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精選15篇)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1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覺饑餓,就讓孫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處觀看,見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來給師父充饑。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fā)現了。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嘴讒,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悟空打開罐子,從里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么齋飯。唐僧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師徒們吃了桃子繼續(xù)趕路。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口氣念了二十遍緊箍咒。悟空頭痛難忍,連忙哀告。唐僧喝道:“你為何不聽勸說,把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氣:“胡說!哪有那么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悟空說:“師父若真不要我,就請退下我頭上的金箍兒!”唐僧大驚:“我只學過緊箍咒,卻沒有什么松箍咒兒!”悟空說:“若無松箍咒,你還帶我走吧。”唐僧無奈:“我再饒你這一次,但不可再行兇了。”悟空忙點頭答應,扶著唐僧上了馬,繼續(xù)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guī)煾福@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云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課堂實錄
一、導入
1.明清小說,板書:小說
說說四大名著,板書:《西游記》
你的腦海中一定會出現誰——
2.視頻:豬八戒。師介紹豬八戒的自我評價。
3.孫悟空的圖片,聊聊他,火眼金睛。視頻。
4.這是誰啊?板書:白骨精
取經路上還有哪些妖精?出示妖精的名字。(學生激qing高漲談起妖精的特點)
5.這么多人物,(板書:人物。)必然會發(fā)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節(jié)。板書:情節(jié)。
故事發(fā)生的地方就是——環(huán)境。板書:環(huán)境。
6.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課文《三打白骨精》,讀題。
二、整體感知
1.出示報告單,(小說三要素,中心和自己的對課文的見解)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述說)
三、環(huán)境
1.指名讀課文中的“唐僧師徒四人……”
2.自讀,有什么感受。
3.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讀一讀。
師:什么感受?
生:蛇很度很長,害怕
生:山勢險峻,令人毛骨悚然。
生讀
4.師:這樣的環(huán)境,一定會有——妖怪。
有妖怪,必定會發(fā)生——故事
四、情節(jié)
1.聊一聊起因
指名讀
(出示段落)
師:自言自語是怎么說?
生:自己跟自己說
師:那你再試一遍。
生:讀
師:自言自語是跟自己說,你這樣說都讓別的妖精聽見了。
生:再讀
師: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心里頭那高興啊,那叫——不勝歡喜。
勝和我們平常的“勝”一樣嗎?
(出示視頻)
師:誰來自言自語地說一說
生:讀
2.師:說時遲,那時快,白骨精開始變了,一共變了幾次?(板書:三變)愿意聊哪次都行。
3.第一次
生:讀相關段落“這時,悟空從南山回來……”
師:變成了一個什么樣的村姑?(美貌)
六年級的同學,要說美貌的詞,是一個接著一個。那還不行,你們知道的詞和文中的美貌還不夠
(出示視頻)
師:怎么樣?
生:閉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
師:看原文中是怎樣描述的。
生讀
師:李卓戊在此處批了一個字——妙
妙在哪兒呢?
生:常人看不出這女子的美。
師:這美下面藏的是——惡。
師:把感受送進去再讀
生:一生讀
師:這美中藏的是什么?
生:兇惡
生:她變成村姑送齋飯。
4.第二變
生:讀
師:出示文字,再好好讀讀,這一變妙在哪兒?
生:變成老婦人,找女兒。
師:見到過八旬的老婦人嗎?
生:拄著拐杖,顫顫巍巍
師:那變成老婦人是為了——
生:讓我們產生惻隱之心
師:試著讀一讀,讓我們看到一個八旬老人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
生:讀
師:這哭里藏著的便是——惡,藏的是——刀
想到了一個成語
生:笑里藏刀
師:現在是哭
生:哭里藏刀
5.第三變
生自由讀
師:原著里有一段描述
生:讀
師:這是誰做的?
生:出家人
師:誦的是什么?
生讀
師:一個字,念的是——善
變成了和唐僧是——同道中人(學生談起這進唐僧的意見)
6.小結
師:一共變了三次,妙不可言。你們真了不起,把這不可言的東西都說了出來。
看順序,為什么這樣變?
生:一變是美人計,二變變成了找女兒的老婆婆,是苦肉計。三變變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讓他趕走孫悟空,這是——離間計。
師:而且一計接著一計,這叫——
生:連環(huán)計
7.出示歇后語
白骨精開口——
白骨精送飯——
白骨精的飯食——
白骨精騙唐僧——
……
8.小結:板書:有意作惡。所以不叫白骨妖,叫——白骨精。所以,變一次,就得打一次,變兩次,打兩次,變三次,就打三次。要把這里的惡——打死。
9.聊一聊“打”
生讀三次打的相關文字
出示提煉出的三次打:
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
……
……
師:為什么這三次打得不一樣?
生: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來,沒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臉一棒。
第二次老婦人矮,所以就當頭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掄起一棒。
師:你們知道金箍棒多重?
讀讀原文中關于金箍棒的描述
師:打得怎么樣?
生:打得好、狠、妙、妙不可言。
生分三組讀三次打。
10.師:唐僧是怎么樣看的呢?
生讀相關文字
出示視頻,看第三次打后的責難
出示“唐僧轉回身不睬,口里……不受你歹人的禮”板書:無心向善
讀一讀
11.師:看,這個故事里有三變,有三打,有三責。你讀著覺得重復嗎為什么
生:因為三變,變的內容不一樣
師:三變的內容不一樣,三打、三責的內容一樣嗎?
師:而且,這三次中間有聯(lián)系嗎?一次比一次深。
我想到了歌曲有三段,是為了反復抒情。所以,課文這樣寫是為了
生:反復敘事。
師:板書。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寫作時反復敘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師:西游記中用到“三”的還有——
12、報告單
出示報告單上半部分。
如果把白骨精替換成被別的妖精,你也可以發(fā)現起因、經過、結果
比如換成紅孩兒,說說起因、經過、結果
師:你們發(fā)現沒有,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像這樣,找到起因、經過、結果
整本書都像這個故事,都可以看成是——反復敘事。
13一路上遇到了那么多妖魔鬼怪,作者為什么要那么寫?
生:表現取經的艱辛。
生:表現社會的腐敗
師:相信到了初中,你對這方面的思考會更深刻。
師:他們到了那么多國家,不管到哪兒,要突顯他們的——決心和毅力
我們才發(fā)現,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都是為了誰服務——人物
五、聊人物
生自由聊一聊
1.聊唐僧和悟空
生讀相關文字
師:他給孫悟空留下商量的余地嗎?那該怎樣讀?
生讀
采訪唐僧:
山勢險峻……你就沒有想到會有妖精出現,要吃你?
你說孫悟空無心向善,那在你心中的“善”是什么?
學生小組聊
交流
找一個男唐僧
生:這險峻的山中,肯定有妖精你為什么不相信孫悟空呢
生:我相信世上還是善多
評價有沒有其他想法。
為什么看不到孫的善
師傅他錯了嗎?他還是這樣對你,你為什么還要打?
他是我?guī)煾怠K难⒋蜓俏业奶旆?/p>
為什么師傅念緊箍咒,你還要苦苦哀求?
生:當年是他舊我出來
師:孫悟空不但有情也有意
出示錄象。配樂
安慰安慰悟空,勸勸唐僧吧!
生:你是肉身,看不出妖精
師:矛盾沖突就出來了,如果沒有矛盾沖突,你愿意看嗎?
對,有了矛盾沖突,才會有人物鮮明的性格,引人入勝。
2.聊八戒
讀課文中的一句話
師:八戒貪吃,還貪——
出示原著中的一段:胃口大,讀
出示原著中一打后八戒的表現:讀
3.出示人們閱讀《西游記》后的感受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2
8、三打白骨精
學什么
了解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經過,感受他善于識破詭計、敢于與邪惡斗爭的精神。
怎么學
一、讀拼音寫漢字,看誰寫得最規(guī)范最美觀
tng sēng zhāi fn h m zhu yǔ yǐn mn
二、寫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一再——( ) 非常——( ) 哀告——( )
反義詞:責怪——( ) 推辭——( ) 有些——( )
測一測
一、人物形象分析。
1、白骨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孫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給下面的多音字選拼音,寫在括號里。
(1) 看(kān kàn) 星期天,爸爸媽媽要去醫(yī)院看( )望奶奶,囑咐我看( )好家。
(2) 卷(juàn juǎn) 上課了 ,老師拿著一卷( )數學試卷( )走進教室。
(3) 正(zhēng zhèng) 正( )月十五元宵節(jié)那天,爸爸正( )好從外地出差回來。
(4) 行(xíng háng) 他穿過人行( )橫道,到馬路對面的銀行( )去存錢。
(5) 更(gèng gēng) 已經二更( )天了,屋外的風刮得更( )大了。
(6) 沒(mò méi)提起小剛的游泳本領,沒( )有不佩服的,他敢在沒( )頭深的水里游泳。
(7)?著(zh¨o?zhu¨)考試時,遇到不會的題千萬不要著(? )急,只有沉著(? )冷靜才能取得好成績。
再提高
一、“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記》當中的一個小故事,你還知道哪些小故事呢?請寫出兩到三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 )。請你試著其他的三部作品及其作者的名字,他們分別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三、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國軍隊侵占了西班牙。一個炎熱的夏天,在一個干旱的地區(qū),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讓法國侵略者喝水。有一小隊法國侵略軍在上尉維龍的帶領下,到處找水喝。他們走了很多路,發(fā)現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們沖上山坡,罵罵咧咧地推門進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婦女,懷里抱著一個小女孩,冷冷地盯著他們。士兵向她要水喝,她搖了搖頭,什么也沒說。上尉命令:“搜!”士兵們在屋里翻開了,突然里屋發(fā)出一陣歡呼:“搜到啦!”
