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精選12篇)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三十多年間,我“千里走單騎”,扮演過罡楊教育戰線眾多的角色。一路走來,印下了一行足跡,灑下了一串汗水,留下了許多的缺失和遺憾,也積淀了深沉的`人生感悟。我的老家在海陵區九龍鎮。在故鄉的土地上,我牽著牛繩,挎著豬草,走過了酸楚而濕潤的童年。家鄉的小河邊,曾經灑落過我多少美麗的夢!在罡楊,我則經歷了生命的春天和秋天。如今,我仍在旅途,激情燃燒的歲月已經消逝,不再有青春的浪漫,但胸懷開始寬廣起來,裝得下四海風云,容得下千古恩怨。我始終銘記這樣一句話:“人的生命從自己的哭聲中開始,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這中間的過程就是幸福。”多少個寧靜的夜晚,我獨自在校園里漫步。此時的我,習慣于低垂著腦袋,就像一株成熟了的高粱,深情地注視著孕育自己的土地。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罡楊人民是我的父母,罡楊永遠是我心中的家。
當年,和許多同志一樣,我懷著教育的理想走進校園,致力于創辦理想的教育。我們播灑心血,擦拭功利,卻也收獲了欣慰。
我曾經收到過一個學生的新年賀卡,上面寫著:“三尺講臺,記載著您日夜的艱辛;一塊黑板,映照著您疲憊的身影;一根教鞭,指引著莘莘學子闊步前進!且看神州大地,無論是高大的喬木,還是低矮的灌木,都在以生命的翠綠向您致敬!”讀著這些滾燙的話語,我能不為之感動嗎?有人說,教師是率領千軍萬馬向野蠻和無知進軍的統帥,是在人們的心田里建造知識大廈的工程師。這是多么崇高的評價!讓我們共同分享這一席精神大餐。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仍然是我,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校園不是風浪喧騰的大海,我的生命之舟只是行駛在平靜的港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額頭上橫排著詩行,眼角堆砌著故事,沒有奢求,沒有侈望,沒有大江東去的氣勢,也沒有金戈鐵馬的輝煌,我只是平庸而深情地活著。然而,我也有自己的人生信條。在這有些許信任危機的年代,人們時常會問:“我可以相信什么呢?”我則常常思考:“我應該讓別人相信什么呢?”罡楊學校,這是一個溫馨的家園,這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校園上空涌動著美麗的云彩,吹拂著奉獻之風,地面上并沒有流淌太多的欲望。在今天,與校園外的許多人相比,我們的工作是固定的,收入是穩定的,待遇提升是肯定的,因而,我們也是幸運的。我慶幸當年的選擇沒錯!生活中的試練委實太多,許多人發出感嘆:“唉,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殊不知,得不到的固然美好,已經得到的豈不更加美好?
教育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專業,更是一項事業。愛因斯坦說:“教育是上帝送給孩子們的最好的禮物。”我們正是這種禮物的傳遞者。我們一生從教,一生“送禮”,樂此不疲!讓我們用無限的真情守護有限歲月里的神圣的職業。
讓我們的生命因享受教育而更加美麗!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今年是進入教師這個職業的第七個年頭了,雖然覺得自己對事業的付出很多,對那些可愛的孩子付出自己的心血,雖然總在說并且聽著別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形象,可是我卻覺得教師這個職業尚且還達不到不到那么光芒四射。但是,頭幾天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晚會,我才真正的感覺到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形象,而對于鄉村教師而言,這種光輝更加閃亮,更彌足珍貴!
