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姓的來源,姓陽的名人
陽
來源較為復雜,其中影響較大的一支出自周朝王室之后,是由王室成員分封而來。周景王封少子于陽樊(今河南濟源皮城),為諸侯國,后遇周亂,出奔于燕(今河南衛輝),為標明自己身份而以陽為姓。東周時有一附庸國名陽(在今山東青州東南),與齊國為鄰,后被齊國吞并,陽國人遂以國為氏,稱陽氏。又如,相傳夏禹后代中也有一些人以陽為姓。春秋時魯國季孫氏的家臣中有一人名叫陽虎,因封邑在陽關(今山東泰安南),所以以陽為姓,其后代也姓陽。晉國有太傅陽處父,被封于陽(今山西太谷東陽城),子孫也以陽為姓。楚國穆王有子名揚,其孫在楚平王時任令尹,被封于陽(今址不詳),后代也姓陽。此外,滿、回、侗、土家、布依等少數民族中都有陽姓。歷史上形成了玉田(今屬河北)等郡望。當代分布較廣,以河南、湖南、廣西、四川、江西等省為中心。歷史名人:春秋時孔子有弟子陽貨,漢代上谷都尉陽并,北朝九江太守陽球,唐代國子祭酒陽嶠,宋代博士陽孝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