士兵們一擁(yōng yǒng yng)而上,爭奪水罐。上尉命令他們放下。他走地去看看滿罐的清水,覺得喉嚨像火燒似的,恨不得捧起來喝個精光。可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倒了一小杯,遞給那位西班牙婦女:“請你先喝!”這位婦女接過水杯,看了看懷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維龍又倒了半杯水遞給女孩:“你也喝一點!”孩子母親緩緩地接過杯子,親親女兒,用西班牙語低聲說:“孩子,為了媽媽,你喝吧!”女兒也像媽媽那樣,雙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上尉見母女倆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滿滿一杯,一仰(liǎng yǎng ng )脖子,一飲而盡。然后,他又讓每個士兵喝。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國侵略者坐下歇息。不料一個接一個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婦女和她懷里的孩子也死了。原來,這位西班牙婦女早在水里放了毒藥。
人們都贊頌這母女倆的愛國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為她們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紀念碑。直到現在,紀念碑前還常常有人去敬獻花圈哩。
1、劃去文中帶點字不恰當的讀音。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面的詞語。
(1)一擁而上:___________
(2)一飲而盡:______________
3、把文章分成兩段,并寫出每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問題。
(1)當法軍上尉倒了一杯水要那位西班牙婦女喝時,那位婦女是怎么做的?她可能會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法軍上尉要小女孩喝那半杯水時,娘子母親的舉動與要自己喝水時有什么不同?說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為了媽媽,你喝吧!”母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3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8課《三打白骨精》第二課時二、【教材簡析】《三打白骨精》選自我國古典小說名著《西游記》,這篇故事生動描寫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經過,贊揚了孫悟空善于識別妖魔的本領和見惡必除、除惡務盡的斗爭精神,諷刺和批判了唐僧等人把現象當本質,是非不分、人妖顛倒的錯誤思想,揭露了白骨精的吃人本性,尤其是它未來達到吃人的罪惡目的二玩弄種種陰謀手段,給我們深刻啟示。課文故事性強,學生樂于學,適合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并進行簡要復述的訓練。三、【設計理念】閱讀是個性化的內化過程,需要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認知水平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去思考,去發(fā)現,去感悟,從而在閱讀實踐中獲得個性化的體驗。課堂成為學生的天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把內化的知識再外化為口頭表達,提高表達能力。遵循“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個性。一切以學生發(fā)展為主要目標,以學生學習效果為依據,潛心研究個性化的學習優(yōu)化之路,把個性化學習靈活運用于課堂之中。四、【教學目標】1、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領悟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人物特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在學懂課文的同時,感受孫悟空善于識別白骨精的妖術,勇于斗爭到底的頑強精神,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五、【教學重難點:】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抓住“三打”這一關鍵點,通過重點語句的朗讀、感悟,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唐僧的人妖不分以及白骨精詭計多端的性格特點。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七、【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呢?課件: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2、你知道白骨精三變的目的是什么嗎?過渡:可見她的貪婪,今天終于有機會了。【設計意圖:以復習課文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又自然過渡,銜接緊密,易于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當中來】二、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第一次打)1、請大家輕聲讀讀2——4小節(jié)第一次怒打的情形,分別畫出描寫孫悟空、唐僧、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2、學生自讀課文,自主品讀句子,學會做批注。3、交流回報,引導學生從關鍵詞語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白骨精:(1)“孫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fā)現”:白骨精神通廣大,本領不小。(2)“不勝歡喜”“自言自語”“機會來了”:白骨精得意忘形、癡心妄想,也顯示害人、吃人是白骨精的本性。(3)“徑直”:白骨精目標明確,迫不及待,恨不得眨眼工夫就將唐僧捉去。(4)“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利用唐僧不感直觀貌美女子的心理,利用豬八戒好色的毛病,解除他們的戒備之心,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看到美貌,就會想到哪些詞?這美中藏——惡,這就是妖精使的什么計?所以說,白骨精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板書:詭計多端)教師小結:你們都孫大圣一樣都有火眼金睛,看看悟空是怎們做的。交流描寫悟空的句子。孫悟空:“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火眼金睛厲害,對妖怪嫉惡如仇,不能心慈手軟。悟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唐僧: “唐僧連忙扯住孫悟空……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唐僧善良、糊涂,人妖不分。4、師引導:孫悟空“朝妖精劈臉一棒”,為什么沒有能夠消滅白骨精這個害人的東西?5、有感情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想象孫悟空第一次與白骨精交手時的情景,體會人物的特點。6、總結學法: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一打的內容,體會了三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想想我們是如何展開學習活動的? 交流概括學法:讀課文——畫句子——品詞語——悟性格【設計意圖:閱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只有讓學生與文本充分閱讀,才能在讀中思考,讀中品味,讀中感悟。通過學生的找、畫、談,品悟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點。總結學法,“授之于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三、學習第五到七自然段(第二次、第三次打)1、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五到七自然段。 我們從“一打”中知道三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那么二打、三打中又從哪些關鍵語句體會到?完成表格。
情節(jié) 人物 孫悟空 白骨精 唐僧 一打 二打 三打
2、教師根據學生交流進行點撥。對比感悟,朗讀。(1)“閃”代表了一個敏捷的動作,說明白骨精的行為與常人不同,揭露了妖精虛假的面目。 “年滿八旬”、“一步一聲地哭來”可以看出妖精的奸詐善變,詭計多端,善于利用唐僧善良的心理,故做可憐相。 “又”、“丟了具假尸首”體會此妖非等閑之輩。(2)“也不說話”、“藏”、“當頭一棒”與上文的“當頭就打”和“劈臉一棒”對比體會打的角度與力度不同,感悟孫悟空的機智果敢,敢作敢為。3、結果如何?課文最后一句起了怎樣的作用?(干脆利索地點示了白骨精的身份,表明正義眾將戰(zhàn)勝邪惡)【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帶問題去讀,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交流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四、復述課文,分享所知1、指導學生復述課文。可以根據表格,想象當時場面的描寫。2、指名讓學生簡要說說自己還知道《西游記》中的哪些故事,說說故事給自己留下的體會。【設計意圖:讓學生復述課文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加深和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展訓練,結合教材中《我閱讀我快樂》,讓學生交流《西游記》中其它故事,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學會與人分享。】五、總結課文。在《敢問路在何方》的旋律中小結本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像孫大圣一樣善于識破壞人的詭計,提高辨別能力,并且要善于跟壞人斗爭。其實文中很多筆墨描寫白骨精,都是映襯出孫悟空本領的高強。讓我們再來贊一贊它。齊讀《練習3》“誦讀與積累”中12個詞語。【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整體上再次把握課文內容和中心,小結文中的寫法,凸顯英勇品質;通過與《練習3》中詞語的朗讀,結合語境,放大人物形象;充分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特點。】六、作業(yè)。1、對比閱讀原著中相關部分,記下自己的閱讀體會,下節(jié)課交流。2、搜集《西游記》中的故事,并能復述,下一周開展“話說《西游記》故事”活動。【設計意圖:對比閱讀原著,增強學生閱讀經典書籍的興趣。開展復述故事活動,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擴大學生的參與面與知識面。】七、板書設計。三打白骨精孫悟空 機智勇敢唐僧 善良糊涂白骨精 詭計多端八、【教學反思】 《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故事性強,情節(jié)曲折生動,加之高年級學生對這樣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積極地學習狀態(tài),就要更新教學理念,充分體現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和教師主導的作用。教學中,我抓住“三打”情節(jié),讓學生在品詞析句中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感受孫悟空善于識別白骨精的妖術,勇于斗爭到底的頑強精神,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一、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因勢利導專家說過,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我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體現“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特點。教師沒有過多的分析,而是以讀代講,以多種形式地讀讓學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以多種方式的讀來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不是為讀而讀,而是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深入品味,讀中思,讀中品,讀中悟,以讀知事,以讀知人。在讀悟的過程中,讓學生質疑問難,再引導學生讀、思、議。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點撥學法教是為了不教。關于名著閱讀,有觀點認為應該指導學生用文學的方式來閱讀。我在研究教法學法時,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反襯”的寫法中研究人物特點。我重點引導學生學習第一次怒打,讓學生不斷進入到文本的探究中去,在師生互動的交流中,在對語言的品味分析中感受人物特點。接著,引導學生自學第二打、三打不分,凸顯人物形象。教師通過質疑,寫白骨精狡詐貪婪,最后還是被孫悟空識破打死,這是什么手法?學生由此對“反襯”寫法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另外,我還注意引導學生在研讀中品味語言、感悟語言,比如對比原文,研讀白骨精變成的村姑的那段,領略原著描寫的精彩,比如體會“閃”一詞的精妙,這些對于學生的語感的培養(yǎng)是很有用處的。總之,我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以學生為本,基于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上展開學習活動,才是最有效的,也是學生不會覺得乏味的課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主導作用,學生才會既學得輕松愉快,有學得有力度、有深度。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生字6個,理解新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懂得對敵人不能講慈悲,要善于識破敵人的詭計,并和敵人斗爭到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大致理解課文內容,分段,精讀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簡介《西游記》。
2.板書課題:我們今天學習《西游記》中的一個故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學們想學嗎?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
①讀準生字字音,并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
②口頭填空: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讀后檢查。(略)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幾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點段”分段法)
2.分段討論:
可以有兩種分法:第一種全文分二段,三次怒打為一段,開頭為一段。第二種分法:三次怒打獨立成段分成三段,開頭為一段,共分四段。
四、精讀第二段。
孫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學習第一次怒打。
默讀第二到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課文分幾步把孫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經過寫清楚的?課文又是怎樣寫白骨精和孫悟空的?