觀看頒獎晚會的過程中,雖然感動的情緒早已預知,但在觀看的過程中,我還是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淚滿衣衫。“最美鄉村教師”無私奉獻的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鼓舞了我。
這十位教師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動,而是心靈的震撼,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凡響的故事,他們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為了大山里的孩子,他們甘愿獻出自己的青春,放棄城市優越的條件,選擇走進大山,走近鄉村,幫助那些孩子完成學業。每一個故事都是那么感人,孩子們的天真純樸,學校環境的艱苦,辦學條件的簡陋,教師對學生的關愛,用生命對學生的呵護等等都讓我感動到流淚。頒獎環節,主辦方精心為每一位最美鄉村教師請來不同的頒獎人,他們有的是自己的學生,有的是自己的兄弟。一句“老師您好”,觸動了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眼淚無法控制。教師這個職業的光明與崇高,在這一刻被歷史記住,在這一刻,我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我也情不自禁的伸出了雙手為他們鼓掌。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馬背上的校長”徐德光,他從18歲便與大山呆在一起,花了整整一年時間用雙手砍出一條五公里長的山路。正如白巖松所說,在這大山里,路不是人多了走出來的,而是徐老師用雙手砍出來的。由于山林茂密,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又要把路兩邊修整一次。他砍出的何止是路,何止是一條大山便道,而是一條讓山村孩子走出大山,奔向知識樂園的陽光大道。路雖不寬,路雖不平整,雨天充滿泥濘,但卻讓孩子們在上面走著舒心,讓家長們放心,讓他的心靈得到慰藉。他的白龍馬與他為伴,幫助他托起孩子們的書本、學校的一磚一瓦,幫助他接送風雨泥濘中艱難行走的孩子。為了孩子,他斷了兩根肋骨,白龍馬失去了左眼。泥濘的山路,風雨飄搖,馬兒托著孩子,他緊緊拽住韁繩,馬兒使盡全身力氣,四足使勁,爬行山間叢林,拽住韁繩的雙手,一刻也沒有松動,揪緊的心,在雨水泥濘的攪拌中更加堅韌。看著白龍馬布滿血絲的眼睛,模糊的視線,看著徐德光校長撫摸著白龍馬時慈祥的目光,白龍馬也仿佛通了人性,受到了徐德光校長的感染,成為了鄉村孩子們的天使。
“教師到底應該是什么”這也是我工作七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在觀看了央視的尋找最美鄉村老師頒獎典禮后,我更加明白了教師的光輝,體會到教師的光明與崇高不是一句比喻幾句贊譽就能概括,教師的偉大,刻畫在心底,是要用心去發現,去感受。
同為教師的我,和最美鄉村教師相比是多么的幸福。整齊明亮的教室,寬闊的操場,美麗的校園,到學校幾分鐘的路還要著電動車。。。。和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相比,我是如此的幸福,可是我平時所做的一切卻相差甚遠。今后自己要多加努力,學習上多指導學生,生活中多關心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今天看了那么多在貧困的地方堅持在教學崗位上的同行們,一種敬佩的感情油然而生。此時,怎么又理由不去認真的工作,這樣才配得上和這些最美鄉村教師共同擁有“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
彈指一揮間,五年的歲月就在繪聲繪色的講課聲中,就在埋頭批改作業的筆尖,就在上課鈴與下課鈴的交替聲中滑過。
還記得,小的時候,“老師與學生”的游戲是我的最愛。
還記得,上學以后,能歌善舞的老師就是我心目中的天使。
還記得,中學畢業時,志愿欄里毫不猶豫地寫下“師范”。
往事一幕一幕。
15歲,我背著行囊走進師范。在那里,嚴謹的校風,嚴格的基本功訓練,讓我明白了教師這兩個字眼的深刻含義:“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18歲,我帶著一臉稚氣走進這所學校,滿腔熱情地融入到與我年齡相仿的學生當中。望著那些在教育戰線上嘔心瀝血幾十年的老教師仍孜孜不倦,看著他們青絲變白發仍兩袖清風,我突然特別深刻地理解人們為什么總是這樣描寫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我深深地知道:作為教師,光有奉獻是不夠的,振興民族的希望是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特別是世紀之交的青年教師,我們要有一種緊迫感、使命感,必須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適應社會對我們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從1999年至今,我走過了我人生不平凡的五年。
曾先后兩次參加縣英語匯教獲二等獎。并取得了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大專文憑。20xx年5月我被評為“全縣模范青年團員”。去年,參加全國成人高考,被三峽大學成教院英語系本科錄取。最重要的是去年8月,我以全縣第四名的成績被錄用為正式編制教師。
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是那一段黑色的日子:20xx年10月,第一次參加進編考試的我因一分半之差被拒之門外。我失望,彷徨,一度想,要離開,想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但最終我選擇留下來了,我離不開我心愛的講臺,我離不開我心愛的學生,這里有我兒時的夢,這里有我一生的追求。
“一腔熱血溫故土,四季甘霖潤嘉禾”,我無悔我的選擇。
