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上冊p34——35例5、例6,“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六1——5題。
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
2、能運用小數的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3、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歸納概括,分析綜合及靈活運用的能力。
教材的重點:通過探索,發現小數的性質,運用小數的性質解決相關問題。
教學難點:對小數的性質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商店里,經常把商品的標價寫成這樣的小數:手套每雙2.50元,毛巾每條3.00元。這里的2.50元、3.00元分別是多少錢?(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為什么能這樣寫呢?這是小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并板書“小數的性質”。
二、學習新知
1、研究小數的性質
(1)(板書“1”)師:在“1”的末尾依次添上1個“0”、2個“0”,數的大小變化了嗎?怎么變?你能不能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 )=10( )=100( )
得出:1元=10角=100分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出示米尺,1分米是1/1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米);10厘米是10個1/1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米),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0米)
板書: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師:0.1、0.10、0.100是否相等?為什么?
(板書:0.1=0.10=0.100)
a、從左往右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
b、從右往左看,是什么情況?(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c、由此,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2)出示:0.3元、0.30元師:這兩個數相等嗎?說出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
(3)讓學生在兩張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紙上(其中一張均分為100格,一張均分為10格)表示出0.30、0.3,比較其大小,說明30個1/100就是3個1/10,0.30=0.3
(4)師:如果在它們的末尾添上兩個“0”呢,三個“0”呢?相等嗎?為什么?
(5)0.3添上“0”成0.03,大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6)引導學生歸納出小數的性質。
2、小數性質的應用
師:根據這個性質,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1)化簡小數
出示例6:提問:價格表上的哪些“0”可以去掉?
提問: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弄清題意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0=2.8 4.00=4 10.50=10.5
(2)把整數或小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師:有時根據需要,可以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還可以在整數的個位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上“0”,把整數寫成小數的形式。
如:2.5元=2.50元 3元=3.00元
(3)做“試一試”
0.4=0.400 3.16=3.160 10=10.000
練習:口答“練一練”第2題。