1.找到寫白骨精的句子讀讀,想想寫了白骨精的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2.讀讀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經過的句子,劃出有關“打”的動詞。
說說“以”這些動詞中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3.齊讀寫唐僧的句子,從“責怪”一詞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點?
4.課文寫孫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寫的:一寫白骨精;二寫孫悟空;三寫唐僧。主要寫孫悟空。
5.簡要說說孫悟空—打白骨精的經過。
6.總結學法:
a 找句子一分別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
b 想特點一讀讀想想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特點
c 說經過—簡要說說打的經過。
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內容下節(jié)課再學習。
五、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熟讀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鞏固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一、三、四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徒弟、詭計、妖怪、金箍棒、識破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到四自然段。
二.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1.回顧第二段的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第三、四段。
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讀讀,要求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來。
2.指名讀第五、六、七自然段。(三人分別讀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語句),讀后評價。
3、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語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學生邊讀邊回答:
孫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擋
一打
二打
三打
根據上面的語句討論:
(1)讀讀寫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變化和逃跑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樣的? (詭計多端、善于變化)聯(lián)系第一段,齊讀第一段。
(2)讀讀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思想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火眼金睛善于識破妖計敢于斗爭具有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3)讀讀唐僧阻擋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說的“人以悲慈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話錯在哪里? (本來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對白骨精講慈悲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唐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不應該對敵人講慈悲。)
(4)三次寫法不同有什么好處?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詭計多端,表現孫悟空善于識破妖計、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的弱點;同時這樣寫避免了語句的重復,把故事推向高潮,.為唐僧最后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作了鋪墊。
三、作業(yè)。
讀熟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熟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提高認識,按提示簡要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讀課文(4人每人一段)
讀后回答課后題3的題目。
三、簡要地復述“三打白骨精”的經過。
1.復述“—打”經過。
①復述的要求:
(1)內容正確,不丟主要內容
妖怪想吃唐僧,變成村姑。
一打:悟空識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責怪悟空。
②語言簡潔(說得具體在這兒不作要求)。
③語句通順,用詞得當。
學生試著復述。師生評議。
2.復述“二打”經過。
3.復述“三打”經過。
四、作業(yè)。
1.熟讀全文。
2.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板書:
孫悟空(堅定、機智、勇敢)
三打 三攔
三騙
白骨精 唐僧
(貪婪、狡詐) (善良、迂腐)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5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2,正因為白骨精的"三變",所以就有了孫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爭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讀課文
第一次斗爭
1,請大家輕聲讀讀2——4小節(jié),第一次斗爭的情形,分別畫出描寫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人物的性格.
2,學生讀課文,畫句子:
3,引導學生閱讀以上的內容,看看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人物的性格.
4,交流匯報.(教師適時予以指導)
白骨精:
白骨精不勝歡喜……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指名讀(出示段落)
師:自言自語是怎么說? (自己跟自己說)
師:那你再試一遍.
師:自言自語是跟自己說,你這樣說都讓別的妖精聽見了.
師: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心里頭那高興啊,那叫——不勝歡喜.
(出示掛圖)
指導朗讀
變成了一個什么樣的村姑 (美貌)
說說美貌的詞(看掛圖)
看到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詞?
(閉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沉魚落雁…… )
這美下面藏的是——惡.
把感受送進去再讀。
"徑直"(目標明確,恨不得馬上把唐僧抓走)
"扔下一具假尸首"(嫁禍于孫悟空)
所以說這里的白骨精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奸詐,詭計多端 板書:詭計多端
教師小結: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
孫悟空:
孫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朝妖精劈臉一棒.
指名讀 (出示段落)
師:這里孫悟空怎么樣?
(著急)從哪里看出來的?
真的是"著急"嗎? 一般的人知道是妖精的話,早已逃之夭夭,看出什么來了?(勇敢)
(聰明,厲害,火眼金睛)
一眼看出
師:所以說這里的孫悟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善于識破,勇敢 板書:勇敢
唐僧:
唐僧連忙扯住悟空……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說說唐僧吧!
(唐僧十分善良,慈悲為懷)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連忙扯住"(善良)。
"責怪"(善良過度)。
什么叫責怪? 怪罪孫悟空什么? 可是這妖精是來干什么的呀? 所以說唐僧真是(善良過度)
師:由此這里的唐僧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慈悲,糊涂 板書:善良糊涂
5,總結學法:
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一打的內容,體會到了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想想我們是如何來學習的?
(概括學習方法:讀課文——畫句子——品詞語——悟性格)
學習第二次和第三次斗爭
1,請同學們學習第二打,第三打的內容
對照老師提供的表格注意抓住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性格
表格:
人物
情節(jié)
白骨精
孫悟空
唐僧
一打
奸詐
舉起……
當頭就打 勇敢
連忙扯住
責怪 善良
二打
也不說話,
當頭
就是一棒
驚
不由分說
非常生氣
三打
藏,迎,笑
暗中,吩咐
掄起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匯報,點撥。
我們來交流交流,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了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性格?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根據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2、從讀名著入手,立足三變三打二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情節(jié)。
3、搜集交流《西游記》中的其他故事,從中感受名著的藝術,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品讀語言,感受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直接導入。
2、說說四大名著以及作者。(板書:《西游記》)
3、說到《西游記》,你腦子里一下子會閃現出哪些人物?師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誰?
4、這么多人物,(板書:人物。)必然會發(fā)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節(jié)。(板書:情節(jié)。)故事發(fā)生的地方就是環(huán)境。板書:環(huán)境。這就是小說的三要素。
5、出示課題,讀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
1、小組內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口頭填空: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脫,第( )次終于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三、感受環(huán)境
1.指名讀課文的第一節(jié),找出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
2.出示古文,自讀,有什么感受。
三、品度語言,感受人物性格
(一)追溯三打,感受孫悟空的性格
1、請你找出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讀一讀,想一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出示相關句子:
3、細細得再讀讀這幾個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具體從哪兒感受到的?
4、交流,板書:
5、齊讀
(二)追溯三變,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過渡:課文中的三還有其他意思嗎?(白骨精三變)
2、找出白骨精三次變化的句子讀一讀,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4、在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5;其實,不僅從三次描寫白骨精變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實文中還有兩處比較明顯的'地方也能看出來。是哪里?
6、學生交流:
7、齊讀句子
(三)追溯兩次責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1、找找描寫唐僧的句子,讀一讀,想想唐僧又有著怎樣的性格呢?