“撐一支長篇,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我將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終有一天,我會“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有一種美妙的生物叫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有一種崇高的精神叫紅燭——蠟炬成灰淚始干;有一種博大的情懷叫奉獻——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千百年來,多少人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在他們的嘔心瀝血、無私奉獻中,又有多少祖國的花朵成為九州華夏的棟梁之材!誰又能知道,這其中包含著多少的汗水與淚水,也許老師那絲絲白發,斑斑皺紋是最好的見證。
在我眼里,教師就是一朵花,一朵不嬌艷卻有著超強磁場力的花,總是靜靜地奉獻著自己。最美的花,不一定要有華麗炫彩的外表,不一定要有沁人心扉的香味,不一定要有常開不謝的毅力;最美的花,總是開在最安靜的地方,那么的潤物細無聲,卻又時時刻刻讓你感受著他的存在,用他的磁場力影響著一波又一波的“賞花者”。
他總是一個能讓學生永遠信賴的人,不用做什么特別的事情,就能讓學生視他為朋友,學生在生活中遇到麻煩首先想到的是他,向他求救。他總是讓學生知道:只要他們愿意,能把一切向他傾訴,而他也會盡量去幫學生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困難和難題,讓他們有更多的經歷和時間去面對學習。他常說教師也曾是個孩子,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
他總是能在不經意之間,做到關注每個學生,尤其是那些常被忽略的。當有的學生做錯事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他從不對學生冷嘲熱諷,總是會做各種努力讓學生明白:如果他們想成功,就一定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困難中積聚力量,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當有的學生在某個領域做出嘗試時,他從不亂加阻止,而是殷切關注著,即使結果是那么微不足道,他也要讓學生明白他已看到了他們的努力和成績。這種不經意間的舉動給了學生自信,讓他們相信自己超越自己。
他總是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掌握他們所必須掌握的知識。他的課堂總是那么受學生喜愛,他從不要求學生必須怎么樣,但是學生都會主動自覺的完成他們應該完成的任務,他從不要求學生上課應該怎樣表現,但學生都會認真積極地配合他的課堂。似乎一切都隱藏著那種無形的默契。教師體會教學的快樂,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教學是一種責任,學習是一種快樂。他從不直接給學生知識寶藏,常常他只是給學生一把通向知識海洋的鑰匙,帶領學生經歷的每個問題和每個發現,教會他們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大膽地去探索、去尋找和發現海洋中的智慧。
他總是能輕易成為學生的榜樣,成為學生人生道路的導航者,教會他們怎樣做人,怎樣做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他不是演員,卻吸引著學生饑渴的目光;他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歌曲;他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每一條小路都有它的起點;每一條江河都有它的源泉;每一座大廈都有它的根基,而他常常默默地把自己當做起點、源泉和根基,給學生護航。不管學生在建造什么,他總是默默幫助他們壘好基礎,為學生的成長做到最好!或許他講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學生淡忘,但他的熱情、勇氣和慈愛會永遠保留在每個學生的心中。
教師是辛勞的,可塑造靈魂的工作是偉大的;紅燭的燃燒是短暫的,可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心卻是永恒的。教師之所以偉大,不僅僅在于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在于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做人的典范。
教師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辛勞澆灌,用心血滋潤。他們這朵最美麗的花,總是開在最安靜的地方,“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謝謝大家!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
大家好!
去年的寒冬,我還沒有品嘗到絲毫將為人母的喜悅,就因深夜中毫無預兆的陣陣腹痛被家人送入了醫院,在第二天的早上,被醫生毫不留情告知“因為懷孕初期身體超負荷,運動量過大導致流產,需在家靜養……”聽不見醫生常規般的囑咐,看不見家人擔心我的神情,我的大腦快速搜索著醫生剛剛提到的流產原因——是那天我領著學生在冬日的操場上練習了一節課跑操嗎?還是那個周四我連上了一下午的課?可是,這都是我作為班主任最常規的工作啊!難道就因為這些,家人期許已久的寶寶就這樣與我們擦肩而過?也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吧?!想到這兒,我的眼淚顧不得家人的感受,沖出了早已充滿血絲的眼睛……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沒有了之前的忐忑不安,卻再也沒有了一絲一毫的希冀與期盼,剩下的,唯有身體恢復所需的一日多餐。內心的傷痛似乎就在那樣的日子里被漸漸地淹沒殆盡,也慢慢地因對學生的思念而又有了新的牽掛——我不在的這段時間孩子們表現得怎么樣呢?那幾個活躍分子肯定會趁我不在的日子里盡情逍遙!