: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應用結論猜一猜)

  2)師:想一下你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利用學具,小組討論合作)

  3)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較。

  匯報結論:0.3=0.30

  4)師質疑:小數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數變了,即小數的計數單位變了,而陰影部分的大小沒有變,得出0.3=0.30。)

  5)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通過動手操作驗證得出了這個性質,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小數的性質(課件出示)

  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6)認真讀這句話,你認為那些字是非常關鍵或者必不可少的?為什么?

  生:末尾,因為中間的0是不能隨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變了小數的大小。

  3.小數的化簡

  師:根據小數的性質,當遇到小數末尾有0時,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這就是小數的化簡,你想試試看看嗎?(課件出示例3)

  把0.70和105.0900化簡.

  105.0900中“9”前面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教師強調:末尾和后面不同。

  師:完成教材39頁“做一做”的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4.小數的應用

  1)師:利用小數的性質不僅可以化簡小數,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0,把整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這就是小數的改寫,下面我們學習例4

  2)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共同訂正。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數點行嗎?為什么?

  3)師:完成教材39頁“做一做”的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棒,為了加大難度,老師設計了闖關游戲,你們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挑戰嗎?

  挑戰一:判斷

  挑戰二:連線

  挑戰三:智力大比拼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十1-3題。

  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3= 0.30

  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14

  教學內容:

  四年級下冊教材第38、39頁的內容及練習十第1、2、3、4題。

  教學目的:

  1. 引導學生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 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滲透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夏天的時候同學們都愛吃冷飲,老師了解到校門口左邊的商店里一種雪糕標價是2.5元,右邊一家則是2.50元,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為什么?

  為什么2.5元末尾添個0價錢不變呢?究竟可以添幾個零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二、出示課題,提出目標。

  1.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培養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培養初步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三、自學嘗試,探究新知。

  1.出示嘗試題

 。1)1、10、100這三個數相等嗎?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單位表示嗎?

 。3)改寫成用米作單位表示后,實際長度有沒有變化?說明什么?

 。4)“0.1米= 0.10米=0.100米”這個等式從左往右看,小數末尾有什么變化?小數大小有什么變化?從右往左看又怎樣呢?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學生自學課本38頁后嘗試練習并討論。(5分鐘后全班交流)。

  3.根據自學情況引導講解。

  四、拓展練習, 驗證結論。

  為了驗證我們的這個結論,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1.出示做一做:比較0.30與0.3的大小

  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應用結論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想的辦法越多越好)

  3.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較。

  (1)左圖把1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2)右圖把同樣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陰影部分用分數怎樣表示?用小數怎樣表示?

  (3)小數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數變了,即小數的計數單位變了,而陰影部分的大小沒有變,得出0.3=0.30。)

  概括總結: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過度:我們如果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五、應用新知,嘗試練習。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2)學生自學課本后討論交流,嘗試練習。

 。3)引導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數點行嗎?為什么?

 。4) 同桌討論: 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什么?

  六、鞏固新知,當堂檢測。

  1.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 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

  2.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有變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簡下面的小數.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數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斷.

  5.00元=5元( ) 7元=0.7元( ) 8米=8.00米( )

  2.04噸=2.4噸( ) 4.5千克=4.500千克( ) 0.60升=0.6升( )

  6.用元作單位,把下面的價錢寫成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小數中間的零不能去掉。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等活動,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2.經歷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

  3.在經歷變與不變的過程中挖掘數學內涵,感悟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性質,并能應用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感悟小數性質中不變與變化的數學辯證思想,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創設數學王國中數字“0”去做客的情景,發現數字“0”引起整數的變化。

  二、自主探究。

  1.以數字“0”前往小數家中做客的情景,引出問題:0.4是不是等于0.40.

  2.在獨立驗證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為什么0.4=0.40?

  3.借助:0.4=0.40=0.400,引導學生逐步概括出小數的性質。

  4.深入研究小數的性質:

  (1)從小數末尾添上“0”的情況去推斷與思考去掉“0”的情況。

 。2)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但是小數的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讓學生先討論,在交流舉例。

 。3)質疑:為什么在整數的末尾每添上一個“0”,整數就要擴大10倍,而在小數的末尾添上若干個“0”,小數的大小不變?

  5.添上兩筆,讓4.40、400三個數相等。

  6.探討:從0.4到0.04,小數的大小有沒有發生變化?從而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小數的末尾”這一關鍵詞眼。

  三、練習應用。

  1.出示超市里某些食品的價格表,上面哪些小數里的“0”可以去掉?為什么?

  總結:根據小數的性質,通?梢匀サ粜的┪驳摹0”,把小數化簡。

  質疑:為什么有些小數能化簡,但是價格表中仍然寫成兩位小數?