2、交流句子,出示:
3、交流感受:
4、朗讀深化:
5、指名朗讀
(四)、感受豬八戒的性格
1、同學們,故事還向我們描述了另外一個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讒,奪過,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四、小結:
五、作業(yè)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課文沒有寫唐僧的表現,請你展開想象,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地寫下來。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7
教學目標:
1、能用已有的識字策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根據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2、能用不同的語調與同學合作角色朗讀、復述。
3、從讀名著入手,立足“三變三打二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情節(jié)。
4、以“三變”——“三打”——“二責”為主線,在讀懂“變”、“打”和“責”過程中,走近人物內心,感知人物形象。特別是品讀
語言,體會孫悟空機智、勇敢、堅定的品質。
5、搜集交流《西游記》中的其他故事,從中感受名著的藝術,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品讀語言,感受人物形象是本文的重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法學法:找句讀句、抓詞品詞,感受人物形象特征;
合作朗讀、復述,仿寫練筆,感受作者用詞構句的精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走近名著
《紅樓夢》 羅貫中 武松 三打白骨精
《三國演義》 吳承恩 林黛玉 景陽岡打虎
《水滸》 曹雪芹 諸葛亮 葬花
《西游記》 施耐庵 孫悟空 空城退敵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被人們稱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記》是中國明代長篇神話小說。全書100回。吳承恩根據唐僧玄奘赴天竺取經的史實,注入對現實生活的感受、認識創(chuàng)作而成。故事情節(jié)生動、奇幻、曲折,人物既有濃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強烈的現實感。不但我們中國人喜歡,而且也成了世界文學中擁有讀者最廣泛的著作之一。
2、揭題:今天我們就走進《西游記》,讀一讀《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賞讀故事的同時,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筆下的個性鮮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準確的語言,你們有興趣嗎?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
1、口頭填空: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脫,第( )次終于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2、下面我們就先走近孫悟空,感受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動人場景。
三、品度語言,感受人物性格
(一)追溯“三打”,感受孫悟空的性格
1、請你找出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讀一讀,想一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出示相關句子: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
“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傅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guī)煾担@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3、細細得再讀讀這幾個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具體從哪兒感受到的?
4、交流,板書:
著重“當頭就打、笑著、予唐僧的責怪和懲罰于不顧”體現機智、勇敢、堅定、本領高強
5、齊讀
(二)追溯“三變”,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過渡:課文中的“三”還有其他意思嗎?(白骨精三變)
2、找出白骨精三次變化的句子讀一讀,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山坡上閃出一個……哭著走來”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找他的妻子和女兒。”
4、在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板書:貪婪、狡猾、詭計多端
5;其實,不僅從三次描寫白骨精變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實文中還有兩處比較明顯的地方也能看出來。是哪里?
6、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
著重體會“扔、丟”兩詞,體會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還故意留下假象,欺騙唐僧,體現它的狡猾。
7、齊讀句子
(三)追溯兩次責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1、過渡:孫悟空見妖精當頭就打,這引起了唐僧的極大不滿。請你找找描寫唐僧的句子,讀一讀,想想唐僧又有著怎樣的性格呢?
2、交流句子,出示: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但不可再行兇了。”
3、交流感受:
著重交流:“責怪、這才有些、一口氣、喝道、胡說、無奈”體現唐僧為人善良,也體現出他愚鈍。
4、朗讀深化:
唐僧本著慈悲為懷,去惡從善的佛理教導著自己的三個徒弟,可如今卻連著兩次親眼看見自己的徒弟無故傷及人命,怎有不生氣的道理?課文第六自然段與孫悟空的一段對話,生動傳神地表現了他生氣的樣子。練一練,你能把他當時的樣子通過你的讀表現出來嗎?
5、指名朗讀
(四)、感受豬八戒的性格
1、同學們,故事還向我們描述了另外一個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讒,奪過……”,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四、小結:
同學們,通過細細品讀故事的語言,我們發(fā)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傳神,有……的孫悟空,有……的白骨精,有……的唐僧,有……的豬八戒。其實這正是《西游記》這部著作的特色之一。當然在賞析人物性格的同時,我們還感受了作者用詞用句的精妙,深深的被折服。下面老師要給你們留一個作業(yè),那就是學著作者那樣,用生動精妙的語言寫一個場景。
五、作業(yè)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課文沒有寫唐僧的表現,請你展開想象,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地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積累詞語:
1、同學們,學了這個故事,感受了孫悟空的形象,你的腦海中浮現了哪些詞呢?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萬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盡 天下太平
2、讀一讀、背一背
二、練習復述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對本領高強、機智勇敢的孫悟空更加佩服,對詭計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吧。
溫馨提示: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力爭把故事講得更生動、更有吸引力。
2、學生在小組內講故事,可采用一人講一段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3、各組推行講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
三、總結課文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的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是孫悟空有善于識別妖魔詭計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強本領,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化險為夷、一路平安的。
四、交流《西游記》中的其他故事
如:打鬧天宮;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三借芭蕉扇……
五、作業(yè)
1、閱讀《西游記》原著,感受名著的藝術魅力。
2、把你所知道的《西游記》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
附:板書:
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機智、勇敢、堅定(本領高強、機智勇敢
白骨精:狡猾善變(詭計多端)
唐 僧:心地善良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8
一教材分析
1.材教主要內容、作用和地位
本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的第三單元的第八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詞兩首〈漁歌子〉〈如夢令〉》《螳螂捕蟬》《讀書要有選擇》,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選擇上要占領詩文經典這一制高點。它節(jié)選自我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這篇課文寫孫悟空三次識破妖魔,卻被唐僧認為濫殺無辜。三打白骨精是取經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僅表現了白骨精的狡詐多變,也塑造了孫悟空除惡務盡的戰(zhàn)斗精神。
第五冊的《三顧茅廬》、第九冊的的《林沖棒打洪教頭》這兩篇課文分別根據我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有關章節(jié)改寫而成,它們和本文一起共同擔負著引領學生閱讀經典的使命。
2. 重難點分析
讀懂課文內容不是教學的重點,也不是難點。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是用什么辦法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的,引領孩子通過對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棵“樹”的觸摸,走進詩文精粹的“森林”。
課文具有古典白話小說的語言風格,與今天我們小學生的表達習慣不同,這給閱讀理解帶來一定的障礙。教學中,指導學生多閱讀,在閱讀中明確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感受經典的魅力。
二.教學目標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3. 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
三.教學理念
1. 落實《語文教學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圍繞張慶老師提的“扣讀導悟,讀中見悟”的語文課程改革意見組織教學。
2. 借鑒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組織課堂教學。
四.教學策略
把讀書思考作為閱讀教學的有力武器,讓學生充分地讀,利用插圖、多媒體助讀,使之在讀中領悟,在讀中感受經典的魅力。
五.教學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室
六.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小說《西游記》,把原作中描寫環(huán)境以及寫白骨精變成的村姑、老婦人外貌的精彩段落制作成幻燈片。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各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
2.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們一讀就懂,甚至還沒學習這一課,我們早已通過影視、畫報了解了情節(jié),那為什么還要在語文課上專門學習呢?
【設計意圖】
這是為了讓學生明確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目的——體會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一篇課文,不
行百里者半九十。學生了解課文“寫什么”,這僅僅是學習的“中點”,而知道,“為什么寫”以及“怎樣寫”才是閱讀的“終點”。
(二)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課文一開始不寫怎么打白骨精,為什么寫山呢?
原作中寫道“看不盡:峰巖重疊,澗壑灣環(huán)。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 無數獐豝鉆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
【設計意圖】
環(huán)境描寫有渲染烘托的作用,為下文做鋪墊,暗示這里險惡,必定有妖精。這是做一點滲透。
(三)學習“一打”
1.白骨精為了達到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的貪婪目的是怎樣做的呢?課文是用哪些詞語寫孫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結果怎樣?讀第三節(jié)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
2.最高明的畫家也畫不出最美的美人像,美人的形象在讀者心里。你心中美麗的村姑是什么樣的由村姑的美貌,你想到了哪些成語?
原文是怎么寫的?
“好妖精,停下陰風,在那山凹里,搖身一變,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左手提著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著一個綠磁瓶兒,從西向東,徑奔唐僧。圣僧歇馬在山巖,忽見裙釵女近前。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 汗流粉面花含露,塵拂峨眉柳帶煙。”
作者把村姑寫得這樣美,用意是什么?(作者是為了表現白骨精的貪婪狡詐。)
3.豬八戒見到村姑拎的齋飯,有怎樣的表現?哪個字把八戒的形象刻畫出來了?用這個詞的好處是什么?
4.男生齊讀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部分,女生讀寫結果的部分。
5.通過讀書交流,我們知道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動作、語言,按照“變——識——打——結果”的順序,寫出了“一打”的經過。
【設計意圖】
授人以漁,教給學法;感受原作語言的魅力與趣味。
(四)學習
1.白骨精的美人計被識破,只好走為上。貪婪狡詐的白骨精肯善罷甘休嗎?在“二打、三打”部分課文用哪些詞句寫白骨精的變和孫悟空的識與打的?結果怎樣?
2.你能用哪些詞語形容八旬的老婦人?
原作是怎樣寫的呢?出示:
“走近前觀看,那怪物:假變一婆婆,兩鬢如冰雪。走路慢騰騰,行步虛怯怯。弱體瘦伶仃,臉如枯菜葉。 顴骨望上翹,嘴唇往下別。老年不比少年時,滿臉都是荷葉摺。”
老婦人兩鬢如冰雪、臉如枯菜葉、滿臉都是荷葉褶,她竟然能“閃”出來。“閃”字對表現人物有什么好處?
男生齊讀寫悟空的部分,女生齊讀寫白骨精的部分。
3.“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用“摔”字有什么好處?
4.分角色讀師徒的對話。
5.“三變”變成了——
悟空在斗爭中增長了智慧,三識三打中,他是這樣做的——他為什么笑?