班級衛生會不會依舊按時清理打掃?上課紀律會如何?這回的期末考試,班級的綜合成績還好嗎?一大堆關于班級學生的問題催促著自己——快些養好身體,早日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但是,將自己的這一想法告訴家人后,卻遭到了一片斥責之聲!“還要帶班嗎?你這身體不養好了,以后還怎么要孩子?”“你的那個班兒就只能你一個人帶嗎?別總心里不惦記自己成不啊?”……我知道他們是愛我的,所以希望我能夠稍微自私些,能夠多一點點的為自己考慮。可是,班級中那65個孩子,是我從他們剛入學時候陪伴著一點點成長起來的,他們的點滴進步都刻入了我的心里。況且,現在正值初二的重要階段,如果半路因我個人的身體原因換了班主任,這些孩子要適應多久?孩子的父母們又該多擔心呢?想著想著,我的頭腦中閃現出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臉龐。正在思忖著,我多日以來剛開機的電話里蹦出了一條條孩子們發來的短信,其中一條最讓我溫暖: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昨晚又夢到您的身影,醒來才發現只是一場夢!每次走過辦公室,見到空蕩蕩的座位,心里總是有一種酸楚。看到您在作業本上批的一個個‘好’字,我不禁潸然淚下。這一年多來最令我難忘的是您的微笑,照耀了我們每一個人。我落淚不僅是對您深深地思念,更有埋藏在心底的感恩!您永遠是三班學生的媽媽,講臺上永遠留有您的位置,因為您是最愛我們的麗莉老師!最后,愿我們愛著的您早日回家!”
那一刻,我的心堅定了下來。
當重新回到班級的第一天,我在第一時間收到了學生這樣的一張紙條,“麗莉老師,我真榮幸當您的學生!您的教導,每一次我都很受啟發;您無私的奉獻,必將成為我不竭的學習動力!因為有您,即使學習再苦再累我也會盡全力做到最好!由您當我的班主任,是我最大的幸福!謝謝您對我們的不離不棄!目前沒有任何事情能比這更令人高興!謝謝!”
當晚,我把那一段段令人感動的文字發到了空間日志里,之后收到了這樣一條留言——“老師無私的愛,不僅換來了學生那一句句真心的評價,更滋潤了孩子們那一顆顆稚嫩的心。”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最美教師”的先進事跡,看似一件偶然事件,其實是一次必然。正是強烈的責任心,才使得老師們沒有放棄對孩子的尋找,最終避免了悲劇的發生。對于我們老師來說,責任心是十分重要的一種素質。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應該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對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決,不可敷衍了事,只有滿懷強烈的責任心,才能將我們的工作落到實處。從“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中,我領會到了在工作中要重責任,重細節,重團結。
正是衢江區四小在學校管理方面的細致和嚴謹,造就了“最美教師”。細節決定成敗,而細節往往又藏于最平凡的事情之中,可以說正是平時細節的積累,最終成就了奇跡。要做好每個細節其實并不容易,因此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立足實干才是硬道理,要將嚴謹工作、重視細節作為日常工作的準則,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業務水平。正如衢江區四小的校長所說,衢江區四小的36位老師每一位都是“最美老師”。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團結互助,充滿大愛的集體,才能在硬件條件并不優秀的衢江四小孕育出“奇跡”。
陳霞、姜文、江忠紅三位老師是全區廣大教師隊伍的杰出代表。他們的先進事跡,是我區教育“大愛才有大教育”,“愛崗愛生”的生動教材,值得所有的老師學習;他們既是衢江的驕傲,也是教師隊伍的驕傲。
一要學他們重責任的執著精神,像“家長”一樣關心學生。在救助學生一家三口的過程中,他們始終牢記自己肩負的職責,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待學生“生死不離,無論你去哪里都要找到你”的安全承諾。他們強烈的責任心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令人敬佩。我們學習他們,就要學習他們對學生的執著,把對學生的關心體現在執著中。
二學他們不放棄的大愛精神,像“家長”一樣培養學生。作為一個大部分學生都是民工子女的學校,老師的教學難度可想而知。家長忙于工作沒時間管理學生、有些學生自卑內向,但是他們從不放棄一個學生,把每位學生都當作自己的親身子女,對每位學生都傾注了心血,不僅從學習上,也從做人上培養教育學生,令人感動。
三學他們講團結的合作精神,像“家長”一樣管理學生。事發當天,幾位教師和店長分頭行動、充分發揮了團隊合作精神,一起協作才救下了一家三口。正是教師團隊的協作才有了最美的結局。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習他們工作中相互協作、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即便不是自己班的學生,也要一起關愛、管理。
典型就是旗幟,榜樣就是力量。“最美教師”為衢江區爭了光,為教師隊伍爭了光。我們要堅信:陳霞、姜文、江忠紅能做到的,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做到,也一定能做到。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最偉大的人生;無私奉獻,育人成才是最壯麗的事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布朗娃,我心目中的“大亮山”》。
與其說大亮山是大地的恩賜,不如說大亮山是楊善洲的杰作。楊善洲老書記在自己構建的60年精神家園里,把博愛、大愛完完全全灑在自己深愛著的土地上。是愛讓楊善洲選擇了大亮山,是愛讓楊善洲使5。6萬畝的荒山披上了綠袍,是愛使楊善洲與大亮山談了一次感天動地的戀情,啊,樸樸實實的楊善洲,郁郁蒼蒼的大亮山!
