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敬畏自然拒絕野味演講稿_保護野生動物學生發言稿(精選3篇)
2025敬畏自然拒絕野味演講稿_保護野生動物學生發言稿 篇1
據報道,當年的非典病毒的蔓延是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所引起的,現如今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依舊是因為愚蠢的人吃食蝙蝠所導致的。而網絡上謾罵一片:‘我恨死野生動物了。’“野生動物就該死。”“不!不!不!這都是我們的錯,受害者,才是它們。”那到底該不該吃野生動物?答案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不該吃!不該為了圖新鮮而去嘗試那些對自己、對他人有害的事情!
曾幾何時,我經常看見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出現在各大飯店里,但我想說的是,難道你們不知道野生動物的危害有多大嗎?還是明知而故為?新聞報道過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有人因吃了一大塊蛇肉,而當場得了腦溢血,差一點就被死神帶走了。我在網上查過,各種動物都有各自持有的疾病。如狂犬病、結核、鼠疫、流行性感冒、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等。例外還有寄生蟲會引起的各種疾病總計二百余種,而這些身為一個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很多大人卻不知。新聞說,這次的病毒就是由一個人食用蝙蝠導致,但我想說的是,長期以來針對獵殺、販賣、食用野生動物的事件比比皆是,許多人認為好食野味僅僅是個人的喜好,別人管不著,有的甚至以食用過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為榮,四處招搖,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非法食用野生動物就像一枚硬幣一樣,一面寫著利益,一面寫著欲望。但是我承諾:“我絕不食用野生動物,也會像使命般督促別人同我一樣,拒絕食用野生動物。還它們一片棲息之地,還人類一個健康的身體。”
2025敬畏自然拒絕野味演講稿_保護野生動物學生發言稿 篇2
20__年肆虐全國的非典,導火索是可與多種烈性病毒共生存的蝙蝠;去年在內蒙古發生的鼠疫,病源是呆萌可愛、無可匹敵的土撥鼠;非洲大爆發的埃博拉病毒,主要宿主據說是果蝠。人類一次次為自己的無知付出慘重的代價,小到個體命喪黃泉,大到一個地域的人風聲鶴唳、如驚弓之鳥般遁藏;旅游困頓、自由受限、經濟受阻也自是不爭事實。而反觀這次疫情的發源地--武漢海鮮市場,就不能不說觸目驚心:名為“海鮮”,標有“野味”的商家標牌卻赫然醒目;標有各種野味價格的價格牌詳盡得也是”嘆為觀止”;售價60元的活鹿、4000元的鴕鳥、500元的孔雀、可傳播鼠疫的土撥鼠、SARS病毒的宿主果子貍等等野味更是應有盡有。人類終究為貪婪、無知又再次付出高昂代價,無畏的人類呀,利欲熏心的人們呀,不知敬畏自然,不愿遠離野味,可悲可笑可憐可嘆!
敬畏自然,遠離野味,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的基石。
一旦脫離了這一基準,缺少了必要節制,已經提升的文明素質便會退回茹毛飲血的原始粗鄙。從動物園潑硫酸到女子“虐貓事件”,從獵殺野生黑熊到”活取熊膽”,從偷獵藏羚羊到“屠狗風波”……無不顯示著人類對動物的虐待,對自然的不敬。如若虐待動物之風甚囂塵上,那么當今人類社會又有什么標志性的本質屬性迥異與動物世界?如若人人都是冷血,野生動物與人類又如何和平共處?人類在無以計數的種類病毒面前,又將何去何從?所以珍愛生命,敬畏自然,遠離野味,必行有所止,必人人為之。
敬畏自然,遠離野味,是人類尊重生命、共謀未來的共識。
自然以寬闊無邊的胸懷包容了人類的無休止探索,也以一種悲憫的情懷脈脈關照著人類,無論是其地大物博的給予還是冥冥之中烈性病毒唯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默契,自然饋贈了人類太多太多。我們人類就不要再得寸進尺,讓那些寄存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烈性病毒在人類的口腹之欲中,成為傳染病毒的瘟疫之源。更不愿再看到如故宮女主那樣、如坐飛機駕駛艙的美眉那樣把吃野味的舉動拍照于朋友圈以炫耀的丑態。我們相信星際文明,可誰也沒有親見;我們探索宇宙,可也沒有更好的逆旅被發現。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共謀未來,理性而文明地蝸居于宇宙一隅,早已是我們毋庸置疑的共識。
古人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克疫艱;也更愿我們銘記教訓,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真正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拒絕野味,給野生動物一線生機,給人類社會一份安寧,莫讓悲劇再次上演!
2025敬畏自然拒絕野味演講稿_保護野生動物學生發言稿 篇3
近日,我們的生活環境十分安靜,從高空拍攝的種.種視頻都有一個共同點:街道冷清,很少有行人。這些場景猶如災難電影一般,但我們都知道這不是電影,這是我們目前的生活狀況,動物終于把人類關在房子里了,人類和動物互換了一下角色。
造成這種原因的就是此次疫情,可疫情又是誰造成的呢?是蝙蝠或是其他動物,還是將各種野生動物端上餐桌的人類自己?十幾年來,野生動物已成為人們逢年過節的禮品或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人們冰冷的槍口下,許多弱小而無助的野生動物都沒逃過被殺的命運,成為人類的食物。數以萬計的動物瀕臨滅絕,大自然正叫苦連天,可人們卻毫不在乎,終于得到了這樣一個慘痛的教訓。疫情嚴重,全國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待在家里,社會停止了運轉。
十幾年前,非典造成了幾百人死亡,無數家庭被非典后遺癥陰影籠罩。如今,人們早已忘記那次教訓,重新殺進與野生動物的“三八線”。大家都知道非典的元兇是果子貍,此次疫情的原兇可能是穿山甲或蝙蝠。這兩次病毒有一個共同點,元兇都是野生動物。試想一下,如果人們不去撲殺,食用這些所謂的野味。疫情怎會發生,造成目前的現狀,不就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嗎?
野生動物都是屬于大自然的,不是人類的食物。幾百年來,人類總是貪婪的吸吮著大自然的一切,可大自然沒有絲毫吝嗇,無條件的為人們提供一切。這確實使人類越來越貪得無厭,不斷開發礦產資源,砍伐樹木、捕殺各種動物。在人類的改造下,大自然變得越來越脆弱。各種自然災害此起彼伏:沙漠化、洪水、泥石流等等。醒一醒吧,人類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們要善待自然,敬畏自然。此次疫情是大自然對人的嚴厲的警告,讓我們重新保持與野生動物的距離。這種疫情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發生。讓我們攜起手來,維護大自然,共同創造一片藍天。這樣,等疫情消失的時候,我們走進自然的懷抱里,看草長鶯飛,賞云卷云舒,合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