(五)指導復述
1.自己看板書,逐個部分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
(六)總結
1.你現在想用什么成語稱贊孫悟空?投影出示語文課本第61頁的成語,學生自由讀。
齊天大圣 大鬧天空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萬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盡 天下太平
2.這些成語中,哪幾條跟本課中孫悟空的形象相吻合呢?讀一讀,畫下來。
【設計意圖】
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運用,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之一。這里,把誦讀成語,感悟意思,遷移運用,相結合;把閱讀課文與單元練習中的誦讀與積累相整合。學生讀悟的基礎上,在六組把成語中挑選適當的幾條與課文對號入座,既積累了成語,又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業(yè)
我讀書,我快樂
《西游記》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說它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說。課后找來《西游記》這部小說的原著或改編本,讀一讀,體驗閱讀的樂趣。
【設計意圖】
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及“能初步理解、借鑒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結合本課教學,為《練習3》口語交際《漫話三國英雄》做準備,所以推薦學生課外閱讀古典名著《西游記》。
板書設計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三變——孫悟空三打——結果
- (貪婪狡猾) (機智勇敢)
村姑 當頭就打 扔下假尸
老婦人 當頭一棒 丟了假尸
老公公 叫神掄起 打死
【設計意圖】
板書濃縮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揭示了白骨精“三變”和孫悟空“三打”的脈絡,“三打”的結果以及人物形象也都兼顧到了。這樣的板書使學生復述課文有了憑借,借助這個抓手,將降低的難度。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9
教學目標:
1、感悟孫悟空的機智,白骨精的狡詐及唐僧的糊涂。
2、學習抓住細節(jié),聯(lián)系人物的表現,再把前后情節(jié)貫穿起來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引入:
1、這節(jié)課徐老師與大家一起學習(指讀)《三打白骨精》。
這是《西游記》里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孫悟空 白骨精 唐僧,最主要的人物(孫悟空)
在這些人物身上發(fā)生了驚險有趣的故事,導引:
白骨精一變村姑,二變老婦人,三變老公公,目的是(一個字:騙)唐僧?孫悟空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攔孫悟空。
[板書] 村姑 老婦人 老公公
孫悟空(打)→白骨精(騙)→唐僧(攔)→孫悟空
2、這就是故事情節(jié)。文章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刻畫人物形象。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一看。
二、主塊:
(一)一打白骨精:(出示2-4節(jié))
我們先看悟空一打白骨精。請自由讀2-4小節(jié),認真地讀,用心地讀,你對(孫悟空、白骨精、唐僧)這三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說一說。
1、孫悟空一打白骨精是怎么打的?
出示第3小節(jié)。
你對悟空這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本領高強、救師心切)
2、師:悟空認出白骨精,舉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他又是劈臉一棒,你看這一打,打得快不快?猛不猛?這就叫——猛打。
3、讀第3節(jié),讀得不錯,給我們再次展現了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畫面,但聽起來有些溫柔,缺少氣勢。怎么才能有更深的體會呢?徐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方法,我們可以聯(lián)系第2節(jié)白骨精出場的畫面來體會。
出示第2節(jié)。個別讀。你對白骨精這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fā)現了[有些手段]。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 [露出了吃人的妖精本性]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狡詐]
△ 請學生不勝歡喜地說一說。
△ 為什么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而不是豬八戒和沙僧?
4、白骨精如此歹毒,如此狡詐,但都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識破,情況十分緊急,救師心切的悟空當然要猛打!
再來讀第3節(jié)。讀得快些,表現情況緊急。
學生試讀,師示范。
5、妖精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為什么還要扔下一具假尸首?(迷惑唐僧),你看,人妖不分的唐僧真的給迷惑了。聽老師讀第4小節(jié)
(讀時去掉“有些”)。引導比較“有些相信”和“相信”(有些相信即還有點懷疑。)
你看悟空是怎么做的?(悟空打開罐子,從里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么齋飯。)(干嘛不直接告訴唐僧村姑是妖精呢?用事實說話。)
(二)讀二打白骨精
你看,悟空是多么機智啊,但是,肉眼凡胎的唐僧還是半信半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白骨精又來啦!
1、個別(2生分別讀)讀5-6節(jié)。二打白骨精。
2、說說孫悟空二打白骨精。
為什么“也不說話”?(急打)(聯(lián)系白骨精的表現,和一打的情節(jié)來說一說為什么要打得這么急?
△ 如果學生講不到“閃”,師追問,請再讀讀白骨精出現的情節(jié),你有沒有發(fā)現什么破綻?悟空火眼金睛,馬上識破了破綻,所以要急打)
聯(lián)系前面(山坡上閃[敏捷,急切地想吃唐僧肉,兇殘。當然也露出一個破綻]]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年齡大,找女兒,進一步欺騙有有菩薩心腸的唐僧,前面打了村姑唐僧都責怪了悟空,何況這樣一位老婦人呢?)
聯(lián)系一打白骨精來說一說。(唐僧已經扯住悟空,責怪,有些相信,說也白說,還不如先斬后奏。
如果說一打是猛打,那么二打就是急打。而這兒的急打是急中有準備,急中有智慧,急中有思想。)
4、但是這一打,真的打壞了,驚得唐僧從馬上摔下來;這一打,打深了唐僧師徒的矛盾。
讀第6節(jié),要理解唐僧師徒的矛盾沖突,關鍵要扣住什么理解?(人物的對話)
教師出示: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1、星期五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2、正因為有了白骨精的“三變”,所以就有了孫悟空三次棒打。那么,這白骨精是怎么變的呢?請大家瀏覽課文,用“------”劃出妖精“變”的語句,讀讀想想,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什么?
二、精讀課文
(一)研讀白骨精“三變”。
一變: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fā)現。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1、出示以上句子,指名讀,說說從中讀懂什么?
2、組織交流。
(1)妖怪神通廣大,消息靈通,悟空剛走就來。
(2)惡毒、兇殘、自私,吃別人的肉,自己長生不老。
(3)法術高明,搖身就能變。
(4)很狡猾。
a.為什么把自己變作“美貌”的村姑?看插圖說形容美貌的詞語(眉清目秀 唇紅齒白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花枝招展)
b 如果說它用“美貌”來迷惑八戒,那么它又用什么來打動唐僧?(善良)?哪里可以看出來?(特地 請 用齋)
3、教師小結:這樣一個既美貌又善良的村姑,真是人見人愛,誰還會懷疑,誰還會防備。這妖精真是太—— 狡猾,太善于偽裝自己。它送飯是假——吃人是真。從哪里看出來?(徑直 徑直是直接向某處前進,不繞道,不在中途耽擱。這分明就是沖著唐僧來的。)
二變: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
1、出示以上句子,指名讀。
2、討論,如果說第一變,白骨精把自己偽裝得既漂亮又善良,那么這一次它又把自己偽裝得怎么樣呢?從哪里可以看出?(“年滿八旬 老婦人 手拄竹杖 一步一聲 哭” 很可憐,值得同情,尤其能贏得唐僧這樣的人同情。)
3、教師小結:這個妖怪可真壞!
4、這句話中還有哪個字引起了你的注意,為什么?(閃 閃是突然出現的意思,動作非常快,非常敏捷,對于一個年滿八旬,走路都要拄竹杖的老婦人,怎么可能有這個動作,這哪里是人,分明就是妖怪。 這一閃沒有躲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沒有躲過我們的火眼金睛。
過渡:如果說第一變,第二變還能讓人看出點蛛絲馬跡,看出點破綻,那么這第三變,就變得不著痕跡,簡直就是天衣無縫了,為什么?
三變: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
1、出示以上句子,讀讀,想想:這次它為什么又變成了白發(fā)老公公呢? (證明前面被孫悟空打死的是他的妻子和女兒,他們是一家人,是人不是妖,讓唐僧覺得自己徒弟連傷兩條性命,罪不可赦。)
2、白骨精變來變去目的是什么?(吃唐僧)怎樣能吃到唐僧呢?(趕走孫悟空)怎樣才能趕走孫悟空?(給他帶上“濫殺無辜”的罪名)課文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妖怪存心要孫悟空帶上“濫殺無辜”的罪名?
出示句子:
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小結:妖精把假尸首扔在了地上,把“濫殺無辜”的罪名戴在了孫悟空的頭上,這個妖精真是用心險惡,壞透了,壞主意是一個又一個,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那就叫——詭計多端。相機板書(白骨精 詭計多端)
過渡:但任你白骨精怎樣詭計多端,怎樣騙術高明,都逃不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你會“三變”我就會“三打”。下面請大家用紅筆畫出孫悟空三打的句子。
(二)研讀孫悟空“三打”
出示三打的句子:
1、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
2、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3、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guī)煾福@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云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讀第一打:
抓關鍵詞:舉起 就打 劈臉一棒
議一議:①從中可以讀懂什么?(從“舉起 就打”可以看出孫悟空嫉惡如仇,見惡必除,除惡心切 打得急)
②“劈臉就打”為什么打臉?(揭開它漂亮的外皮,暴露它丑惡的真面目。)
過渡:打的是要害,可惜被師父一拉扯,沒打死,讓它跑了。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11
教學目標:
在精讀的基礎上,從品讀重點詞語、句子中感悟作者通過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來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與難點:緊緊抓住白骨精的“三變”和孫悟空的“三打”的語句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根據《西游記》有關內容改寫的課文—三打白骨精)2、課題往往是一篇課文的題眼。這個課文題目中那個字是中心字眼?(打)誰三打白骨精?相機板書:孫悟空。他為什么打?