楊善洲讓大亮山綠了,楊善洲讓大亮山笑了!這是一種兌現承諾、堅守信念、窮盡一生為人民謀福利的精神。楊善洲培植了千千萬萬棵樹苗,為施甸的父老鄉親創造了一個綠色的家園,他是施甸人的優秀代表,是施甸人民的驕傲,是我們的楷模。而對我來說,我的學生就是我心目中的“大亮山”,是我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是我魂牽夢繞的精神家園。我要用師愛澆灌他們,使他們茁壯成長。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學習楊善洲,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
一年前,剛走出學校大門的我懷著滿腔熱情,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憧憬,踏上了布朗山鄉,在那美麗的布朗山寨擔起了快樂的娃娃王。在布朗山寨這片熱土上,我和我的同事們每天都忙碌著,為布朗娃的健康成長灑下了辛勤的汗水,把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當成自己一生追求的人生高標。
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就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友愛、樂教樂學的環境。用我們博大的胸懷和友善的眼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使他們自尊、自強;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就要保持一顆率真的童心,學會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就要搭建學生展示的平臺,張弛個性。
木老元中心學校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是一個團結協作,甘于奉獻的好集體。由于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年齡小,特別是學前班只不過是五、六歲的孩子,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老師們為了讓學生適應學校的生活,既當老師,又當醫生、保姆。可我們沒叫一聲苦,沒喊一聲累,而是默默地工作著。有幾次,一年級的阿小宇把大便拉在褲子里,我的同事王菊梅老師不怕臟、不怕累,毫不猶豫地幫她洗干凈。我們班的李元周,剛入學時不適應學校生活,又是哭又是鬧的,直喊著要“爸爸、媽媽”,我顧不得吃飯時間,陪著他玩兒貓捉老鼠,用泥巴塑小牛,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到了晚上,他不敢到學生宿舍睡,我就在自己的宿舍給他鋪了一張小床,為他講故事,陪著他睡,直到他適應為止。也正因為這樣,他開始喜歡上我,以后每一天都要來找我玩兒,星期五他爸爸來接他回家他都不回去。還有一個最調皮搗蛋的阿自富同學,由于剛動手術不久,一天放學集隊時突然暈倒,我的同事楊旭國和我急忙把他背到醫院治療,我急得手忙腳亂,一邊安慰他,一邊用顫抖的手給他喂飯,此時,他流下了感激的淚水,欠欠身子向我說了一聲:“謝謝”。我為學生強烈的變化吃驚,在那一聲顫抖的“謝謝”中,我為自己人生的選擇感到無悔。的確,那等于是一種付出后的褒獎,是一種高尚的職業認可。
“向楊善洲學習,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是永恒的信仰,也是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更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
楊善州老書記走了,他為官一生清貧去,留下身后青山綠,他的崇高精神和優秀品質將激勵著我們永遠去追尋!
楊善洲林場與大亮山同在!
楊善洲精神與大亮山永存!
大亮山,是楊善洲的“大亮山”
楊善洲,是施甸人民的“大亮山”!