  2.把下面物品的價格寫成用“元”作單位的兩位小數。

  總結:利用小數的性質,可以把小數或者整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3.初步感知小數改寫的作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篇16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37--38頁,例4、例5、例6。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等活動,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2.經歷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

  3.在經歷變與不變的過程中挖掘數學內涵,感悟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性質,并能應用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感悟小數性質中不變與變化的數學辯證思想,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創設數學王國中數字“0”去做客的情景,發現數字“0”引起整數的變化。

  二、自主探究。

  1.以數字“0”前往小數家中做客的情景,引出問題:0.4是不是等于0.40.

  2.在獨立驗證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為什么0.4=0.40?

  3.借助:0.4=0.40=0.400,引導學生逐步概括出小數的性質。

  4.深入研究小數的性質:

  (1)從小數末尾添上“0”的情況去推斷與思考去掉“0”的情況。

 。2)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但是小數的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讓學生先討論,在交流舉例。

 。3)質疑:為什么在整數的末尾每添上一個“0”,整數就要擴大10倍,而在小數的末尾添上若干個“0”,小數的大小不變?

  5.添上兩筆,讓4、40、400三個數相等。

  6.探討:從0.4到0.04,小數的大小有沒有發生變化?從而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小數的末尾”這一關鍵詞眼。

  三、練習應用。

  1.出示超市里某些食品的價格表,上面哪些小數里的“0”可以去掉?為什么?

  總結:根據小數的性質,通?梢匀サ粜的┪驳摹0”,把小數化簡。

  質疑:為什么有些小數能化簡,但是價格表中仍然寫成兩位小數?

  2.把下面物品的價格寫成用“元”作單位的兩位小數。

  總結:利用小數的性質,可以把小數或者整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3.初步感知小數改寫的作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通用16篇) 相關內容:
  • “小數的性質”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34~35頁。[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結合現實的情境,通過自主觀察、比較和歸納,引導學生在眾多數學現象中體驗并發現小數的性質。...

  • 《小數的性質》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在現實情境中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等活動,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2.經歷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

  • 第八冊小數的性質(通用2篇)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人教版)第八冊第100—101頁例1—例4!窘滩暮單觥啃档男再|是小數四則計算的基礎。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化簡小數,也可以不改變小數的大小,在小數末尾添上一個或幾個“0”,或者把整數改...

  • 數學小數的性質教案(精選2篇)

    教學內容:p。34—35的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完成練習六的第1—5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建立猜想、驗證猜想以及比較、歸納等活動中,理解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化簡或改寫小數。...

  • 小數的性質數學教學教案(精選4篇)

    教學內容:四年級下冊教材第38、39頁的內容及練習十第1、2、3、4題。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知道、掌握小數的性質,能利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3.培養學生初步的...

  • 《小數的性質》教例(精選12篇)

    小數的性質是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化簡小數,也可以不改變小數的大小,在小數末尾添上一個或幾個“0”,或者把整數改寫成小數的形式。...

  • 小數的性質說課稿(精選7篇)

    一、 說教材1、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認識小數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34—3 5頁,例5—例6)。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后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 《小數的性質》教學實錄及評析(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用舉例驗證的形式概括出“小數的基本性質”。2.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合作學習的意識,嚴謹的學習態度。...

  • 《小數的性質》說課稿范文(通用9篇)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本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人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的“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的比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小數,形成了一定的概念。...

  • 小數的性質 教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小數的性質教學目標: 1.知道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理解其中的算理。2.會運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與改寫。教學重點:掌握小數的性質。...

  • 第三課時 小數的性質(通用2篇)

    教學內容:p34-35頁例4和例5及相應的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六1---5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建立猜想、驗證猜想以及比較、歸納等活動中,理解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化簡或改寫小數。...

  • 小數的性質小測(精選2篇)

    一、填空(12分,每空1分)1.10個0.1是(),100個0.01是().2.0.23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3.一個數由8個一,4個十分之一,6個千分之一組成,這個數是().4.0.089擴大()倍是8.9;0.73縮小10倍是().5.9.385保留一位小數約是()....

  • 小數的性質(通用12篇)

    一、教學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學課本《數學》第八冊第73頁例1~例4。二、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小數的性質,能運用小數的性質化簡小數,能根據實際需要不改變原數的大小,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 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性質》說課稿范文(精選8篇)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性質》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教學目標1.教學內容: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64-6 5頁,例1例4)包括:(1)小數的性質;(2)小數...

  • 《小數的性質》教案模板(通用16篇)

    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認識小數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34-3 5頁,例5—例6)。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后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 小學數學說課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兴隆县| 平山县| 韶山市| 诸城市| 乌兰察布市| 灌南县| 普宁市| 建水县| 福海县| 车险| 江山市| 麻江县| 彩票| 彭水| 容城县| 永济市| 通辽市| 抚顺市| 城步| 油尖旺区| 温宿县| 同仁县| 香格里拉县| 南和县| 洪洞县| 红原县| 通山县| 沂源县| 锡林浩特市| 财经| 米林县| 仪陇县| 蓬莱市| 莱州市| 洛南县| 道孚县| 安达市| 富平县| 湖口县|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