板書:
孫悟空
白骨精
唐僧
(誰能結合板書簡要的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三變”的語句,感受白骨精的陰險狡猾。
師:是啊,事情的發(fā)生都是由白骨精想吃唐僧肉而三變引起的。快速瀏覽課文,用找出白骨精三次變化的句子。師:交流一下你們找出的句子。(相機出示相關句子。)師:從三變中可以充分體現出白骨精的性格。我們來看第一變。
第一變師:第一變,白骨精變成了一個—村姑。這是怎樣的村姑?(美貌)師:(出示圖)看原著中是怎樣描述的。(出示)師:吳承恩筆下的這村姑美在——美在眉毛——柳眉積翠黛;美在眼睛——杏眼閃銀星;美在身材——體似燕藏柳;美在氣質——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美在聲音——聲如鶯囀林;真是—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
讀了這段話,讓我們想到了形容美貌的詞—生:閉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師:那妖精為什么要變成如此美貌的村姑,當時心里怎么想呢?生:因為妖精知道唐僧不敢正眼瞅視年輕貌美的女子,這樣她就有了下手的機會。生:因為妖精知道豬八戒好色貪吃,一見到美麗女子就會動了凡心,失去戒備之意。師: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這里的美并不單純,原來是美貌背后暗藏著殺機。師:我們從外貌中揣摩到白骨精的用心,那不一樣的感受融進這段文字再讀一讀。生讀白骨精一變成功了嗎?妖精又變成了什么?第二變生:白骨精變成‘八旬老婦人’。師:妖精變成老婦人是為了——生:讓我們產生惻隱之心生:她想用哭聲引起唐僧的同情。師:有個字用在八旬老婦人身上不合適。那是“閃”生:從“閃”字可以看出白骨精迫不及待地想吃到唐僧肉,可見她的狡猾。師:白骨精一變,二變都被悟空識破,貪婪的她會罷休嗎?所以,“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它的目的是(刺激唐僧,讓他趕走孫悟空)師:白骨精為吃唐僧肉煞費苦心,一變(讀句子)美人計,二變(讀句子)用苦肉計,三變(讀句子)又是——離間計。師:而且一計接著一計,這叫——生:連環(huán)計師:白骨精真是(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生相機板書師:難怪民間流傳許多有關白骨精的歇后語。請看:(出示)白骨精開口——不說人話白骨精的飯食——碰都不能碰白骨精騙唐僧——不安好心白骨精三變——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師:我們通過“讀課文——畫句子——品詞語——悟性格”的學習方法把握了白骨精的性格特點。(指讀板書。)
三、學習“三打”的語句,感受孫悟空的機智勇敢。
白骨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一變再變,真是詭計多端,你們說這妖精該不該打?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讓我們運用小結的學習方法“讀課文——畫句子——品詞語——悟性格”看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用“—”畫出三打的語句。出示提煉出的三次打:師:從孫悟空三次打中,你發(fā)現了什么?生:動作各不相同。第一次是“劈臉一棒”、第二次是“當頭一棒”,第三次是“掄起一棒”。生:第三次找來了眾神坐鎮(zhèn),一次比一次謹慎。生:一次比一次更機智。師:是呀。面對詭計多端的妖精,孫悟空第一打,第二打都沒有成功時,他懂得了“打”即要有勇也要有謀。師:讓我們重點關注一下寫得最具體的第三次打。出示句子,請同學們讀一讀,哪些動作的詞表現出孫悟空的機智勇敢?生:我覺得“藏”字寫出悟空的機智,他把金箍棒藏在身后是為了不讓妖精發(fā)現,不讓師傅知道,以便隨時找機會下手。生:我覺得“抽”字用得好,“抽”可以看出悟空動作快。師:“抽”出金箍棒,他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得妖精—生:措手不及生:猝不及防生:我覺得從“掄”字可以看出孫悟空使出渾身力氣,一定要把妖精打個粉身碎骨。生:打得妖精魂飛魄散,原形畢露。師:這“一藏、一抽、一掄”寫出了孫悟空的動作神秘、迅速、有力。師:此刻,你會這樣讀生讀師:我們從一個個動作中能品讀出人物的特點,也可以從一個神情中品讀出人物的特點。課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詞。“走上前去,迎著妖精笑道”為什么笑?生:因為悟空的“笑”可以讓妖精麻痹大意。生:為了迷惑唐僧,不讓他再念緊箍咒。師:這次笑,還告訴妖精,他已經胸有成竹。生:我覺得悟空的“笑”是一種自信的笑,這次他請眾仙來作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生:我覺得悟空的笑是對妖精的蔑視和嘲笑,他笑白骨精自不量力,貪得無厭。師:引讀:面對狡猾善變的白骨精,孫悟空自信地笑道——生讀……面對陰險狡詐的白骨精,孫悟空輕蔑地笑道——生讀……面對詭計多端的白骨精,孫悟空神秘地笑道——生讀……師小結:白骨精一次比一次狡猾;孫悟空一次比一次機智勇敢,讓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您能從中體會出孫悟空什么樣的特點?生:機智勇敢。生:疾惡如仇。生:神通廣大。生:赫赫威名。
四、學習唐僧責備悟空的語句,再次感受孫悟空的忠心耿耿。
孫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是好事還是壞事?可是唐僧是怎么樣的反應呢?生:責罵他。念緊箍咒。第二次還念了二十多遍。師:一般人都不干了,而孫悟空卻不這樣,他受到師傅的責罵還要打妖精,為什么?生:他對師傅忠心耿耿。生:他很有責任感。師:不管受多大的委屈,他也要懲惡揚善,這就是孫悟空。對于保護師父去西天取經這個使命他堅定不移。一般人不具備的性格,但孫悟空卻具備了,所以唐僧態(tài)度反襯出孫悟空的—(機智勇敢、神通廣大、疾惡如仇……)看,現代文學史上的杰出詩人林庚這樣評(出示句子—他的專注,他的獻身精神,他所表現出來的熱情與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百折不撓的毅力,總之是這樣一些非凡的精神品格構成了一個英雄的重要標志。——林庚)
五、小練筆,深入理解。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和孫悟空分別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
六、總結全文,領悟寫作方法。
在與白骨精斗爭中,孫悟空為什么不是一次打死,而要三次?(增強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性和生動性)可謂一唱三嘆、一波三折呀!這也是為了使悟空的人物形象更——鮮明、豐滿。情節(jié)的曲折是為了表現人物特點,人物的特點也是通過動作、語言、神情……得以體現,以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使小說更引人入勝。這么多年,難怪人們那么喜歡看吳承恩的名著《西游記》。出示人們閱讀《西游記》后的感受(《西游記》巧妙結合故事情節(jié),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充分顯示人物復雜內心世界,深入刻劃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劉蔭柏《話說西游記》)師:同學們知道了這些,當我們再次讀《西游記》原著時,我們的體會更深,收獲會更多!下課鈴聲即將敲響,讓我們在一曲熟悉的歌《猴哥》中,再次感悟這位嫉惡如仇、機智多謀、矢志不渝的孫悟空吧!(播放歌曲)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12
教材分析:
本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的第三單元的第八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詞兩首〈漁歌子〉〈如夢令〉》《螳螂捕蟬》《讀書要有選擇》,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選擇上要占領詩文經典這一制高點。它節(jié)選自我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這篇課文寫孫悟空三次識破妖魔,卻被唐僧認為濫殺無辜。三打白骨精是取經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僅表現了白骨精的狡詐多變,也塑造了孫悟空除惡務盡的戰(zhàn)斗精神。第五冊的《三顧茅廬》、第九冊的的《林沖棒打洪教頭》這兩篇課文分別根據我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有關章節(jié)改寫而成,它們和本文一起共同擔負著引領學生閱讀經典的使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是用什么辦法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的,引領孩子通過對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棵“樹”的觸摸,走進詩文精粹的“森林”。
教學難點:
課文具有古典白話小說的語言風格,與今天我們小學生的表達習慣不同,這給閱讀理解帶來一定的障礙。教學中,指導學生多閱讀,在閱讀中明確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感受經典的魅力。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3.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
教學理念:
1.落實《語文教學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圍繞張慶老師提的“扣讀導悟,讀中見悟”的語文課程改革意見組織教學。
2.借鑒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組織課堂教學。
教學策略:
把讀書思考作為閱讀教學的有力武器,讓學生充分地讀,利用插圖、多媒體助讀,使之在讀中領悟,在讀中感受經典的魅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小說《西游記》,把原作中描寫環(huán)境以及寫白骨精變成的村姑、老婦人外貌的精彩段落制作成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各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
2.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們一讀就懂,甚至還沒學習這一課,我們早已通過影視、畫報了解了情節(jié),那為什么還要在語文課上專門學習呢?