布朗娃,就是我心目中的“大亮山”!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8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于阿里……他們以無私奉獻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為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世人歌頌。其實,老師也在默默地奉獻,獻出自己的力量,換取他人的美好明天,這樣的奉獻更深沉更偉大。正如陶行知所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
小時候,我認為老師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長大后,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夢想,守巢的總是你。小時候,我認為老師很神氣,說一句話也能驚天動地;長大后,才知道那塊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名利。小時候,我認為老師很神秘,讓所有的難題都變成了樂趣;長大后,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小時候,我認為老師很有力,總喜歡把我們高高舉起;長大后,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深感老師比蠟燭更永恒,照亮了別人,融化了自己,即使比作“春蠶”也是絲雖盡,身未死。春蠶化作蛹蛹變成蛾,蛾又孕育出蠶寶寶……無窮無盡,真是如詩如畫。
老師還有一顆金子般閃閃發光的心,在我們失敗的時候,老師鼓起我們前進的風帆;當我們成功的時候,老師和我們分享成就和喜悅;在我們犯錯誤的時候,老師耐心細致地撥正我們前進的航向。總之,老師給我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讓我們在知識的天空里自由自在的翱翔。
有人說,老師是清閑的,有兩個假期;有人說,老師是優雅的,一切都顯得從容不迫;還有人說,老師是充滿閑情逸致的,有時間看書讀報。而我要說老師很辛苦,忘不了老師早上陪我們晨讀,忘不了老師在操場上的風吹日曬,忘不了老師那誨人不倦的神情,也忘不了老師燈下認真備課的身影。老師仔細批改作業,有事直至深夜,別人有八個小時工作制,可老師的工作時間何止八個小時,別人有兩天休息日,而老師哪有真正的周末……
遺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真想大聲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教師,大家好:
在學習了“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后。覺得她們的救人不在于偶然,是無處不在的責任心所致。她們使我對“愛與責任”有了更一步的認識。愛事業如愛生命,她們的事跡鼓舞著大家,我們要像她們那樣,懷著對工作的愛,對學生的愛,熱愛教育事業。她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一、立足本質,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托爾斯泰說過:“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么他是個好教師,如果教師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于任何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最美的教師堅持樸素的工作作風,一心撲在教育事業,我們也應該做到這幾點:第一是學習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第二是學習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實實的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是學習甘于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團隊。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譜寫了這曲感人的贊歌。
所以我們要以她們為榜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面對的學生特殊,這就更需要我們拿出一顆“慈母之心”,循循善誘,對學生要耐心細致的去做,去為這些學生服務。
就是要學習他們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甘于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
總之,我要以優秀教師最美教師為榜樣,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更新觀念,努力鉆研業務,愛崗敬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得工作,為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10
對于一個熱愛教育、熱愛教學、熱愛學生的老師來說,讓她離開教室、離開學生,無疑是一種痛苦的折磨。
20__年9月,賀紅蓮不慎摔倒造成膝關節髕骨骨折,作為八年級(2)班的班主任,她實在不忍心丟下班里的57個孩子。
躺床治療的一個多月里,賀老師每天都在關注著班里的學生。她把班干部會議放在家里召開,及時了解學生動態,精心布置班級工作,每周兩次,雷打不動。她還把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請到家中,給他們談心、補課、輔導作業……
那段時間里,賀老師家的窗口成了瞭望臺,窗臺下的沙發成了她的工作臺。課后,不少學生習慣性地跑到賀老師家的窗口,看望的,問候的,請假的,借錢的,借針線包的……不一而足。而這時候,也是賀老師一天最為快樂的時候。對她來說,每天能看到孩子們,乃是她最大的幸福!
為了這種幸福,賀老師不知忍受了多少疼痛的折磨,不知暗自留下了多少淚水。有一次,因為電腦椅滑動,賀老師支撐不住摔倒在地板上,她無法站起,無法挪動,只能躺在地板上默默垂淚,直到丈夫回來,才把她抱到沙發上。面對丈夫心疼的埋怨,賀老師只是歉意地笑笑。說實在的,對丈夫,她充滿歉疚。自己臥病在床,什么都不能做,丈夫既要到鄰村的楊莊小學上課,下班后還要照顧孩子,照顧她,已經夠累的了。她也想安靜地躺著,靜靜地休養;她也想少給丈夫“添亂”啊!然而,讓她離開窗口,離開“陣地”,無疑是要掏空她的心!一天看不得自己的學生,賀老師的心里都空落落的。她離不開學生啊!
在家休養了一個多月,賀老師實在呆不下住了。她不顧醫生“保護不好會落下后遺癥”的告誡,不顧自己即使拄著雙拐也依然走動艱難的右腿,毅然走上了二樓的教室,站在了班級的講臺上。
為鍛煉自己,也為了激勵學生,賀老師拒絕了學校領導把她的班級調到一樓的想法,也拒絕了好心同事替她上晚自習的建議,硬是用堅韌的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在校園,在講臺,在通向教室和宿舍的一級級臺階上,留下了不倒的雕像。這雕像,深深地刻在全校師生心中,更深深感動了賀老師班里的學生們。
人們常說,身教重于言教。賀老師正是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教育、影響著學生。學生們說,有這樣的老師做榜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不奮發上進呢!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叫___,是來自___的一名普通職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風光景色一千里,夢繞江南云水鄉》。
我是一個北方人,在我千里之外的家鄉,有著與江南完全不同的景象。那里松勁山高、石多水少、阡陌連天、植被枯黃,少了許多江南水村山郭的詩情畫意。雖然我是一個北方人,但我對杏花春雨江南,一直都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渴望能夠在詩畫般的江南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三年前,正是懷著這樣的夢想,我來到了__,來到了__。當我踏上這片以八寶之地著稱的沃土后,我迷惑了,這難道就是我在夢里追尋了千百度的江南嗎?
那時的這里沒有小橋流水,有的是污水殘橋;沒有古樸的民居,有的是雜亂的農舍;沒有石板街、一人巷,有的是紛擾的街市、泥濘的村道;當我穿梭于村落街市之間時,假劣產品不絕于市。還有很多農戶因為打不開銷路,守著當地的優良土特產一籌莫展。這樣的景象怎能是令人魂牽夢縈的江南?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特別是在縣鄉兩級政府強力實施美好鄉村建設以來,這里的環境變美了、村莊變靚了、人的精氣神變爽了。
你看現在的__村,連排成片的蔬菜大棚,白色的薄膜在陽光下耀眼,里面碧油油的蔬菜茁壯成長,豐富著__市民的菜籃子,也鼓起了__村民的錢袋子。
你看那__村,整齊劃一的鄉村別墅,粉刷一新的房屋、干凈整潔的街道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在農村,齊整的綠化、統一的排水,早已和城市接軌,昔日的殘墻破屋已然舊貌換新顏;你看那__街道,曾經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龍須溝”,如今已變成了休閑小廣場,草皮鋪起來了,綠樹種上去了,體育健身器材也安裝起來了,笑容洋溢在每個農民的臉上;你再看那___,明塘碧波蕩,粉墻黛瓦重,家家戶戶的“文化墻”上既有人文歷史介紹、水鄉風景畫,也有詩詞書法、名言警句。還有那一灣荷塘,碩大的荷葉亭亭玉立,水鄉的景色令人沉醉。真真是蓮香生藕魚蝦肥,更見古橋猶存啊。
我們__部門也在積極為美好鄉村做貢獻,深入田間地頭,走遍街道村鄉,開展食品監管,凈化農村市場,讓不合格商品無處身藏。倡導“一村一品”,打造“一所多標”,通過開展商標工作來興業富民。__的燒餅、__村的禽蛋、__的魚鱉、__的蘿卜這些享譽一方的土特產,紛紛申請了注冊商標,有的還申報了市知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土特產打上了注冊商標,就像插上了翅膀,一下子就飛出了__,飛出了__。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隨著居住環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陋習也在悄然改變。家庭之中子孝妻賢,鄰里之間和睦相處,道德楷模層出不窮,“__好人”紛紛涌現,文明禮讓蔚然成風,美好鄉村人人共建!
村村優美、家家富裕、處處和諧、人人幸福,可正是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美好鄉村,這正是令人魂牽夢繞的江南云水鄉!