【設計意圖】
這是為了讓學生明確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目的——體會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一篇課文,不行百里者半九十。學生了解課文“寫什么”,這僅僅是學習的“中點”,而知道,“為什么寫”以及“怎樣寫”才是閱讀的“終點”。
(二)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課文一開始不寫怎么打白骨精,為什么寫山呢?
原作中寫道“看不盡:峰巖重疊,澗壑灣環(huán)。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無數獐豝鉆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
【設計意圖】
環(huán)境描寫有渲染烘托的作用,為下文做鋪墊,暗示這里險惡,必定有妖精。這是做一點滲透。
(三)學習“一打”
1.白骨精為了達到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的貪婪目的是怎樣做的呢?課文是用哪些詞語寫孫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結果怎樣?讀第三節(jié)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
2.明的畫家也畫不出最美的美人像,美人的形象在讀者心里。你心中美麗的村姑是什么樣的由村姑的美貌,你想到了哪些成語?
原文是怎么寫的?“好妖精,停下陰風,在那山凹里,搖身一變,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左手提著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著一個綠磁瓶兒,從西向東,徑奔唐僧。圣僧歇馬在山巖,忽見裙釵女近前。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汗流粉面花含露,塵拂峨眉柳帶煙。”
作者把村姑寫得這樣美,用意是什么?(作者是為了表現白骨精的貪婪狡詐。)
3.豬八戒見到村姑拎的齋飯,有怎樣的表現?哪個字把八戒的形象刻畫出來了?用這個詞的好處是什么?
4.男生齊讀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部分,女生讀寫結果的部分。
5.通過讀書交流,我們知道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動作、語言,按照“變——識——打——結果”的順序,寫出了“一打”的經過。
【設計意圖】授人以漁,教給學法;感受原作語言的魅力與趣味。
(四)學習
1.白骨精的美人計被識破,只好走為上。貪婪狡詐的白骨精肯善罷甘休嗎?在“二打、三打”部分課文用哪些詞句寫白骨精的變和孫悟空的識與打的?結果怎樣?
2.你能用哪些詞語形容八旬的老婦人?
原作是怎樣寫的呢?出示:“走近前觀看,那怪物:假變一婆婆,兩鬢如冰雪。走路慢騰騰,行步虛怯怯。弱體瘦伶仃,臉如枯菜葉。顴骨望上翹,嘴唇往下別。老年不比少年時,滿臉都是荷葉摺。”
老婦人兩鬢如冰雪、臉如枯菜葉、滿臉都是荷葉褶,她竟然能“閃”出來。“閃”字對表現人物有什么好處?
男生齊讀寫悟空的部分,女生齊讀寫白骨精的部分。
3.“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用“摔”字有什么好處?
4.分角色讀師徒的對話。
5.“三變”變成了——悟空在斗爭中增長了智慧,三識三打中,他是這樣做的——他為什么笑?
(五)指導復述
1.自己看板書,逐個部分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
(六)總結
1.你現在想用什么成語稱贊孫悟空?投影出示語文課本第61頁的成語,學生自由讀。
齊天大圣 大鬧天空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萬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盡 天下太平
2.這些成語中,哪幾條跟本課中孫悟空的形象相吻合呢?讀一讀,畫下來。
【設計意圖】
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運用,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之一。這里,把誦讀成語,感悟意思,遷移運用,相結合;把閱讀課文與單元練習中的誦讀與積累相整合。學生讀悟的基礎上,在六組把成語中挑選適當的幾條與課文對號入座,既積累了成語,又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業(yè)
我讀書,我快樂
《西游記》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說它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說。課后找來《西游記》這部小說的原著或改編本,讀一讀,體驗閱讀的樂趣。
【設計意圖】
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及“能初步理解、借鑒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結合本課教學,為《練習3》口語交際《漫話三國英雄》做準備,所以推薦學生課外閱讀古典名著《西游記》。
板書設計: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三變——孫悟空三打——結果
(貪婪狡猾) (機智勇敢)
村姑 當頭就打 扔下假尸
老婦人 當頭一棒 丟了假尸
老公公 叫神掄起 打死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13
設計理念:
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把內化的知識外化為口頭表達,提高表達能力。遵循立足無痕,扎根有魂的教學理念,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熟悉文本,通過多方式朗讀,能抓住重點詞復述文章內容并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個性。一切以學生發(fā)展為依據,以學生獲得為準繩,潛心研究個性化的學習優(yōu)化之路,把個性化學習靈活運用于課堂之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掌握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學習方法。
3、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處。體會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破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
4、細讀課文,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習孫悟空堅定、機智和勇敢的品質。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語句的不同。體會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破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
教學難點:
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詞語,選擇恰當的句式,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復述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先學:
自主閱讀《西游記》的青少年版。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揭題。
同學們看過有關我國古代著名神話小說《西游記》的故事書或電影、電視嗎?這部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是哪幾個人,你知道他們各有什么個性特點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就是《西游記》的一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篇幅較長,所以我們分兩課課文來學。今天先學習《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二、帶著3個問題自學課文。
1、學習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聯(lián)系上下文或的方法理解詞義。
2、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想想課文大致意思。
3、運用擴展課題的方法說說課文的大意。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
1)指名讀。
2)要求學生指出容易讀錯的詞語。
3)注意讀準:僧,平舌音;豎,翹舌音;注意讀準前鼻音:澗,后鼻音:僧
2、詞語。
1)學生交流已經理解的詞語。
2)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
3)重點理解詞語:挑拔、索性、慈悲、詭計多端。
3、通過課題擴展法說說課文大意。(唐僧西天取經途中路遇白骨精,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變化,打死白骨精的三個化身。)
四、理清脈絡分段。
1、再讀課題,問三打指的是什么?
2、找出課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個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為一段,這篇課文應分幾段。(五段)
3、讓學生讀讀課文,分好段想想每一段寫了什么內容?
4、交流分段情況。
五、學習第一段。
1、輕聲自由讀第一段,先想想這段課文你能學懂什么?
2、交流:
這段告訴我們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了解了幫事發(fā)生的原因是白骨精殘害百姓,孫悟空要為民除害。
點撥:能用不但┅┅而且┅┅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專門強調了什么?進一步理解詭計多端的意思。
3、指導朗讀
4、概括第一段段意。
六、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教學
1、復習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學生思考回答)
2、為了降妖除魔,掃清取經路上的障礙,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爭的情形又有什么時候不同呢?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八課《三打白骨精》。(板書課題)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次斗爭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描寫第一次斗爭的.段落,分別畫出描寫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詞句,然后交流。
2、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出示下列投影片:
孫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朝妖精劈臉一棒。
唐僧連忙扯住悟空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勝歡喜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3、引導學生閱讀投影片上的內容,看看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小組展開討論。
4、交流匯報。(教師適時予以指導)
5、總結學法: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部分,體會到了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現在大家來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來體會的呢?