最美鄉村教師的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用愛贏得愛。寫下這個題目,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作為一名教師,在勐嘎耕耘的這十年我有幸見證了許多鄉村教師的精彩和成功。在許多平凡的日子里,我們一起書寫著平凡的感動,詮釋著最樸素的道理——用愛贏得愛。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教育學家給教育下過科學的定義,探尋過無數的教育方式,但其中亙古不變的真諦,我想便是愛了。
愛,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日復一日的堅持
記得剛踏上三尺講臺的第一個年頭,來到勐嘎這個陌生的小鎮,面對寒冷的氣候,不便的交通,簡陋的校舍,舉目無親的孤獨……當這些和理想反差極大的現實如巨石般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我的內心打起了退堂鼓。而讓我最終堅持在講臺上站下去的是一位學生,一位患有先天性腿疾的學生。她叫楊桂香,家在勐嘎芒牛壩,每個周末她都要拖著病足艱難地跋涉于家和學校之間,從不遲到、缺課。聽課最專注的是她,第一個舉手回答問題的是她,笑容最燦爛的也是她。每當同學們歡呼雀躍地去上體育課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把黑板擦好,拉好被同學撞歪的桌椅,然后靜靜地坐在教室里看書寫。從那清澈的眼眸里你讀不出一絲憂郁,從那燦爛的笑容里你看不出一絲抱怨,從那蹣跚的腳步里你找不到一絲軟弱。然而再堅強的靈魂也渴望集體的溫暖,當我得知同學們竟然因為她腿腳不便個人衛生打理不好而疏遠她、奚落她使她幾乎輟學的時候,我的心隱隱作痛。我必須為這孩子做點什么,因此我特別安排了一次話題作文,并就此展開了討論。課上楊桂香同學的一番心靈表白讓所有同學慚愧不已。從此同學們便自發地幫她提水,洗衣服,打飯…..當我周末返校時看到宿舍門口躺著一包東西,還有一張條,上面是楊桂香清秀的筆跡:王老師,端午節到了,這是自己做的粑粑,還有自家種的糯米,請您嘗嘗。老師,謝謝您!……我的眼眶濕潤了,多么好的孩子!多么堅強的靈魂!我要感謝你,是你讓我懂得了怎樣做一名好老師,讓我懂得了在平凡的日子里最重要的是堅持。我想起了楊國峰老師,幾年如一日,最早一個出現在教室,最晚一個離開,正是他如慈父般的堅持陪護使得孩子們的寒窗苦讀不在孤獨。
愛,是跨越身份的理解與包容
用大愛做小事,是教育事業最真實的寫照。古人講師道尊嚴,因此許多老師很難俯下身子去聆聽學生的心聲,于是師生關系緊張,課堂沖突不斷。一代教育名家陶行知先生可以用四塊糖包容學生的犯錯,在春風化雨中挽救學生的心靈,我們為什么不放下架子,海納百川地接納學生的一切呢?我想起了勐嘎中學的李祖麗老師,她沒有男子般偉岸的身材,沒有西施般嬌美的容貌,沒有領導般的威信,但她卻有堅強的內心和寬廣的胸懷,她用母親對待孩子般的理解與包容去愛著她的每一個學生。課上她是和學生一塊學習的學長,課下她是和學生一塊聊天的姐姐,籃球場上她是和學生一塊為榮譽而拼搶的隊友……就是這樣一位愿意跨越身份放下架子的老師,用理解與包容贏得了學生心中絕對的地位。
愛,是平凡歲月里見證學子的成長
在平凡的歲月里,老師們漸漸用心感悟出了師德的真諦。師德固然有可歌可泣的典型案例,比如汶川地震中那些被埋在廢墟之下的師魂,但更多的表現卻是植根于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沒有比見證成長更讓人感動的事情了!記得初三并班時來到班里的一個女生,她的語文出奇的好,但其他科目卻科科掛紅燈。也許是并班的緣故,她老是鬧情緒。有一次檢查預習作業,她并沒有做,我點名批評了她,沒想到自尊極強的她站起來頂撞我:“別的同學也沒有做,為什么你唯獨批評我?”課下,我找她談了心,告訴她因為她是語文科目的領頭羊,如果領頭羊路沒走好,那么迷路的就將是一大群。明白了我對她誠懇的期待后,她一改往日的不屑,從此認真學習,語文成績更是遙遙領先。而今,她也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扎根到了家鄉的教育事業中。她,就是剛踏上教育戰線的勐嘎小學教師——徐露蓉。
作教師最驕傲的莫過于見證著孩子的成長了。帶著欣喜與期望,我們見證并引領者一個個孩子的生命成長。在課堂,在課下,愛如春風細雨,潛移默化滋潤著孩子的心靈。許許多多的一線教師終其一生,也沒有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更缺少感天動地的典型案例,但無數平凡日子里的一個溫暖的微笑,一個關愛的眼神,學生面對挫折時不失時機的鼓勵,學生面對成功時飽含善意的一個提醒……點點滴滴都折射出教育博大的愛。
好教育不是苛求、灌輸和責難,而是提供一塊肥沃的土壤,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好教育是用心去感悟每一天,并把這份感悟傳達給學生。教育是需要用心去體驗,用愛去澆灌的。因為用心,所以我們懂得:世上可能沒有理想的教育,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放棄教育的理想。因為用心,所以我們辛勞付出的同時也收獲著,快樂著!
親愛的同仁們,讓我們在邊疆教育這塊陣地上一如既往地用愛鑄就師魂、用愛展現師風、用愛修養師德、用愛強化師能,用愛贏得愛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