(學生概括學習方法,教師板書:閱讀課文畫出句子品析詞語體會性格)
(二)學習第二次和第三次斗爭
1、大家已經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這種方法來試試,看看從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爭中,你們能體會到他們的哪些特點。
2、各組同學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部分內容來體會。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匯報。
先挑選一個小組的同學來交流,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作補充。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出示教學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4、小練筆。
在第三次斗爭中,課文沒有寫到唐僧的表現。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他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地表達出來。
(學生自主動手練習,然后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三)練習復述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對本領高強、機智勇敢的孫悟空更加佩服,對詭計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吧。
老師溫馨提示: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力爭把故事講得更生動、更有吸引力。
2、學生在小組內講故事,可采用一人講一段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3、各組推行講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三、總結課文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的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是孫悟空有善于識別妖魔詭計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強本領,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化險為夷、一路平安。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14
《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課文主要寫了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經過,我上這節(jié)課重在引導學生理解描寫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詞句不同這一文章特色,并出示原文片段,讓學生領略古典名著的精彩,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潛心入文本,去品讀語言文字、去感悟人物特點。 該課表現突出的幾方面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因勢利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機會。我讓學生自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打”,讀讀、圈圈、劃劃,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打?再師生交流討論,老師及時點撥,指導朗讀。這樣的學習,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動口,在親身體驗中加以領悟,讓學生在交流中達到共識,體會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2、重視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積累
在學生交流自學心得時,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說說文中哪些詞句用得好,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攔在詞句描寫上的變化,并從文中找出重點詞共同完成表格,既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為下一課時復述課文做好了鋪墊。
3、重視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
引導學生比較“三打”,并沒有停留在課文中,而是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樣寫課文內容更為豐富,使人感到新鮮。然后,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寫作當中,敘述同樣內容時要注意:語句要有變化,文章才會更有吸引力。的確,我們的語文教學,很多知識點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我們時時指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學生會逐漸地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4、重視課外知識的積累
在學習完三打后,合作探究為什么要寫“三打”, 為什么一打不行,二打不行,三打就行了呢?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老師總結:……有“三”字的故事還有很多,在古典小說中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一波三折”。把人物的情感,心里的距離拉大再拉大,故事的情節(jié)就產生了,人物的性格就站立起來了,故事的主題就深刻了,這就是古典小說的魅力。如果抓住這個特點,打開人物情感的密碼,這就是走進經典的一把鑰匙。你還知道哪些與“三”有關的故事嗎?生:三氣周瑜,三顧茅廬,三借芭蕉扇……
5、重視激發(fā)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
只見山上山勢險峻,峰巒重疊。(原著:峰巖重疊,澗壑灣環(huán)。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無數獐豝鉆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道旁荊棘牽漫,嶺上松楠秀麗。薜蘿滿目,芳草連天。影落滄溟北,云開斗柄南。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那是怎樣的村姑呢(原著:搖身一變,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
把原著中的經典描寫非常自然地引進了課堂,增加了教學的情趣,提升了漢語的魅力。調節(jié)教學的節(jié)奏,演繹教學的精彩。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打白骨精》,主要情節(jié)來自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但又做了大量修改和刪節(jié)。對于這樣的壓縮文本,我們姑且也起一個名字,叫“用具”——希望讓學生以《三打白骨精》為“引子”,獲得相關的文體知識和讀寫知識,學習閱讀與寫作的“方法”,但同時,又借助課堂教學中解讀到的知識,更好地閱讀《西游記》。因此,本課的課型是一節(jié)名著導讀課。
這種教學探索,既注重教材自身的深度解讀,又要體現“課外閱讀課內整合”的特點,我嘗試從文章體裁本身的特點出發(fā),盡力以文學理論對于小說體裁的賞析方法作為理論依托,打開以往語文教學只見文字不見文學的屏障,讓高年級學生不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要帶著理性的閱讀興趣,不是僅僅知道故事情節(jié),而是用“語文”的視角對《西游記》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產生帶有文學鑒賞意味的閱讀理解。從而,為即將走向中學的學生們種下一顆文學閱讀審美的種子。
我期待著通過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帶動讀書與教書的協(xié)同發(fā)展,探索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以此作為提高師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教后反思:
《三打白骨精》通過講述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反映出了孫悟空的善于識破詭計、機智勇敢和堅定不移的斗爭品質,雖然孫悟空的個性是鮮明的,特點是多元的,但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中的體現又是各有側重的。“一打”中主要是通過對孫悟空語言、動作的具體描寫,對白骨精詭計多端的渲染,對唐僧人妖不分的刻畫,從正面、從反面、從側面綜合地反映出了孫悟空的善于識破詭計和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而“二打”、“三打”則是立足“一打”的起點,更加突出地展現了孫悟空“堅定不移”的品質。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教學實錄 篇15
師:反復敘事的寫法,西游記里還有很多。就說跟白骨精反復次數相同的反復敘事,就有:
生:“三借芭蕉扇”。還比如《三國演義》的三顧茅廬,三氣周瑜。
師:當然,不僅僅是“三”的反復敘事,還有你們剛才說的《三國演義》中的“五伐中原,還有“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反反復復中,讀著多引人入勝啊。(和學生一起聊)
師:圍繞反復敘事,讓我們做一個游戲,看看你還能發(fā)現什么。這是報告單中,我們填寫的三打白骨精的結構圖表。剛才同學們提到的要吃唐僧的那些妖精,請你做一個結構替換。
生:把白骨精替換成紅孩兒。題目就叫“大戰(zhàn)紅孩兒”。
生:起因是紅孩兒要吃唐僧肉。經過呢,徒弟們大戰(zhàn)紅孩兒。結果呢,觀音救助,降服紅孩兒。(此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和同學們一起聊出來。)
師:請你們再自己選一個妖魔名字,也來做個替換。
生:用蜘蛛精替換……(內容略)生:還有把白骨精替換成金角大王……(內容略)
師:從中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生:我發(fā)現只要把妖精的名字換一換,起因、經過、結果大體不變。
生:起因是妖精要吃唐僧肉,經過都是孫悟空他們和妖精大戰(zhàn),結果妖精被打敗或者收服。
師:當然,有些妖魔雖然目的不是吃唐僧肉,但也是師徒取經路上遇到的磨難,這些故事的大體情節(jié)結構也是相同的。回去閱讀其中一個故事也可以完成一個新的報告單。
師:原來《西游記》里一個一個降妖除魔的故事,就是多個類似三打白骨精故事的疊加,整本書,也是反復敘事(回扣板書)。你看,我們不但發(fā)現了一個故事的結構密碼,還發(fā)現了整本書的結構密碼。真好。
生:只要記住妖怪的名字,進行替換,基本就了解了這本書,這不失為一種閱讀的好方法。
師:難怪有人說,一切經典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流傳千古,也許根由是它所創(chuàng)造與生發(fā)出的結構。同學們,《西游記》藏著的密碼多著呢。比如人物名稱的密碼,為什么叫“悟空”、“悟能”、“悟凈”呢?比如故事中的數字密碼,像剛才說的孫悟空金箍棒的重量,御花園蟠桃的成熟年限,人參果的成熟年限等等,太多了。只要讀進去,就會發(fā)現《西游記》真是奧妙無窮!
師:可話又說回來了,反正都是大同小異的故事,西天取經寫三五個得了唄。正如有個同學質疑的那樣:孫悟空那么有本事,背著唐僧飛身取經不就得嗎?作者吳承恩干嘛要反反復復寫那么多一路由遇險到歷險到脫險的故事?
生:表現取經的艱難,同時也是為了表現主人公的個性特點吶。
生:也說明他們取經很有決心,有毅力啊,一次一次沒有被打敗,而最終取得勝利。
師:是啊,這一個個情節(jié),讓西天取經的路途顯得分外艱難,突出了唐僧師徒取經的決心與毅力。看來,這三要素之間不是孤立的。環(huán)境、情節(jié),都是為了突出人物。好,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進入“人物性格”的評價。
四、聊故事中的人物
(一)評價悟空和唐僧
師:看報告單。說說你對這些人物的評價。
生:我想聊聊唐僧,他主要的特點是不分是非、固執(zhí)己見。
生:我認為唐僧不是是非不分,他只是一心向善,太善良了。
師:看來你們對唐僧的評價是兩方面的。
生:白骨精是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的人。
生(女):我覺得白骨精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很頑強,很執(zhí)著,很了不起。(笑)
師:啊(老師想了一下),那你說說白骨精這么執(zhí)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要害唐僧,要吃唐僧肉。
師:結合她讀讀目的,你說,該怎么評價白骨精的這份“執(zhí)著”呢?
生(女):(想了想)反正她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笑)
師:好,你先想想,一會兒再和你聊這個問題。
生:孫悟空疾惡如仇,愛憎分明。生:豬八戒好吃懶做。
生:我覺得豬八戒雖然有缺點,但憨厚可愛。
師:書上不止一處寫到這一點,你怎么了解這么多?
生:我在書上、電視中看到的。
師:從你們的評價中,我們能感受到這些人物,特點鮮明。當然,對一個人物的評價,不同人觀點也不同。比如八戒和唐僧,很多同學都有爭議。大家對唐僧的評價就很不一樣。(問剛才評價唐僧“是非不分”的學生)什么原因導致你對唐僧有如此評價?
生:他是個認死理的人,寧可相信假變的妖精,也不相信有本領的孫悟空。你看課文中有一句話,“唐僧非常生氣:‘胡說!哪有那么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唐僧說悟空“無心向善”,這明明該是我們對妖精的評價,卻成了唐僧給悟空的評價。
師:那我們就先討論討論唐僧這個人物。好好讀讀這句話,唐僧有沒有給悟空商量的余地?
生:沒有!唐僧真的生氣了。(讓該生讀讀唐僧的話。)
生:這句話一連用了三個感嘆號,可見語氣多么強烈。
生:唐僧上來就說了一句“胡說”,一口否定了悟空。還說“你去吧”,實際上就是趕悟空走。他不分善惡,對悟空實在是太無情了。
師:看來你們不同意唐僧的觀點。把你們的觀點告訴唐僧,咱得跟他聊聊。要聊,得有話題。結合報告單的“問題欄目”,我把同學們對唐僧提出的問題梳理了一下,把你們的問題變作了采訪的話題,把唐僧的名字變成了“你”。那就請同學們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問一答。聽聽人家唐僧怎么想的,然后咱們再做評價也不遲啊。這幾個問題之外,你還想提問別的,也可以。(學生結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